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壶丹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壶丹书

金壶丹书

先秦寓言。春秋时期齐国晏婴撰。《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闻;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 和氏之璧   采药 ☛

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 得金壶, 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 勿乘驽马。”公曰: “善哉, 如若言! 食鱼无反, 则恶其鱢也; 勿乘驽马, 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 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 “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 不亡何待乎?”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①纪:地名,原为一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后为齐所灭。②反:同翻。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③:鱼腥味。④注:投入。
 【意译】
 齐景公在纪地巡游。有一天,发现了一只金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段红笔写成的文字,说:“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骑马不要骑能力低下的马。”齐景公说:“对啊!确实如此。吃鱼只吃一面,是因为讨厌它的腥味;不骑能力低下的马,是因为它不能走得很远。”晏子对他说:“不是这个意思。不吃翻身鱼,不是戒人勿贪,不要耗尽民力吗?不骑能力低下的马,不是喻指不要让坏人在君王身边弄权吗?”齐景公说:“既然纪国有这样好的国书,那么又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其亡国是有原因的。我听说,国君的法律、命令是悬挂在里巷的大门口的,而纪国尽管有着这样的国书,却是放在金壶里, 这样还能不亡国吗?”
 【解说】
 在现实生活中,小至于一件具体事情,大至管理一个国家,往往都必须经由这样三个步骤:一是订出行动方案,谋划策略;二是付诸行动,具体实干;三是用计划和方案对照检查行动中的各个具体细节,找出差距,修正不足,直至最后称心如意为止。如果忽视第一步骤,往往会轻举妄动、盲目从事,到头来一事无成。而如果只是停留在筹划谋略阶段而不加以实施,则是纸上谈兵,流于空幻。至于如果没有第三步骤的检查、对照,则不能保证取得预先所要的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多走弯路。因此,这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纪国在金壶中刻以国策:“食鱼无反,勿乘驽马”。一方面劝告大臣不要耗尽民力,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国君不要让坏人在身边弄权。这两种措施皆是利国利民,其用意不可谓不善,其方法不可谓不佳,然而,纪国把这两项绝好的措施只是刻之于金壶,而不加以宣传实行,所以,最后它仍然为齐国所灭,逃不脱失败的命运。在这里,纪国刻在精美金壶上的丹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呢?那些动嘴不动手的酸儒们,到底又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呢?而另一方面,那些只向谋臣征求治国治民的策略而不切实加以执行的国君,又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呢?再好的国策不实行,到最后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关名言】
 有法不行,与无法同。

——苏轼


寓言《金壶丹书》意译和解说 - 古代寓言 - 可可诗词网

金壶丹书

 景公游于纪, 得金壶, 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 勿乘驽马。”公曰: “善哉, 如若言! 食鱼无反, 则恶其鱢也; 勿乘驽马, 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 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 “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 不亡何待乎?”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注释】
 ①纪:地名,原为一个诸侯国,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后为齐所灭。②反:同翻。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③:鱼腥味。④注:投入。
 【意译】
 齐景公在纪地巡游。有一天,发现了一只金壶,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段红笔写成的文字,说:“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骑马不要骑能力低下的马。”齐景公说:“对啊!确实如此。吃鱼只吃一面,是因为讨厌它的腥味;不骑能力低下的马,是因为它不能走得很远。”晏子对他说:“不是这个意思。不吃翻身鱼,不是戒人勿贪,不要耗尽民力吗?不骑能力低下的马,不是喻指不要让坏人在君王身边弄权吗?”齐景公说:“既然纪国有这样好的国书,那么又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其亡国是有原因的。我听说,国君的法律、命令是悬挂在里巷的大门口的,而纪国尽管有着这样的国书,却是放在金壶里, 这样还能不亡国吗?”
 【解说】
 在现实生活中,小至于一件具体事情,大至管理一个国家,往往都必须经由这样三个步骤:一是订出行动方案,谋划策略;二是付诸行动,具体实干;三是用计划和方案对照检查行动中的各个具体细节,找出差距,修正不足,直至最后称心如意为止。如果忽视第一步骤,往往会轻举妄动、盲目从事,到头来一事无成。而如果只是停留在筹划谋略阶段而不加以实施,则是纸上谈兵,流于空幻。至于如果没有第三步骤的检查、对照,则不能保证取得预先所要的效果,可能会事倍功半,多走弯路。因此,这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纪国在金壶中刻以国策:“食鱼无反,勿乘驽马”。一方面劝告大臣不要耗尽民力,另一方面则是提醒国君不要让坏人在身边弄权。这两种措施皆是利国利民,其用意不可谓不善,其方法不可谓不佳,然而,纪国把这两项绝好的措施只是刻之于金壶,而不加以宣传实行,所以,最后它仍然为齐国所灭,逃不脱失败的命运。在这里,纪国刻在精美金壶上的丹书到底有什么用处呢?那些动嘴不动手的酸儒们,到底又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呢?而另一方面,那些只向谋臣征求治国治民的策略而不切实加以执行的国君,又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国家呢?再好的国策不实行,到最后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关名言】
 有法不行,与无法同。

——苏轼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