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文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文最 金文最文章总集。清张同吾编。一百二十卷。收录金代骈、散文共四十二类。元代以后金人著作散佚颇多。本书除根据作家专集以外,广采史传、地方志及佛藏、道藏之书,材料较为完备,但亦有滥杂之病。有光绪间粤雅堂刻本、江苏书局刻本。 ☚ 全金诗 元明清近代 ☛ 《金文最》《金文最》
辑录金代文章总集,凡120卷,清张金吾编纂。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小字五十,别字月霄,江苏常熟人。幼年丧父,其叔张海鹏延师课读,教以自立。少颖悟,喜博览群籍,家富藏书,有日照阁,多储宋元旧刻。补博士弟子员,省试不第即弃去,不思功名,专意于著述与藏书,追慕乡先贤汲古阁毛氏、述古堂钱氏遗风,笃志藏储,欲以撰述名当世,终于与其叔张海鹏成清代著名刻书与藏书家。除《金文最》外,又采宋元以来经说80余种,手定为《诒经堂续经解》1436卷,以补《通志堂经解》之阙,诒经堂系其父张光基命名,取“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之义。又撰《爱日精庐藏书志》40卷,堪称书目题跋佳作。 《金文最》书名之“最”,取《春秋公羊传》注“最,聚也”之义,意在会聚金代文章。早在金代元好问撰《中州集》时,即已有清甫辑得金文百余卷,惜竟不传。据张氏《言旧录》自称:“宋自南渡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归金源。总集一书必不可少。”因此“矢志网罗,自专集外,如《金史》、《大金集礼》、《大金吊伐录》、《三朝北盟会编》等书,暨地志,金石、医书、谱录、以及二氏之藏(释、道),外国之书,无不甄录,广搜博采,积十二年,稿三易”,于道光二年(1822)成书,所谓“巨细不遗,瑕瑜尽录,不敢有所去取也,”书中除辑自专集如《拙轩集》、《滏水集》、《滹南遗老集》、《庄靖集》等外,采摭书志,石刻,拓本达300余种之多,意在求全,搜罗散佚,用功至勤,可谓浩博,辑录有关金代各体文章1790篇,按文体分为赋、册文、制诰、策问、奏疏、铭、记、论、说、行状等42目,但此书有滥杂之弊,道光六年(1826)又撷其精英,删成《金文选》30卷,以与《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相街接,有此工书,金代著作可以窥其大概。 《金文最》成书后,久未梓行,延至光绪八年(1882)始有粤雅堂刊本。二十一年(1896)苏州书局重刊,删并为60卷,已见于清庄仲方《金文雅》一书中者,仅存其目,不录原文。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校点本,全2册。 金文最 金文最总集名。清代张金吾(1787—1829)编。金吾,字慎旃,江苏常熟人。清嘉庆、道光间诸生,著名藏书家。撰有《爱日精庐藏书志》等。金吾有感于历朝总集自《文苑英华》以后,代勒鸿编,惟金源氏一朝著作自来散佚,遂矢志网罗散佚,以补一代之阙。于是多方搜访,尽心辑录,最终以12年精力,于道光二年(1822)编成此集。全集120卷,采录金代散文、骈文近2千篇,分为赋、乐章、骚、诏令等42类,不录诗词。金代文章流传极少,此书除根据作家专集外,“凡史书传记、山经地志,暨南宋元初诸名家文集、金石之记、断蚀之刻,下逮医方谱录杂家小说,旁及二氏之藏、外国之书,苟有残篇剩简,无不广搜博采,多金购访”(《金文最序》)。因此,是书资料完备,不仅元好问、王若虚等有文集行世的作家作品尽数收录,而且那些文集散失的作家作品也得以保存。所录文章,选择比较严谨,并注明出处,故于研治金代文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缺点是仍有遗漏,如王若虚著名的《文辨》、《史辨》就未收入。有光绪间广州粤雅堂刻本,通行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江苏书局刊本。 ☚ 金文雅 变离骚 ☛ 金文最诗文总集。清张金吾(1787—1829)辑。一百二十卷,首一卷。金吾字慎旃,别号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道光诸生。好藏书。曾刊《资治通鉴长编》,著有《爱日精庐藏书志》。继康熙五十年编定《全金诗》之后,又曾有人辑全金文,惜文集已佚,金吾据《金史》、《三朝北盟会编》诸书、山经地志、金石碑版、医书谱录、杂家小说、大藏经、道藏等广为搜集。