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史

 纪传体断代史。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等人撰。书成于元至正四年十一月(1344年)。(脱脱事迹参见“《宋史》”条)。
 《金史》与《宋史》、《辽史》于元至正三年四月(1343年)同时开始修撰,次年十一月修成,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都总裁官是脱脱,以及中书右丞相阿鲁图和左丞相别儿怯不花。总裁官是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李好文、杨宗瑞,王沂八人。具体负责编撰的修纂官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六人。此外还有协助修撰事宜的提调官二十人。
 《金史》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修成,主要是修史者所依据的材料比较充分而完整。金朝入据中原,统治者非常重视汉族文化,比契丹族建立的辽朝更为开明。金代的修史制度较为健全,设有记注院负责修起居注,秘书监下设著作局负责修日历,还设有国史院负责修撰各朝实录和国史。金代的实录最为完备,除卫绍王和哀宗二帝外,从太祖阿骨打以下至宣宗诸帝均有实录。另外还有追记金朝立国之前所谓先世事迹的《先朝实录》三卷,又称《祖宗实录》或《始祖以下十帝实录》。金宣宗南迁时,实录等文献资料也随之搬到汴京。金朝灭亡时,元帅张柔入汴京,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并秘府图书,藏之于家。中统二年,他把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献送归元朝国史馆。张柔有好友名王鹗,先曾仕于金,后又入仕于元。他曾建议元朝置局纂修实录并附修辽、金二史。并且,他曾修有《金史》,其中包括帝纪、列传和史志等,已然是一部较完整的史书。张柔所保存下来的实录,和王鹗修纂的《金史》,就成为了元朝末年官修《金史》的主要依据。金朝遗民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以“国亡史作”为己任,也曾搜集金朝君臣遗言往行为之记录至百余万言。元纂修《金史》时,史官也曾依据其所记著。此外,还有各种别史、野史和记述金代典章制度的书籍,都可作为元修《金史》的重要参考。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史志三十九卷、史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共一百二十余年的史事。末附《金国语解》一卷。
 《金史》本纪十九卷,第一卷是《世纪》,记述了金太祖阿骨打以前十代先祖的事迹,上自金始祖函晋,下至康宗乌雅束,其中基本上反映了女真在氏族部落时代的社会情况。本纪中的最后一卷是《世纪补》,记录了景宣帝宗峻(熙宗父)、睿宗宗辅(世宗父)、显宗允恭(章宗父)的事迹。这三位都是大臣,未曾真正做过皇帝。但是他们的儿子都是继承大统的皇帝,因此,他们则被追尊为帝,不能轻视为一般臣僚,与诸臣同列,故此创立《世纪补》的体例。
 本纪从第二卷起,记载了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哀宗九朝事迹。其中《太祖本纪》记载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设立猛安、谋克之制,颁行女真文字及南征辽国等史实。《太宗本纪》记载了金灭辽及擒辽天祚帝,金灭北宋及掳徽、钦二帝等在军事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功的史事。