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jīn běn wèi zhìзолотóй станд зма, золотóй валюты)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仅指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铸币为本位币。特点: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 黄金在国际上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但现在较少有国家采用这种制度。 金本位制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表示一国本位货币的制度。主要形式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取其狭义,仅指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铸币为本位币。特点是金币可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黄金在国际上可自由输出入。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有广狭两义。广义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仅指金币本位制,即国家用法律规定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金本位制。在金币本位制度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英国于1816年制定《金本位制法》,1821年在世界上首次实行金币本位制。以后,许多西方国家相继采用,形成国际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西方国家为防止黄金外流,陆续放弃金币本位制,实行纸币流通制度。 ☚ 金法郎 金融资本 ☛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法定价格标准,规定流通中的货币或价值符号按其面额与所代表的黄金保持等值关系的一种货币制度。1821年在英国首先实行,德国(1871年)、荷兰(1875年)、法国和意大利(1878年)及美国(1879年)等亦相继实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中止。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曾以不同形式恢复金本位制,30年代大危机使这种努力彻底失败。一般把1880~1914年这34年称为“金本位时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三种金本位制。一种是金币本位制,即典型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三十至四十多年中曾在西方国家广泛实行。二是金块本位制。这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20年代曾在一些国家实行。三是虚金本位制,又称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具有维持国内物价和国际汇率相对稳定等优点,但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由于垄断在竞争中起支配作用,物价呈现刚性;国际资本流动更加频繁;国际不等价交换使一些国家沦为债务国;黄金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国家,动摇了金本位制运行的基础,到30年代大危机时,许多农业国黄金大量外流,被迫放弃金本位制。美、英、法、德、意、荷和瑞士等也相继放弃了金本位。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广义指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使用金本位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块本位制、金币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19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多实行金银复本位制,即黄金和白银都作为金属货币,金币和银币同时在社会上流通。墨西哥和秘鲁银矿的开采,以及用水银提取白银方法的推广,使得银币的供应激增。至18世纪末,世界市场上的银价下跌,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与当时英国政府法定的比价出现落差,致使白银大量流入英国,黄金则流出英国。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限制银币流通的措施,向单一金本位制过渡。1816年,英国正式颁布了实行金本位制的法令。由于当时英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已居于领先地位,在其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金币本位制。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除中国等少数国家外,金本位制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入、输出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但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20世纪初期,黄金已是世界货币。帝国主义国家为进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做准备,到处搜刮黄金,不断增加黄金储备,造成黄金流通量减少。为了保有黄金,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限制甚至禁止黄金的自由输出,使金本位制的基础动摇。许多国家为了满足财政需要,不断增加纸币发行,也使金本位制受到极大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金本位制。战争结束后,英、法、比、荷等国改行金块本位制,德、意、奥等国改行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后,在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中,英国于1931年放弃金本位制,美国于1932年结束金本位制。1936年,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等欧洲国家也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改行纸币制度。至此,金本位制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又称生金本位制。早在古代,金就被当作货币商品,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黄金为单一的本位货币就成为必要。金本位制包括: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是国家用法律规定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金块本位制并不铸造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纸币来流通,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按一定的条件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规定以金币为主,但国内并不铸造和使用金币,只同另一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基金,通过无限制供应外汇以维持本国币值的稳定。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上要受与其相联系的另一金本位制国家的控制,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国先后放弃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证是: 金币的形状,重量或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使内存于货币制度中的 “自动调节器” 能够发挥作用,自动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金本位制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英国在1816年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度,此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金本位制稳定性因素遭到破坏: 金币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削弱; 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的可能性减小; 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这样,导致许多国家相继放弃典型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1924—1928年资本主义各国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为整顿币制,英、法、比、荷等国实行金块本位制,其他大多数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有时人们也把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统称为金本位制。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及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放弃各种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 和 “金汇兑本位制。” 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 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 (辅币和银行券) 同时流通; 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要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 平行本位制 银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仅指其典型形式金币本位制,即法律确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它的主要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黄金在国际上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金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相对稳定性,在国内表现为流通中通货的币值对金币不发生贬值现象,在国外则表现为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英国在1816年首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采用。金本位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资本输出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和战争的影响,使金本位制穆定性因素遭到破坏: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削弱;银行券自由兑换金币的可能性遗到削弱;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这样,导致许多国家相继放弃典型的金本位制。