分赋、乐章、骚、诏令、册文、制诰、铁券文、 策问、 表、奏疏、箴 、铭、序、跋、剳子、论、辩、墓碑、塔铭、行状、祭文、传、杂著等四十二项,收申良佐、赵秉文、元好问等百余人二千多篇文章。凡入元不仕、大节无亏的金代文人,所有文章全收;余皆收录仕金时所作;医、释、道之著述仅录其序;金石文献则全录。掇拾网罗,洪纤毕备。上承唐宋,下启元明,于辽、夏文化亦赖以保存传世。虽早于庄仲方编《金文雅》,但各有千秋,均属开创。有《七朝古文》六十卷本,光绪八年(1882)粤雅堂刻本,光绪二十一年苏州书局刻六十卷本。 金文最 《金文最》jinwenzui金文总集。清代张金吾编辑。张金吾,字慎旃,别字月霄、光基子。昭文(今江苏常熟)人。一生致力于文献的收集、整理和著述工作,颇多建树。 ☚ 全辽文 中州集 ☛ 金文最总集。清张金吾编。录存金骈散文共四十二类,成一百二十卷。金人著述自元代中叶流传已少,张氏精心搜集,使金文粲然大备。通行有江苏书局刻本。 金文最 《金文最》清张金吾编选。120卷。收录金代骈散体文,分为42类,不收诗词。此书采集广泛,材料丰富,虽不免滥杂之弊,但不少金人著作赖此以存。清光绪间粤雅堂刊本。江苏书局刻本。 ☚ 全辽文 元文类 ☛ 金文最六十卷,清张金吾 (1787—1829年)编。张金吾,字慎旃,别字月霄,昭文 (今江苏常熟)人,年二十二补博士弟子员,即弃去,潜心于文献的收藏、整理和著述工作,著有《爱日精庐藏书志》、《两汉五经博士考》、《十七史引经考》、《白虎通注》等。《金文最》为金文总集。金文的纂辑,早在金亡以后不久即有人开始留意,元代文学家姚燧在《牧庵集》中曾经指出,由金入元的文人冯渭曾 “搜辑金代文章积若干百卷”(《中书右三部郎中冯公神道碑》,见《牧庵集》卷二十),其后惜无传本。张金吾有感于金代之文声名价值不亚于唐、宋、元、明四代,而自来无裒辑其文、以成传世之作者,因而矢志网罗,广采博搜,积十二年之勤,三易其稿,终于萃成书。书名为 “最”,取 《公羊传》“会,犹最也”,即会聚之义。全书除收录 《拙轩集》、《滏水集》、《滹南遗老集》、《庄靖集》、《遗山集》、《二妙集》等金人别集之文以外,诸凡 《金史》、《三金礼记》、《大金吊伐录》、《三朝北盟会编》等书以及地志、金石、医书、谱录之作无不广征博采,录入各类文章约计一千七百九十余篇。原书一百二十卷,后删并为六十卷。其中包括赋、乐章、骚、诏令、册文、制诰、铁卷文、策问、表、奏疏、箴、铭、赞、颂、记、序、跋、书、札子、议、论、原、辨、说、文、牒、檄、榜、指挥、关、符、碑、墓碑、塔铭、行状、哀辞、祭文、传、疏、青词等文体。清人黄廷鉴在《〈金文最〉序》中评此书时认为,清人郭元釪裒辑金诗成《全金诗》,人嘉其补一朝之缺,然而尚有《中州集》、《河汾诸老集》为之蓝本;《金文最》则于数百年散佚之余加以草创,事虽同功,其工作之勤、难度之大,则远远超过后者。从《金文最》所收作品看,金代上承辽与北宋,金文也接辕继轨,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 “易排而散,去靡而朴”的传统,沿着反对浮华轻艳文风的道路继续发展。虽然金朝仅据中国之半,但是由于北人禀有雄深浑厚之气,习染峻厉严肃之俗,风教固殊,气象亦异,故发为文章,类皆华、实相副,骨力遒劲。有光绪八年(1882年)粤雅堂刊本、光绪二十一年苏州书局刊本和中华书局1990年整理本行世。 金文最书名。清张金吾辑。凡120卷。取《公羊传》注:“最,聚也”而命名。为金人文章选编。金吾字月霄,昭文(今江苏常熟)人,自嘉庆十五年(1810)至道光二年(1822)积12年之勤凡三易其稿而辑成。竭意搜访辑录金代的文字资料,采摭包括《金史》、《大金集礼》、《大金吊伐录》、《三朝北盟会编》等书,旁及山经地志、金石碑版、医书、谱录,杂家小说等,无不甄录,并把《拙轩集》、《滏水集》、《滹南集》、《元遗山文集》、《归潜志》等金人文集中的资料重新编次。内分赋、乐章、骚、诏令、册文、制诰、铁券文、策问、表、奏疏、箴、铭、赞、颂、记、序、跋、书、劄子、议、论、辩、说、原、文、牒、檄、榜、指挥、关、符、碑、墓铭、塔铭、行状、哀辞、祭文、传、疏、青词朱表榜、杂录、附录等凡42类目。金源之文钜细咸备,典章制度亦了然可考,是研究金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作者于道光六年(1826)作序后,未及付梓即故去。书稿流散于岭南,后被伍紫垣购得。及至其子伍子升时,始于光绪七年(1881)作序付梓,次年粤雅堂梓行。中华书局1990年8月标点本最为实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