并且介绍了金朝在逐渐南侵中原的过程中,金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的变化和发展。《熙宗本纪》记录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政变,以及废除女真旧制而采用汉制等政治改革。《海陵王纪》主要记述了金朝任用汉人和采用汉制推行封建化等进一步改革的政治制度。并记载了金再次南侵及镇压各族人民起义等史事。《世宗本纪》和《章宗本纪》记事最为详尽,其中记载了政治上争取各族贵族的支持,巩固了统治,最终完成了向封建化过渡,并发展经济等史事。并记述了民族间的融合与斗争,以及农民起义和宋金、金蒙之间的战争等史事。《卫绍王本纪》与《宣宗本纪》和《哀宗本纪》叙述了金朝的衰落及灭亡。其中记载了统治集团内部的互相倾轧、诛杀和对蒙古的战事。
 《金史》史志有三十九卷,共分为十四目。计有:《天文志》一卷,《历志》二卷,《五行志》一卷,《地理志》三卷,《河渠志》一卷,《礼志》十一卷,《历志》二卷,《仪卫志》二卷,《舆服志》一卷,《兵志》一卷,《刑志》一卷,《食货志》五卷,《选举志》四卷,《百官志》四卷。《金史》的史志篇幅大而叙述详细。其中《河渠志》、《兵志》、《食货志》、《选举志》和《百官志》较为突出地反映了金朝社会的基本特征。如《河渠志》记载的治黄措施“二十五埽(埽即堤坝);《兵志》记载的猛安、谋克、禁军、乣军等军事制度;《食货志》记载的租税、物力及交钞对人民的残酷剥削;《选举志》记载的七种取士及官吏选任的特定标准;《百官志》记载的设官分职与钱物俸给制度;这些都是研究金代社会的极为典型而珍贵的史料,其价值很大。
 《金史》有史表二种,一为《宗室表》一卷,一为《交聘表》三卷。其中《交聘表》分上、中、下三部分,用极为明了的表格形式,把金与宋、西夏、高丽等国的和战、庆吊、使臣往来等复杂的外交关系都一一记录下来,颇便观览。
 《金史》列传七十三卷,除诸臣列传四十八卷外,有类传十六目。计有《后妃列传》二卷,《王子列传》七卷,《世戚列传》一卷,《忠义列传》四卷,《文艺列传》二卷,《孝友列传》和《隐逸列传》共为一卷,《循吏列传》一卷,《酷吏列传》与《佞幸列传》共为一卷,《列女列传》一卷,《宦者列传》和《方技列传》共为一卷,《逆臣列传》一卷,《叛臣列传》一卷,《外国列传》二卷。其中《外国列传》一卷记西夏,一卷记高丽。
 列传部分中,有些传记叙事较详,对于金统治者的残暴荒淫、相互倾轧,以及辽、金、宋的关系,记载比较充分。金章宗泰和以后的人物列传,更多是根据元好问、刘祁的著作。因而这部分内容材料详实可信,有助于对金后期史事的了解和研究。但是书中也有编次失当之处。如金初大将韩常,累有战功,而《金史》竟然无传。再如杨朴,曾佐金太祖开基建国,其事见于《辽史》而《金史》却不为立传。又如崔立杀宰相、劫后妃等,以汴京降蒙古,《金史》是元官修,所以崔立不入叛、逆臣传,而置之于功臣之列。此外,《金史》列传人名极复杂,尤其是译名用字混乱,以至一人多名,使人难以分辨,给读者带来许多不便。
 《金史》也按照《辽史》的修纂体例,在传末附有《金国语解》一篇。此篇分官称、人事、物象、物类、姓氏五类,对书中的音译名词注明汉义。
 《金史》的最早版本是元至正年间刻本,明初有南北监本,清代有武英殿版和道光殿版三史合刻本等。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金史》,是以元至正年间刻本影印,其中八十卷为初刻,五十五卷是元末复刻本。一九七五年,中华书局出版《金史》校点本,是以百衲本为底本,并参考了其他各本及前人研究成果而成,是目前最好的版本。
 清代研究《金史》成绩较突出的有乌程人施国祁。他治《金史》达三十余年,著有《金史详校》十卷和《金源札记》二卷及《礼耕堂丛说》等。其中,《金史详校》既有校,也有注。他用《金史》的各种版本及其他有关史书校证出不少版本上和史实上的错误,总结为三类:一为总裁失检,是属于体例方面的问题。二为纂修纰缪,是属于事实错误。三为写刊错误,是属于校勘方面的问题。此书是读《金史》的重要参考书,常见有光绪六年(1880年)会稽章氏刻本和《广雅丛书》本。

