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瓶梅大辞典︱弁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瓶梅大辞典︱弁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金瓶梅大辞典

弁言

 从任何角度看,《金瓶梅》都称得上是一部大书,因为它的内容,不惟涵盖广,而且蕴藏深。虽前人已将之与《三国》、《水浒》、《西游》并列为明代四大奇书,然《三国》、《水浒》、《西游》之奇,焉能与之相互比拟?尤其,以小说艺术论,则前三书更难与之抗衡。只由于它的文辞,谱赋了现实人生的性事描绘,向为士夫所忌,阻于流通,未能如《三国》、《水浒》、《西游》之家传而户到也。
 虽《金瓶》问世之初,即有人持“决当焚之”(注一)的论调。然在晚明却仍有数种刻本行世(注二)。按明代社会,未尝公禁淫靡图书,而《金瓶梅》之在文人手中传抄逾二十载,方行付梓(注三),且“一刻则家传户到”者(注四),非万历丁巳之初刻,乃崇祯间之再刻(注五),此中微妙,良是今之研究是书者,未可忽略的一大问题(注六)。
 今者,《金瓶梅》的淫辞秽语,固难逃社会之不加禁忌,因每以妨害善良风尚罪之。却未尝有阻于学界钻研,是以比年以来,论述《金瓶梅》一书之研究,恰似风起而云涌,沛沛然无能御也。转瞬不过数年间,成书数十部,论文近千篇,几驾乎《水浒》、《红楼》飞驰之势而过之。惜乎论者,十九是想到就写,未遑究之能否立说,便下笔了。唯恐落在后面。若以歧路亡羊喻之,则失之得;若以迷宫寻宝喻之,则众必有得。斯吾所刮目以待者焉!
 学术论述,首在有据。故考索证据,乃学术研究的要务,所谓凭证立言者也。固然,小说之艺,凭故实与情节以及人物性行,论其才技即可,何劳费辞其他?然如一旦涉入故实背景,以及作者创作动机,则又势须向历史中探索因子,寻求证言。于是乎凡书中的一字一辞,俚语诨话,食衣住行等风俗习尚,则又无一不是研究者的考索对象。若是种种,都需要有人来作开路的工作。笔者在从事研究金书的初期,即为全书情节编写了一本“金瓶梅编年纪事”(注七),再进一步又完成了一部“金瓶梅词话注释”(注八)。这两种都是工具书,既为己而作亦有益于人。甚而可以说,笔者已完成的十二种有关《金瓶梅》的研究(注九), (《潘金莲》小说一种可除外),虽有个己的执著与创意,若是认真说来,为别人提供资料之处,方是笔者有所呈献的功绩。虽获益者默然,于我复何伤焉!复何损焉!
 象《金瓶梅》这样的大书,诚有赖于群力共策,尤有赖于对全书辞意门类的注释,提供研究者参考。笔者匆匆而草草完成的《注释》,缺失极多。虽已在序中说明,有关饮食服饰以及戏曲诗词,率多避而未注,即其中着眼到的语言,亦多多因不知其意而阙如。著墨之处,亦不免为误。说来,实由于个人力不从心,学浅识薄,未能减事也。前得吉林大学王汝梅先生函,附来所编篡之《金瓶梅词典》之词条选登(注十),所释词意,较之我所注释,可说更加清楚也更为丰饶。后者越乎前,理之常也。
 上月返里探亲,过沪而顺道访友于复旦大学,与老友黄霖先生谈及《金瓶梅》研究,亦同感于是书涵盖之广袤,尚有待更进一步来诠释全书之辞义问题,并告知已编目分类进行之矣。当索总目观之,不禁肃然起立。盖编目之切中肯綮,堪可以庖丁解牛之刀喻之。
 目分内编、外编两个层次。内编悉以全书辞类列目,外编则以书外之有关问题列目。内编类分十四,外编类分四,共十八类目。每类再分而别之一、二、三、四冀求明细。内容之采撷,以词话本(十卷本)为主,并以崇祯本(二十卷本)辅之。如所录诗、词等韵文,两本异同甚大,自应分别列之。他如地理经济、官制礼仪、风俗游艺、宗教迷信、园林建筑、服饰饮食、陈设器用,他如人物、语言、戏曲、医药等等,无不俱举。若能注释译尽,则嘉惠学界,其功伟焉!又非“金瓶梅词典”可并驾。
 再如外篇之素材渊源,版本流传,以及改编续书等,亦予之史述。历来之研究概况与名著专集,也不遗而一一著录,连有关该书之重要论文,亦不忘列举,可以说是一部自有《金瓶梅》以来,最完美的史编,名之为《金瓶梅大辞典》,殆谦称之也。
 书由上海复旦大学黄霖先生主编,黄先生谦说人力有限,恐难达理想境界。余虽未见其全豹,亦心仪而敬重之。相信其所成,必有助于研究发展。古云:“豫则立”,吾见其豫矣!
