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吾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吾卫 金吾卫金吾,仪仗棒。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金吾亦棒焉,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汉武帝时,改原天子警卫中尉为“执金吾”,成为手执金吾棒的京城常驻武力。唐代又改为左右金吾卫,为十六卫之一,置大将军、上将军各一人统领之。关于执金吾的职责,《续汉书·百官志》: “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因此,它与卫尉的职责不同,卫尉掌宫内警卫,它掌宫外警卫。唐代金吾卫亦大致如此,其下属设左右街使,分掌六街之巡警,每日按鼓声启闭坊市门等。宋代,改设提举皇城司兼掌京城警卫事,元代为大都留守使,明代则由侍卫上直军负责。按:《金瓶梅》中关于西门庆的官职所属,写得比较隐晦。虽然小说数处点出他任职的提刑院受朱勔所辖,是“金吾卫”的下属地方机构,但是,一者宋代并无权力很大的金吾卫衙门,二者金吾卫不涉刑狱,于地方亦无派出机构,因此,小说作者所写的那个“乃是官家耳目牙爪所家缉访密之所”的“执金吾堂”(第七十回),实为明代锦衣卫。明锦衣卫与金吾卫皆隶属上直军(京卫之一部),金吾卫主掌宿卫,明初不久改置亲军代之。而当时的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明史·职官志五》),对照小说可以这样认为:西门庆实际上是明代寄禄于锦衣卫的一名恶霸,作者因迫于淫威,姑避“锦衣”之名。第三十回:蔡京“于是唤堂候官抬书案过来,即时佥押了一道空名告身劄付,把西门庆名字填注上面,列衔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山东等处提刑所理刑。” ☚ 盐运司 金吾卫衣左所副千户 ☛ 金吾卫 金吾卫唐代禁卫军名。《旧唐书·职官志三》: “左右金吾卫: 〔秦曰中尉,掌徼巡,武帝改名执金吾,魏复为中尉。南朝不置。隋曰候卫。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改为左右金吾卫,采古名也〕。大将军各1员,(正三品); 将军各2员,(从三品)。左右金吾卫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翊府及同轨等50府皆属之。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朱雀等旗队先驱,如卤薄之法。从巡狩畋猎,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 凡翊卫、 翊府、 同轨、 宝图等50府骑卫士应番上者,各领所职焉。长史各1人,(从六品上); 录事参军事各1人,(正八品上); 仓曹、兵曹参军各2人,(正八品下); 骑曹、胄曹参军各1人,(正六品下); 司阶2人,(正六品上); 中侯3人,(正七品下); 司戈5人,(正八品下); 执戟5人,(正九品下); 翊府中郎将1人,(正四品下); 左右郎将1人,(正五品上); 兵曹参军事1人,(正九品上); 校尉5人,旅帅10人,队正20人,副队正20人。” ☚ 金枪班 金州卫 ☛ 金吾卫唐十六卫之一,高宗龙朔二年(662),由左、右候卫改为此名。掌车驾出入,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烽候道路,皇帝出猎,则掌其禁营。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