《金史》 - 二十六史 - 可可诗词网

《金史》

 二十六史之一元脱脱等撰。共一百三十五卷。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告成。由于脱脱已罢相,书成后由丞相兼都总裁官阿鲁图奏进。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金史》的本纪第一卷为《世纪》,记金太祖以前先世;第十九卷为《世纪补》,记追尊诸帝,这种形式在二十六史中很特殊。《金史》中附有《国语解》一卷,这在二十六史中,也只有同时修撰的《辽史》中有此项内容。女真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传统,金史中出现女真词汇,诸如官制、人事、物产、部族、地理、姓氏、社会经济活动等等。如不加语解,即使是当时的大多数人也无法读通,正确理解,随着女真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他们的语言文字逐渐不为人所知,这样《国语解》成了今天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金史》依据的材料基础好。金入主中原后,各朝均有实录,韩昉、耶律绍文还修过《国史》。灭金时金各朝实录为张柔所得。于中统二年(1261),归元朝史馆。此外王鹗所作《金史》、刘祈《归潜志》、元好问“野史”。皆述其所见所闻。他们的著作成为撰修《金史》时依据的可靠材料。因此,在元修三史之中,大家公认《金史》最好。有元刊本影印行世。

金史

书名。元脱脱等撰。135卷。近100万字。书初成于元至正间,后有明监本、清殿本、百纳本等。1975年中华书局出点校本。纪传体史书。记中国北方女真族政权(1115—1234) 120年史事,为研究金史的基本史料。金起于东北,故涉关东史事者颇多。

金史

纪传体金代史。元脱脱等于至正三年(1343)奉勅撰修。一百三十五卷。成书于翌年十一月。代原有实录,刘祁《归潜志》、元好问《中州集》、《壬辰杂编》也多记金事。元王鹗根据这些材料,修成《金史》。脱脱等即以此为底本撰修,故条例整齐,胜于同时所修宋、辽二史。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 为记载金朝兴亡的一部封建史书。比较系统地记载女真族的发展历史。《世纪》(卷一)、《世纪补》(卷十九)等收集了建国前祖先和诸帝父祖的事迹,这种作法多不见于其他正史。有百衲本(景元刊本)、南监本、北监本、殿本等。为研究金史的重要资料。

金文

《金史》

以纪传体记载金朝历史的史书。1261年,忽必烈就曾议修辽、金、宋三史,但未能成书。到1343年正月,元顺帝下诏修三史以丞相脱脱主持编纂,至1345年10月成书。全书共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9卷,志4卷,列传73卷,记述了女真族从兴起到金朝建立以至灭亡的历史。后附《金国语解》1卷。清人施国祁有《金史详校》10卷,校勘、考订4000多条。

金史

189 金史

史书。135卷,本纪19、志39、表4、列传73,元代脱脱奉敕撰。记载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迄金哀宗天兴三年 (1234) 120年金代史事。元世祖时,命王鹗修《金史》,鹗依金实录、元好问《壬辰杂编》、《中州集》和刘祁《归潜志》等书,修成《金史》。元顺帝至正三年三月,命脱脱等修金史,即依王鹗 《金史》为蓝本,兼采众书,至正四年十月书成。其书体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优于同期所修《宋史》、《辽史》。清人施国祁著《金史详校》。

