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声玉振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位于孔庙泮水桥南。《孟子·万章下》以奏乐比喻孔子是集大成的圣人:“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声玉振坊建于孔庙最前端,即取此意。坊为石质,四根八棱冲天大柱,各柱下有抱鼓石,上部联以石坊。柱顶作仰莲一层,各有一蹲兽,名辟邪或獬豸,俗名朝天吼。中间额坊阴刻正书“金声玉振”四个大字,款题“嘉靖十七年六月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天水胡缵宗立并书”。左右两额浅雕飞龙,衬以云朵,水波花纹,制作精细。西坊楣背题主持修坊者13人名,东坊楣背题“六十二代衍圣公孔闻韶,翰林院世职五经博士孔闻礼”。坊高5.6米,阔约14米。 ☚ 孔庙 棂星门 ☛ 金声玉振坊 金声玉振坊曲阜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孟子认为“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极赞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故把孔庙门前第一座石坊以此命名。此坊为四楹石刻牌坊,四根石鼓夹抱着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邪”(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红色大字“金声玉振”,笔力雄劲,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胡缵宗所题。坊后一单孔石拱桥,建于清康熙十六年(1657年)。桥东西各有一棵合抱古柏,挺拔如盖,二柏相夹,人称“二柏担一孔”。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清流呈半圆绕过,被称为泮水,泮水因石块封盖,现只有泮桥。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1191年),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人称“下马碑”。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必须下马,以示尊敬。 ☚ 金代铁钟 周公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