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钱轻银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钱轻银论

重钱轻银论

中国古代主张以铜钱取代白银的观点。 明末学者王夫之(公元1619年~1692年),在《读通鉴论》等著作中提出用银有害而用铜钱有利。 针对当时铜钱处于银货币的附属物地位,他认为“白银之用流行于天下,役粟帛而操钱之重轻也,天下之害不可论矣。”“铜者,天地之产繁有,而人习贱之者也。 自人制之范以为钱,遂与金玉珠宝争贵,而制粟帛材蔬之生死。”古代史的晚期,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林则徐(公元1785~1850年)奉旨查议,认为“地丁、漕粮、盐课、关税及民间买卖,皆因钱贱银昂,以致商民交困”,主张严禁民间私铸铜钱,查禁鸦片以阻止白银外流,以“查议银昂钱贱除弊便民。”

☚ 中国古代纸币兑现论   废银用钱论 ☛
重钱轻银论

重钱轻银论

明穆宗隆庆年间(1567—1572)山西巡抚靳学颜主张铜钱流通,反对用银的观点。靳学颜突出强调铜钱在流通中的地位,他说:“臣闻钱者泉也,如水之行地中,不得一日废者。一日废,则有枯槁之虞。” 《明经世文编》 卷二九九,《讲求财用疏》) 他认为货币的作用就在于流通,因此银和钱同样都能发挥作用:“夫银者,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又非衣食所自出也,不过贸迁以通衣食之用耳。而铜钱亦贸迁以通用,与银异质而同神者,犹云南不用钱而用海巴,三者不同而致用则一焉。今独奈何用银而废钱?” (同上) 其实,即使从流通手段考察,银和钱的作用也有区别,大宗贸易用银比用钱要方便,何况货币不只是流通手段。他指出用银有利于豪右,“银独行则豪右之藏益深,而银益贵,银贵则货益贱而折色之办益难,而豪右者又乘其贱而收之,时其贵而粜之。银之积在豪右者愈厚,而银之行于天下者愈少。再逾数年,臣不知其又何如也。” (同上) 而用钱则不利于“奸豪”:“一曰盗不便,一曰官为奸弊不便,一曰商贾持挟不便,一曰豪家盖藏不便。” (同上)靳学颜认为白银流通的自发力量,影响了封建统治者权利的旁落,只有用钱才能使人主掌握货币权力,“夫用钱则民生日裕,铸钱则国用益饶,此裁成辅相之业,惟人主得之”,“故又曰钱者权也; 人主操富贵之权,以役使奔走乎天下,奈何废而不举?” (同上) 针对“民不愿行”等困难,提出行钱应“自贵近始”,特别要“自朝廷始” (同上)。主张除田赋仍用银外,国家的其他收入则以钱为主,支出也扩大用钱范围。靳学颜的重钱轻银论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就其不彻底的用钱主张而言,也不可能完全付诸实施。白银自元以后作为法偿货币的范围和作用日益重要,明中叶以后,白银实际已成为重要的法偿货币,不仅民间以银为主币,政府也肯定它的法偿能力。白银与铜钱两种金属货币并行流通的既相扶又相妨的矛盾状况,引起思想家们的争论,一些被认为是较开明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也受传统的以钱为宝的观念的束缚,着眼于废银。从货币思想史的角度说,它体现了一种保守的自然经济观念。

☚ 会子流通四戒   用银致贫论 ☛
000102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