在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8年),英国、法萄、比利时、荷兰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改行金块本位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和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改行金汇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及以后,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放弃了各种金本位制,实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 银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把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类型。自19世60年代起到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是世界性的货币制度,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其货币单位规定了一定的含金量,各国的货币都以含金量为基础,互相兑换。由于金本位货币制度有以下三个特点:(1)各国保证货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2)各国的货币发行额需受黄金储备的限制;(3)各国允许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因此能自动调节国际收支,限制汇率波动的幅度,从而起到稳定经济,促进外贸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实行不兑换的纸币制度,金本位制走向崩溃。 ☚ 外汇转移证制度 金币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一)广义上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二)狭义上仅指金币本位制,即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其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货币储备使用黄金;以黄金进行国际清算。18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币本位制。19世纪末,许多国家相继效法,形成国际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金币本位制逐渐崩溃。 ☚ 贸易协定 金汇兑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1) 金币本位制度。这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其基本特征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毁、金币的价值与其包含黄金的价值保持一致; 金币的代替物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币可以自由输出入。在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金币的币值相对稳定,为生产和流通的扩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金币币值的稳定,保证了信用事业的发展,加速了金融资本的形成和壮大,使信用形式日益多样化,更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所以金币本位制是较稳定、较理想的货币制度。(2) 金块本位制。是指流通中没有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银行券仅与金块兑换,但有一定限制。其基本特征是: 以价值符号流通代替了金币流通,即国家不再铸造和使用金币,国内只流通纸币、银行券、辅币等价值符号,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 以有限制的金块兑换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即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兑换金块; 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即国家按一定价格购买黄金,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集中存储。(3)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是指流通中没有金币流通,只有银行券,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为黄金,只能兑换为可转换成金块的外币。其基本特征是: 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纸币和银行券; 纸币和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以兑换黄金的外汇,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币本位制国家的主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外汇基金,以便随时出售外汇来稳定外汇行市。对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来说,它们依附金币本位制国家,通过无限制供应外汇,维持本国货币的币值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流通中都没有金币,黄金失去了作为流通手段的作用,因此均为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没有金币流通,取而代之的银行券,又因种种限制,不能自由兑换黄金,而不能在货币流通中自动发挥调节作用。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这些限制削弱了货币制度的基础,影响了纸币流通的规定。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由于发行基金和外汇基金存放在他国,并与该国的货币挂钩,因此一旦该国币制、经济、政治波动,其依附国的货币、经济和政治等都会受到影响和束缚,无法独立自主地保持本国货币的稳定。 ☚ 复本位制 铸币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制定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首先采用了金本位制度。当时,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都先后实行金本位制。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单位规定一定的含金量,各国的货币以黄金量为基础,可以彼此兑换。因此,成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和清算手段,形成世界性的货币制度。金本位制按其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可以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制三种类型。 ☚ 国际货币体系 金币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铸为本币的制度。是资本主义货币本位制度的一种重要类型,可分为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实行金币本位可自由铸造,自由熔毁,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实行范围较大,盛行时间较长。实行金块本位的国家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在市场上流通,纸币与具有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相联系。金汇兑本位亦称虚金本位,本位币是纸币,不能兑换金币或金块,但可兑换在外国兑得黄金的外币汇票。 ☚ 货币流通渠道 金属货币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一种货币组织制度或货币本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一国货币的价值法定为固定数量的黄金; 国内通货采用金币或纸币等形式,后者根据需要可以按照法定比率兑换成黄金。完整的金本位制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是货币当局有义务按照规定的比率把任何数量的国内通货兑换成黄金; 其二是个人可以自由地进出口黄金。 金本位制为公众所信任,国际性强而且价值稳定。它自动运转而且很少需要政府管理。货币当局在正常性情况下使黄金的买价与卖价之间有一个较少的差额,主要是为了弥补铸币成本或从一国向另一国运载黄金的费用。 在货币史上,金本位制曾经出现多种形式: (1) 金流通本位制。金币参与流通,货币当局的义务是出售金币。(2)金块本位制。金币不参与流通,禁止自由铸造金币。货币当局的义务是以有限的形式出售金币。(3) 金汇兑本位制。货币当局把国内通货与另一个本身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通货进行兑换。英国在1914年以前一直采用金流通本位制,在1925—1931年则实行金块本位制。 金本位制通常被认为有助于在一定范围内稳定一国根据其它金本位通货所衡量的汇率。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如果中央银行没有采取补偿性措施的话,它将导致黄金外流,从而造成货币供给收缩。按照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为基础的金本位调整理论,如果货币价格和收入具有伸缩性,则货币供给的下降将造成国内价格相对其它国家的价格下降。如果汇率是固定的,这将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 十一 货币、银行与货币政策 复本位制 ☛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货币本位制。英国于1816年制订《金本位制法》,正式采用金本位制。但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1793—1815年),英国与法国发生了长期的战争。英国的银行券于1797年停止兑现,到1821年完全恢复兑现后,英国才真正实行金本位制。以后其他国家相继实行,形成国际金本位制。这种币制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 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黄金持有人有请求国家造币局将生金铸成金币的权利,金币持有者如有非货币需要时,可以自由地将金币熔化为金块; 政府也可以按照一定的价格无限制地出售或收购黄金。(2) 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主币和具有有限法偿能力的价值符号(金属辅币和银行券) 同时流通,各种价值符号均可自由地按其面值兑换金币。(3) 货币储备使用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4) 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使内存于货币制度中的“自动调节器”能够发挥作用,自动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在国内表现为流通中通货的币值对黄金不发生贬值现象,在国外表现为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它促进了生产、国际贸易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然而,在金本位制广泛流行的同时,破坏这种币制稳定性的因素也日益增长起来。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性的增涨,世界黄金存量的分配极不均等,1931年末,美、英、法、德,俄五国占去全世界黄金存量的2/3,各国又因战争需要等大量储备黄金。这就使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遭到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减少,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妨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种破坏金本位制稳定性的因素极端加强,金本位制宣告破产。随后,英、法、比、荷等国转而实行金块本位制,另一些国家则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有时人们也把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统称为金本位制。 ☚ 跛行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