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野利仁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1042西夏后族。学识渊博。西夏典章制度多出其谋。景宗大庆元年(1036),创制蕃书(西夏文),颁行境内。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蕃学,主其事。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以蕃字书写,教授学生。官至谟宁令(即天大王)。卒赠富平侯。仁宗时追赠广惠王。 ☚ 李𪿐 粘割韩奴 ☛ 野利仁荣 野利仁荣? ~1042西夏外戚,出身西夏后族野利氏,封号“谟宁令” (天大王)。博通经史,又谙语言文字之学。大庆元年 (1036)奉夏景宗元昊之命创制本国文字,字体类八分而笔画繁复。时称“国字” 而颁行境内,即后世所谓 “河西字”、“西夏文”,为推广并教习国字,景宗元昊于天授礼法延祚二年 (1039)建立蕃学,野利仁荣入主其事,以蕃语蕃字译写《孝经》、《尔雅》、《四言杂字》,教授学生,人视为西夏文臣之首,对初期西夏典章制度亦多有谋划。死后赠富平侯,百余年后又由夏仁宗仁孝追封广惠王。 ☚ 萧奉先 野利旺荣 ☛ 野利仁荣?~1042西夏开国重臣。西夏景宗李元昊皇后族人。学识渊博,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1036年秉承景宗旨意创蕃书,成12卷。群臣上表称颂,景宗遂下令改元,确定为国字,颁行境内。又设蕃汉二字院,分别掌管与宋朝、吐蕃、回鹘等王朝的文字往来。景宗称帝,他为谋主。立国后,官为没宁令(即天大王),主持政务。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年)建藩学,又受任主其事。译《孝经》 、《尔雅》 等为蕃语。五年(1042年)死,赠富平侯。天盛十四年(1162年)西夏仁宗为表彰其制蕃字功,追赠为广惠王。 野利仁荣?—1042西夏开国重臣。夏景宗李元昊皇后野利氏疏族。学识渊博,熟悉历史。西夏建国前后创制典章制度,多参与谋划。认为“一王之兴,必有一代之制”。建议元昊根据西夏“蕃汉杂处、好勇喜猎”的特点,要“顺其性而教之功利,因其俗而严以刑赏,则民乐战征,习尚刚劲”。大庆元年(1036)秉承元昊旨意创造蕃书(西夏文),成12卷,字形方整,笔画繁复。群臣上表称颂,元昊下令改元,尊蕃书为国字,颁行境内以纪事。后流传使用400余年。元昊称帝时,与大臣杨守素实为谋主。正式立国后,主政事,官为没宁令(即天大王)。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蕃学,又主其事,译《孝经》、 《尔雅》、《四言杂字》为蕃语,以蕃文书写,教授蕃汉官僚子弟,学成后,量授官职。各州也设置蕃学,培养人才。死后,元昊为之厚葬,赠富平侯。天盛十四年(1162,一说十六年)夏仁宗为表彰其制蕃字功,追赠为广惠王。在西夏人歌颂他的赞美诗中,被称为“天上文星”,有3700弟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