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工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工业zhòng gōng yè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1934年应懿凝《欧游日记·苏俄之行》:“史则以为建设之急,莫过重工业。”

重工业zhòng gōng yèтяжёлая промшленность (индустря)

轻工业;重工业

○轻工业qīng gōng yè

(名)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局|~展厅|~出现负增长|全年~生产增长,比重工业快4个百分点。

●重工业zhòng gōng yè

(名)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产业|~增幅回落较多|沈阳是~城市|这个国家在~方面有较雄厚的基础|轻工业生产增长略快于~。

轻工业←→重工业qīng gōng yè ← → zhòng gōng yè

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等。
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包括电力、冶金等工业。
【例】 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加快了,农轻重的比例关系有所改善。(姚依林:《关于1980、1981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报告》)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重工业

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❶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❷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❸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1999年中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企业单位数为80213万家,工业总产值为42192.06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3116.48亿元。

重工业

重工业zhonggongye

主要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燃料工业、冶金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等部门。重工业是为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原料、燃料、动力和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工业部门。重工业产品按其经济用途,大部分供生产消费的需要,即生产资料;小部分供生活消费的需要,即生活资料,如民用的电力和煤炭等。重工业产品是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按照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的一般规律,重工业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要快于农业和轻工业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但是重工业的发展又要受到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制约。因此,在安排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时,应遵循两大部类协调发展的原理,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适当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

☚ 能源工业   轻工业 ☛
重工业

重工业Zhonggongye

与轻工业相对应的工业门类之一。指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包括:
❶采掘工业。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开采、森林采伐等;
❷原材料工业。如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电力生产、煤炭加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化学原料、水泥、玻璃纤维原料、锯材及人造板工业等;
❸制造工业。如机械制造、电子工业、化肥、水泥制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等。此外,在重工业内部,还可分成为重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和为轻工业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前者如机床制造业、冶金设备制造业等,后者如纺织机械制造业、制革工具等。重工业产品大部分用于生产,少部分用于生活消费,如电力、生活用煤、小轿车等。

☚ 工业   轻工业 ☛

重工业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各个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为农业、轻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燃料动力等生产资料。所提供的生产资料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的基本条件。重工业产品也有一部分供生活消费之用,如民用煤、电等。


重工业

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机械制造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电力工业等。参见“经济”中的“重工业”。

重工业

重工业

即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在我国,主要把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等。湖南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畸重,主要又是重在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1995年其在湖南重工业中的比重为56.3%。机器制造业和化学工业在重工业中比重不大,而同期全国的制造业占重工业的比重为48.3%,已进入高加工化阶段。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的产品是上游产品,价格低,使得湖南的工业经济效益低下。湖南重工业比重虽大,但在全国没地位,重而不强。这是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 轻工业   传统产业 ☛

重工业Heavy Industry

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燃料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电力工业、建筑材料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工业产品的大部分用以满足生产需要,一部分供生活消费之用,如生活用的电力、煤炭等。

重工业

“轻工业”的对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工业,即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的工业。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即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即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化肥、农药等工业。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重工业

主要是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燃料,电力、冶金、机械、建筑材料、基本化学等工业部门。它的产品的大部分用来满足生产的需要,是实现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在重工业中也有一部分产品用于满足人们生活消费的需要,如生活用煤炭、电力等。
重工业是工业中的重要部门。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指重工业、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它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发展重工业离不开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只有农业和轻工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才能为重工业的更大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这样,重工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重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的对称。指主要为工业和国民经济提供劳动对象和物质技术基础的各个工业部门的总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轻重工业划分的标准略有不同。机器大工业生产后不久,人们曾经将工业产品的大小作为划分轻重工业的标准,将体积大(或容积大)、重量大的产品作为重工业产品,并将制造这种产品的工业部门称为“重工业部门”。苏联及东欧部分国家则将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和称为重工业。它包括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原材料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工业部门。有些产品,如煤炭,它既可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又可用于居民生活消费,但依据其主要用途将其划归重工业。重工业为轻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它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 轻工业   手工业 ☛
重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的对称。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基础的工业。重工业主要包括: 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燃料动力工业、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也包括一部分供生活消费的民用电力煤炭等部门。重工业部门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它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

☚ 轻工业   新兴工业 ☛
重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的对称。指主要为工业和国民经济提供劳动对象和物质技术基础的各个工业部门的总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轻重工业划分的标准略有不同。机器大工业产生后不久,人们曾将工业产品的大小、轻重作为划分轻重工业的标准,将体积大(或容积大)、重量大的产品作为重工业产品,并将制造这种产品的工业部门作为“重工业部门”。苏联及东欧部分国家则将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划归重工业。我国则主要将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总和称为重工业。它包括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原材料工业、机器制造业等工业部门。有些产品,如煤炭,它既可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又可用于居民生活消费,但依据其主要用途将其划归重工业。重工业为轻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根据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进步和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要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必须使生产资料生产即重工业生产优先增长。当然,重工业的优先增长决不能脱离轻工业和农业的制约而孤立地进行。

☚ 第二部类工业   轻工业 ☛

重工业

heavy industry

采矿/煤炭/电力/冶金/机械/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建筑/木材

☚ 环境保护   采矿 ☛
000001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