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世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世宗1123—1189金朝皇帝。即完颜雍。1161—1189年在位,本名乌禄。金太祖孙。正隆六年(1161年)完颜亮率军大举攻宋时,他乘机在辽阳(今属辽宁)即位,年号大定。五年(1164年)与南宋达成“隆兴和议”。在位期间,各族人民纷纷起义。他为了稳定统治,利用科举、学校等制度,争取汉族地主支持;加强猛安、谋克权力,扩大女真贵族占有的土地。为金朝较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小尧舜”。在位三十年间,形成一个多民族的统治核心。 金世宗1123—1189金朝皇帝。名完颜雍,女真原名乌禄。太祖孙,睿宗宗辅子。善骑射。皇统间,以宗室子例授光禄大夫,封葛王,为兵部尚书。天德间,任判会宁牧、大宗正事、中京及燕京留守、济南尹等职。贞元初,为西京留守,三年(1155年)改任东京留守,进封赵王。正隆二年(1157年),例降封郑国公,进封卫国。三年,再任留守,徙封曹国。六年,复任东京留守。海陵王南伐南宋,全国骚动。九月,在其舅李石的策划下,逮捕海陵王派来的亲信东京副留守高存福。十月,在渤海大族及曷苏馆女真贵族的拥戴下,即皇帝位于东京(今辽宁辽阳),改元大定。进据中都(今北京)。大定二年(1162年),遣右尚书兵部侍郎温敦速突剌、右副元帅完颜谋衍、仆散忠义等镇压移剌窝斡领导的起义军。改变海陵王的南侵政策、将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被征来侵宋的士卒放还回家,以十万兵屯驻河南。三年,南宋大将张浚北伐。调左丞相仆散忠义为统帅迎击,以纥石烈志宁领兵万人,反攻宿州,与夹谷清臣等击退宋军。四年,为实现“以战佐和”的目的,命仆散忠义、纥石烈志宁等再出兵,迫宋就范。五年正月,宋金议和达成,即隆兴和议,规定宋割海、泗、唐、邓等州及商、秦两州之地与金。对宋奉行“南北讲好,与民休息”的政策。对西夏采取和平相处的政策,不干预西夏政事。对高丽挑起的边界事端,从保边界的角度出发,采取克制态度。二十年,新定猛安谋克的户数标准。二十四年,以猛安谋克之号授给诸王,维护女真旧制,制止汉化。为满足猛安谋克户的土地要求,推行刮田(刷田)。为解决猛安谋克的“新强旧弱”,用强制手段,推行通检推排,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激起人民的反抗斗争,各族人民蜂涌而起,起义连绵不绝。二十九年正月,病死。庙号世宗,谥号仁孝皇帝。 金世宗1123—1189即完颜雍。本名乌禄。金朝皇帝。女真族。太祖孙,睿宗子。1161—1189年在位。正隆六年(1161)乘废帝完颜亮南下攻宋之际, 在辽阳发动政变,废黜海陵王而自立,改元大定。采取兼容并包的策略, 继续任用海陵王时的文武官员。大定二年(1162)新定制度, 由尚书省颁行。任用非皇族的女真官员及大批汉、契丹、渤海等族人,形成一个多民族的统治核心,从而巩固金朝统治。在位期间派兵镇压各族人民起义。又派重兵大败宋军。五年逼宋和议,宋割让海、泗、邓、商、秦等州,对金称侄皇帝,向金岁贡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仍定都中都(今北京市)。二十八年承认全真教的合法地位。利用科举、学校等,拉拢汉族地主文人,又加强猛安谋克的权力,扩大女真贵族地主的土地。 金世宗 金世宗1123—1189即完颜雍,本名马禄。太祖阿骨打孙,父名宗尧,母为贞懿皇后李氏。《金史》本纪载: 世宗沉静明达,体貌奇伟,美髯鬚, 善骑射, 国人推为第一。 即位前, 初任光禄大夫,封葛王,兼兵部尚书。海陵天德初为会宁牧、判大正事,任中京燕京等地留守,未几任济南尹。贞元时又任西京、东京留守,封赵王。正隆时降为郑国公。海陵王南归,又大举南下侵宋,中途军队哗变。完颜雍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时年三十八岁。即位后,废黜海陵王,定都中都 (今北京)。多次派兵镇压各族起义,击败宋军。大定五年 (1165) 与宋议和。在位期间广泛吸收各族官员参预军政,增损官制,注重守令之选,严密监察之责。经济上,重农桑之利、放免二税户与奴婢、广开榷场、规定商税法、铸铜钱、取消抗税等。旧史家称他为 “小尧舜”,认为他以仁易暴,休息斯民,团结人心。在位二十八年,有 “汉文景之风” 之誉。大定年间是金朝全盛时期。 ☚ 金海陵王 金章宗 ☛ 金世宗见“完颜雍”(1147页)。 金世宗见 完颜雍 金世宗1123—1189即完颜雍。金朝皇帝。1161—1189年在位。本名乌禄,金太祖阿骨打孙。正隆六年(1161)完颜亮侵宋,天下骚动,他历数海陵王大罪,乘机称帝于东京(辽宁辽阳),改元大定。大定五年(1165),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定岁币为每年银绢各二十万两、匹,较“绍兴和议”各减少五万两、匹。此后三十年间,宋金之间无大规模战争,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号称“小尧舜”。他一方面利用科举、学校等制度加强封建化,另一方面又极力加强谋克权力,继续维持屯田军,又多次括民田分给军户,并增加赋税以应付北方兴起的蒙古的侵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