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牡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牡丹药名。见《陆川本草》。又名猪姆草、山石榴、倒罐草、红暴牙狼。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Don的根或叶。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甘、酸、涩,平。清热止痢,散瘀止血,解毒消肿。 野牡丹common melastomaMelastoma candidumD.Don,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高0.5~1.5m。茎常四棱形,密被紧贴硬伏毛。叶卵形,长4~10 cm,全缘,基部7出脉,两面被糙毛。伞房花序顶生,有花3~5;花大,粉红色;子房半下位。蒴果坛状球形,长1~1.5 cm,径0.8~1.2 cm。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常见于低海拔灌草丛中。为酸性土常见植物。根及叶可入药,可收敛止血、消除积滞,还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便血等症。 野牡丹yěmǔdān中药名。见《陆川本草》。别名山石榴、倒罐草、红暴牙狼。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D. Don 的根或叶。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甘、酸、涩, 平。清热止痢, 散瘀止血。治细菌性痢疾、肠炎、便血、衄血、月经过多, 煎服: 根5 ~30 克, 或叶9 ~21 克。捣敷治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煎水洗, 治疮疡溃烂。 野牡丹 野牡丹野牡丹,又名猪母稔、山石榴、罐罐草、地茄。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 Don的根或叶。原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省区。本品味甘、酸涩,性凉。功能清热利湿,散瘀止血,解毒消肿。主治湿热泻痢、跌打肿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及痈肿疔毒等证。 ☚ 天香炉 风箱树根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