☚ 辽史   元史 ☛
金史

金史

纪传体金史。二十四史之一。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生平见《辽史》条)等奉敕纂修。元灭金后,自世祖中统二年(1261)即议修金史,徒因对辽、金、宋三朝“正统”所在争议颇多,拖延八十余年未成。至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方在右丞相脱脱主持下,确定三史分修,并于次年十一月完成此书。在元代修《金史》过程中,实际出力最大者为王鹗与欧阳玄。王鹗(1190—1273),字百一,金末进士,曾任应奉翰林文字、尚书省左右司郎中等职。金亡,为万户张柔招纳。元世祖即位,授翰林学士承旨。奏请置局纂修太祖实录,附修辽、金二史。以时所存《金实录》阙卫绍王(1209—1213年在位)一朝史事,乃广搜资料为之辑补,并拟定金史体例及纪传志书目录,加以纂修,为此书编写奠定了初步基础。欧阳玄(1274—1358),字原功,元仁宗延祐进士。累迁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文宗时预修《经世大典》。后为纂修辽、金、宋三史总裁官,自发凡举例,论、赞、表、奏起草,直至史稿删定,多出其手。
《金史》凡本纪十九卷,天文、历、五行、地理、河渠、礼、乐、仪卫、舆服、兵、刑、食货、选举,百官十四志三十九卷,宗室、交聘二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末附《金国语解》。记载了金朝一百二十年(1115—1234)间政治、经济、文化演变和人物事迹。在元修三史中,人们一向对此书评价较高。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其长处为几点:一、记事详赡。特别是由于金代官方记事制度较完备和《实录》保存较全(除卫绍王一朝四年和哀宗一朝十年无实录外,其余元时皆存),使据之编就的各帝本纪材料充实具体,记载金朝君臣讨论政事得失对话尤多。本纪部分,还仿《魏书》之例,首列《世纪》,追记女真祖先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先世事迹;后缀《世纪补》,述景宣帝宗峻、睿宗宗尧、显宗允恭三位追加帝号的人物事迹。从而为整个女真族历史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完整的面貌。二、注重反映金朝历史特点。这在志表部分有较集中表现,如《河渠志》详述金代创设二十五埽以管理治河事宜;《兵志》记其特殊的猛安、谋克、禁军、乣军等制度;《选举志》记其七种取士及官吏选任的特定标准;《百官志》述其建国之初诸官设置以及在官制和钱物俸给方面的特殊规定;又独设《交聘表》,记金与宋、西夏、高丽等交聘情况;书末《金国语解》,还对有关官称、人事、物象、物类、姓氏等女真语词汇作了译解。这些都为研究这一少数民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当时的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是在今天,此书所依据的许多原始资料,如《金实录》、元好问《壬辰杂编》、《金初州郡志》、《士民须知》和各种条格、法令、官档等皆佚,有关金史的记载留存又少的情况下,其价值更非他书能代。
此书的不足,一、修史者过分依赖《实录》而排斥私家稗官笔记,致使某些记载不免偏于一端。如海陵王完颜亮本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金代君主,但由其政敌金世宗完颜雍操纵修成的《海陵庶人实录》却对其一味贬斥甚至诬蔑,此书之《海陵本纪》即沿袭了这种偏见。二、列传取舍有所不当。如杨朴、韩常、李靖等,皆金初重要人物,书中均未列传。相反,有的人物本不应列传,如《列女传》中的韩庆民妻,乃辽国人,却为之立了传。此外,列传所载史实,还存在着不少失考处,一些女真人名地名的汉译往往不一致。《礼志》中关于金世宗大定八年(1168)的册礼,大部分还误抄了《大金集礼》中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的册礼文字。对这些问题,后来的研究者已作了不少指正,可参看清人汪辉祖《辽、金、元三史同名录》、赵翼《廿二史劄记》、施国祁《金史详校》和今人陈述《金史拾补五种》等。
初刻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另有明监本、清殿本。商务印书馆曾据二种元代刊本(元至正初刻本八十卷及元末复刻本五十五卷)影印为百衲本。1975年中华书局复据此为底本,校以他本及有关史籍,标点出版。

☚ 辽史   宋史 ☛
金史

《金史》Jinshi

是元脱脱为总裁官修撰的一部纪传体金代历史。《金史》共135卷: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记事起自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完颜阿骨打称帝,终于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金为蒙古所灭,共120年的历史。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开始编修《金史》,到次年11月成书,历时不足两年。金代统治者注重本朝史料的收集,作有大量实录,成为脱脱等修撰《金史》的重要依据。《金史》是现存记载金朝兴亡历史的最完备的一部史书,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它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女真族发展的历史,《金史》各志对女真族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的记载尤其详细。《金史》叙事详实,文笔简洁,胜过同时修撰的辽、宋两部史书。与其他封建社会的史书一样,它宣扬的英雄史观和天命论是我们应该加以分析批判的。《金史》在体例和叙事上还存在许多缺略和错误之处。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是最便于阅读的版本。

☚ 辽史   元史 ☛

金史

纪传体正史。元脱脱、阿鲁图等修撰。全书一百三十五卷,有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末附《金国语解》一卷,对金朝音译名词注明汉义。本书主要依据金各朝实录、王鹗编修的《金史》以及元好问《野史》、《壬辰杂编》,刘祁《归潜志》等编成。全书首尾完整,胜过同时所修的宋、辽二史。清代施国祁作《金史详校》。

