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量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量词 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匹、卷、乘、只。 量词不能单独使用,常和数词结合,组成数词短语,文言文中常省略量词。 量词liàngcí〈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个”、“匹”、“块”、“口”、“次”、“回”等。 量词❶又称单位词、助名词、副名词、辅名词、数位词。 指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 如 “个”、“条”、“斤”、“次”、“吨公里”等。语法特点是: (a)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 要同数词或指示代词构成数量短语或指量短语作句子成分。 如 “来了一个人”、 “那本书找到了”等。 (b)有的可以重叠,表示 “每一”的意思。 如 “个个” 是 “每一个” 的意思, “件件” 是“每一件”的意思。根据语法功能,量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根据本身的结构, 量词可分为单纯量词和复合量词两类。 量词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分为物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物量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的词,如:“尺”、“亩”、“个”、“只”、“群”、“封”。动量词是表示动作的单位的词,如:“次”、“回”、“趟”、“遍”。复合量词是两类量词组合,表示更复杂的量关系的一种量词,如:“人次”、“架次”、“秒立方米”、“吨公里”。使用量词要遵守语言的习惯。量词都不单独作句子成分,只有在和数词组合成数量词组之后才能作句子成分,如:“三斤大米”、“跑了三趟”。 ☚ 数词 副词 ☛ 数词←→量词shù cí ← → liàng cí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量词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包括两类: ☚ 数词 数量词 ☛ 量词实词的一种。亦称“单位词”、“副名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个”、“只”、“遍”、“通”等。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可与数词构成数量结构,修饰名词或动词,在句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如杜甫《赠花卿》: “人间能得几回闻。”“几回”修饰动词“闻”,作状语。又可以同指示代词结合,构成指量结构。如《汉书·东方朔传》“朔之文辞,此二篇最善”的“此二篇”。还可以以重叠的形式表示遍指。如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句中的“粒粒”。 量词 量词❶也称 “单位词”“助名词”“副名词”“数位词”“别词”。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其语法特点是:一般不单独作句子成分,总是附着在数词或指示代词后边,如 “三个”“五次”“这只”“那个”等;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一” 的意思,如 “个个” 即“每一个”“件件’即“每一件”。关于量词的名称和归类,汉语语法学界历来存在分歧: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看到量词的存在是汉语的特点,但受纳氏文法的束缚,只把量词作为名词的一个小类加以论述,认为“量词就是表数量的名词,添加在数词之下,用来作计数的事物之单位”。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里把量词归入“指名词”一类,称其为“单位指称”或“单位词”;在《语法学习》里则作为名词的一个小类,称“副名词”;晚年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认为“从句法功能看,量词比方位词更有理由独立成为一类”。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称其为“单位名词”;陆志韦称其为“助名词”;高名凯《汉语语法论》则称之为“数位词” (物量)和 “次数词” (动量),“因为它们的作用在于辅助说明事物的单位或单位的特点”;陈望道《文法简论》称之为“单位词”,并列为点词 (数词和指示代词) 的附类。朱德熙《语法讲义》认为 “量词是能够放在数词后头的黏着词”; 并按功能分之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临时量词、动量词等七类。张静《汉语语法问题》则认为量词几乎不能单用,必须与数词结合,结合后称“数量词”。一般语法著作根据作用,把量词分为三类: ☚ 量度区别词 量词重叠 ☛ 人或生物量/物量/事情、行动量/个体物量/某种形状物的量/某种事物的量/集合体量 ☚ 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人或生物量 ☛ 词 词词(名~;动~;代~;连~;叹~;量~;副~;宾~;助~;介~;单~) 辞 另见:字 词语 ☚ 词 辞藻 ☛ 量词 量词tiangci刻划论域中某个客体或泛指任意一个客体的词语.谓词刻划客体的性质或客体间关系时,常涉及到客体所在范围,即客体的取值范围. 这个取值范围称为论域或个体域. P (x1) ∨P (x2) ∨…∨P (xn) 意义相同.由谓词符号,量词符号,个体变元,命题联接词组成的合式公式叫做谓词公式,研究谓词公式的逻辑叫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公式的等价变换叫谓词演算. ☚ 谓调 关系 ☛ 量词 量词liangci语法学术语。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个”、“对”、“尺”、“杯”、“年”)和动量词(“次”、“回”、“场”、“趟”)两类。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一般也称数量词),充当主语、定语。如:“ 一米是三尺。”(主语)“一棵树”(定语)。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可做主语、定语,表示“多”或“每一”的意思。如:“条条大道通北京”。(定语)“个个争当模范”。(主语)数词与物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能重叠,重叠后可作状语,表示依次、轮番进行的意思。如:“一口一口地吃”,“五个五个地进”。数词与动量词组合的数量短语,一般作补语。如:“绕三圈”、“走一趟”。数量短语有时与名词组合,位置在名词后,表示数量。如:“母子二人”。数量短语可以活用,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不表示约数,概数,也不表示原来的确切义,而表示“多”、“极多”等。如:“老和尚的百纳衣”。 ☚ 数词 代词 ☛ 量词 量词liangci也称“单位词”、“助名词”、“副名词”等。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其语法特点是: ☚ 数词 代词 ☛ 量词 量词Liangci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量词可分两类: ☚ 数词 代词 ☛ 量词原子命题的构成成分之一,表示个体变项的量。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见“语言文字学”中的“量词”。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种。前者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位、个、斤、匹、双),后者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趟)。常同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一条河,一把拉住,读一遍)。单音节量词大多可以重叠(个个,件件,趟趟),表示每一个都包括在内的意思。 量词 量词指命题中表示数量的逻辑词。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全称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一切”,“所有”,“凡”等,用符号“∀x”(或Ⅱx)表示,读作“对所有的x,……”。存在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有的”,“有些”,“至少有一”等,用符号“∃x”(或Σx)表示,读作“存在x,……”。例如,设F或Ⅱx表示,读作“对所有的x,……”。存在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有的”,“有些”,“至少有一”等,用符号“∃x”(或Σx)表示,读作“存在x,……”。例如,设F(x)表示x是偶数,则∀xF(x)表示“对所有的x, x是偶数”,∃ xF(x)表示“存在x, x是偶数”。从数学情况可知,∀xF(x)是一个假命题,∃xF(x)是一个真命题。在谓词表达式中,凡是受量词所约束的变项,则称为约束变项。例如,∀xF(x)→G(y)中x就是约束变项,它受全称量词所制约。在谓词表达式中凡不受量词约束的变项,则称为自由变项,在上例中y就是自由变项,它不受任何量词所制约。凡含有自由变项的表达式,称之为命题形式,因为它的真假尚未确定。当用特定的值对自由变项作代入后,就得到一个真假已确定的命题。量词在一个谓词表达式中有一个约束范围,称为量词的辖域。在量词的辖域里,一切和量词后的变项相同的变项都被此量词所约束。如量词后有括号,则括号内的公式为此量词的辖域。如量词后无括号,则量词后最短的公式为此量词的辖域。例如,在∀x(F(x) ∧G(x))中,(F(x)∧G(x))是∀x的辖域;在∃xF(x)∧P中,F(x)是∃x的辖域。 ☚ 谓词逻辑 谓词表达式 ☛ 量词quantifier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