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宴飲部 > 貯酒器 > 金壺 金壺 jīnhú 酒器。銅壺之美稱。《晏子春秋·雜上》:“景公游於紀,得金壺。”唐·韓翊《田倉曹東亭夏夜飲得春字》詩:“玉佩迎初夜,金壺醉老春。”宋·陸游《鄉人或病予詩多道蜀中邀樂之盛適春日遊鏡湖共請賦山陰風物遂即杯酒間作絕句當持以誇西州故人也》詩:“舫子窗扉面面開,金壺桃杏間尊壘。”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測算部 > 計時用具 > 壺 > 金壺 金壺 jīnhú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金銀部 > 金器 > 金壺 金壺 jīnhú 明代金質壺。通高二·八厘米,足徑五·九厘米,托盤徑八·三厘米,總重四百八十一·五克。金壺錘鍱而成。蓋紐爲玉質,呈寳珠狀。壺爲直口、短頸、方腹,下部爲圓柱形,鏨以二龍戲珠紋,平底。方形腹上安流與把手。壺頸滿布如意雲紋,肩與腹上部鑲嵌白玉及各色寳石。下有一托盤。造型新穎,製作精巧,端莊華麗,爲明代金器傑作。1958年,北京市定陵出土。北京市定陵博物館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