金史

一百三十五卷。元脱脱(生平事迹详见《宋史》条)主编。凡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载了上起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下至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的金朝一百二十年历史。元朝世祖时期曾议修辽、金、宋三史,因体例无法确定而未果。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三月,诏修三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官,分撰《金史》的是沙剌班、王理、伯颜、费著、赵时敏、商企翁等6人。次年十一月,《金史》修成。元人修《金史》依据的资料有金代实录,包括完颜勖所撰《始祖以下十帝实录》三卷、以及 《太祖实录》、《太宗实录》、《熙宗实录》、《海陵实录》、《世宗实录》、《章宗实录》、《宣宗实录》等。金朝各帝唯卫绍王无实录,现存材料是王鹗在中统三年(1262)搜集的。金代“制度典章,彬彬为盛,征文考献,具有所资”。(《四库全书总目》)因而《金史》本纪的取材是相当丰富的。书中有关金末的事迹多依据刘祁的《归潜志》和元好问的《壬辰杂编》。刘、元二人所记都是亲身见闻,且文笔又好,所以《金史》中的这段记载十分生动。《金史》的修撰,经营很久,与《宋史》、《辽史》仓促成书的情况不同。后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如 《四库全书总目》称赞《金史》“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约而不疏,赡而不芜,在三史之中,独为最善”。《金史》叙事清楚,把主要的大事集中在一个人的纪、传中详述,对其他事和人,只是在其他纪、传中从侧面加以补充。在体例编排上,首作《世纪》一卷,追叙阿骨打以前十代的事迹,便于读者了解女真兴起的历史。本纪最后一卷,又作《世纪补》一卷,记叙金熙宗的父亲宗峻、金世宗的父亲宗尧、金章宗的父亲允恭,这三人原为大臣,因他们的儿子做了皇帝,不宜归入列传,所以特立《世纪补》以载之。此外还有《交聘表》,用表格形式记录金与宋、西夏、高丽等国的和战、使臣往来之事,使读者一目了然。《金史》的不足处,在于有一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失载。如天会十年(1132),金朝扶持的伪齐迁都汴,天会十二年(1134),金、伪齐联合伐宋等均没有记载;金初建策阿骨打称帝的渤海人杨朴也只字未提。书中记事重叠,史实讹误,年序倒,人名地名混乱的现象也为数不少。清人施国祁撰有《金史详校》十卷,校勘、考订《金史》四千余条,很有参考价值。《金史》初刻于元至正年间,明代有南、北监本,清代有武英殿本以及193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百衲本《金史》等。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金史》,以百衲本为底本,参照它本。并充分吸收了前人的校勘成果,是目前最好的本子。

金史

纪传体断代史书。元朝官修,以脱脱、阿鲁图为都总裁官,揭傒斯、张起岩、欧阳玄等为总裁。135卷,包括本纪19卷,志30卷,表4卷,列传73卷,另附《金国语解》1卷,近100万字。元世祖曾诏修辽、宋、金三史,因孰为正统,争论不休,体例未决无成。顺帝至正三年(1343)议以三史各为正统再修,翌年十一月编成。记中国北方女真族为主所建政权(1115—1234) 120年历史。以王鄂《金史》为蓝本,兼采《金实录》、刘祁《归潜志》、元好问《壬辰杂编》及《中州集》、张暐《大金集礼》等书。为元修三史中,在史料整理、叙事文笔、编史体例方面上乘之作。本纪首列《世纪》,追述金太祖阿骨打先世,末载《世纪补》,叙述追尊诸帝,有裨对女真建国前社会情况之了解。诸志较详备,兵、刑、食货、选举、百官、地理、河渠等志对金代各项制度、行政区域、自然现象多有记载,是研究女真史基本文献之一。纪传中不少资料反映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周边诸族邻国与金朝聘交往及宋辽金夏之关系。其中《外国传》对西夏、高丽等有较详细记载。并首创《交聘表》,记与宋、西夏、高丽和战庆吊,简明扼要。书末《金国语解》分“官称”、“人称”两类,对书中用女真语记载的官制、宫卫、部族、地名等作了注释,为阅读《金史》提供方便,并是研究女真语的珍贵资料。以至正刊本为早,后有明北监本、清武英殿本、百衲本等。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另清施国祁《金史译校》、近人陈述《金史拾补五种》、日人小野川秀美《金史语汇集成》等可供参考。

金史

书名。元脱脱领衔,沙刺班、王理、伯颜、费著、赵时敏、商企翁六人参修。参照金代的实录、国史,王鹗的《金史》,刘祁的《归潜志》,元好问的《遗山文集》,《中州集》,《壬辰杂编》等中籍,历时一年零八个月撰成。全书135卷,近一百万字。 《宋史》、《辽史》、《金史》均为脱脱领衔总裁,历来史家认为其中《金史》为上,叙事详核,首尾完整,约而不疏,赡而不芜。是研究金代历史的重要史料著作。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