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电刺激测定
重复电刺激测定是一种利用不同频率电刺激周围神经,观察肌肉诱发的动作电位变化的方法。主要利用测定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功能。在上肢多刺激腕部尺神经,而在外展小指肌记录肌肉动作电位。如疑为重症肌无力还应在近端Erb点处刺激,在三角肌记录动作电位,但在这种情况下,刺激和记录点的固定不变是很重要又是很困难的。在下肢可以在踝处刺激胫前神经而在伸趾短肌处记录。刺激多用0.2ms方波、用不同的频率,如1~20次/s及不同的持续时间如1.5s、3s或10s进行刺激。皮肤温度要保持正常。每一系列刺激以后应适当休息。这种测定在重症肌无力应停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12~18h,可以发现动作电位波幅有递减;在肌无力综合征时,低频刺激发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而高频刺激时有2~20倍的动作电位波幅递增。肉毒中毒时也可以发现低频电刺激时动作电位波幅有递减而高频时有递增,但程度不如Ea-ton-Lambert综合征明显,有时也出现递减。而在抽搐后的易化作用不如Eaton-Lambert综合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