 注一:袁中道写于万历四十二年八月日记(《游居柿录》),说到他在京城董太史其昌处,谈到《金瓶梅》一书,董在赞赏该书之后,因其有淫秽文字,遂说:“决
 当焚之”。(见《游居柿录》第九八九则。)
 注二:按《金瓶梅》之明代刻本,计有十卷本(新刻金瓶
 梅词话)与二十卷本(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两种,二十卷本刻于崇祯初,十卷本刻于万历末或天启初。注三:《金瓶梅》最早传抄于世,在万历廿三、四年间
 (一五九五、六时期),却只有袁中郎写给董其昌一封信中提到,直到万历十年后之万历丙午(卅四年——一六○二)作酒令《觞政》以金瓶梅配水浒传为逸典之后,《金瓶梅》的消息,方始在其他文人笔下透露出来。却又绵绵线线在文人手中传抄了十年后,始行见到刻本《新刻金瓶梅词话》,序者东吴弄珠客之叙写日期,已是万历丁已(一六一七)季冬矣!
 注四: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有言: “此等书必遂有人板
 行,一刻则家传户到”,试问,《金瓶梅》(此等书)何以传抄了二十年有奇,方有人梓行?且传抄之对象,悉为当时文人士夫,又十九是三袁公安文派之友侪。且亦未能“一刻”则“家传户到”。斯
 一社会因素,乃历史是证,能不疑而探索之耶?注五:按崇祯间梓行之《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不同行
 款者两种。一是十行廿二字本(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又郑振铎选刊于民国廿四年五月廿日印行之《世界文库》第一册书影,行款与天理藏本同。未注明何处藏本。据说是北大图书馆藏本。)一是十一行二十八字本, (日本内阁文库藏,北京首都图书馆藏本同——原孔德图书馆藏。)但如以眉评与夹批情况观之,则崇祯本最少有五种以上,堪可与沈说之“一刻则家传户到”语符节。
 注六:何以早于崇祯刻本之《新刻金瓶梅词话》未能“一
 刻则家传户到”,至今所见仍只一种。而崇祯本,竟一刻就有数种。何以在变乱频仍之崇祯同,短短十数年间,一刻数种,万历则传抄二十年有奇,未能付梓。得非应予追寻之问题乎?
 注七:拙作《金瓶梅编年纪事》,编成于一九七八年间,
 原为自作参考,待《金瓶梅词话注释》出版时,出版者索去,附印在打字本《金瓶梅词话》文尾。后又抽印千册交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发行。
 注八:拙作〈金瓶梅词话注释〉乃应一家出版社之邀而写,
 惜乎该出版社未能全部减事,即行倒闭。由制版、印刷、装订等商家印全。大家分书了事。余所幸者,完成此一著作而已。后又转让于台北学生书局再版。今者,河南中州出版社已另行排印,于一九八七年七月印行。
 注九:笔者已出版之《金瓶梅》研究论述,计有:
 1、金瓶梅探原 巨流图书公司(一九七九年四月二二八页)
 2、金瓶梅词话注释 增你智出版公司初印学生书局再版初印(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九八○页)(河南中州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七月重排印行)
 3、金瓶梅编年纪事 自行抽印(一九八一年七月六五页)
 4、一月皇帝的悲剧(附录在“演变中”)(一九八一年二月四七页)
 5、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 时报公司(一九八一年八月三一二页)
 6、金瓶梅审探 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二年六月二三八页)
 7、金瓶梅札记 巨流图书公司(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五五一页)
 8、金瓶梅原貌探索 学生书局(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八五页)
 9、小说金瓶梅 学生书局(一九八七年一月四四六页)
 10、金瓶梅的函隐探照 学生书局(一九八八年十月二二六页)
 11、金瓶梅研究资料汇编 天一出版社上编 序跋、论评、插图(一九八八年一月五三七页)下编 金瓶梅这五回之论述与比勘(一九八九年四月 页)
 12、潘金莲——金瓶梅的娘儿们 皇冠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十月四五二页)
 注十:按《金瓶梅词典》一书,余曾拜读王利器先生序
 言,知为“吉林文史出版社”印行,参与编篡者乃组成北京、长春、徐州三处人士共同完成。参与编篡人士有李穆之、李文焕、李昭恂、王汝梅、徐波、于凤树等。词条选登已见一九八七年吉林大学第一期学报。想书可不久问世。
☚ 金瓶梅大辞典︱凡例   金瓶梅大辞典︱编写说明 ☛
000132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