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元之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元之乱

辽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事件。又称“滦河之变”。兴宗死,道宗即位,耶律重元为争夺帝位,同道宗的矛盾日趋激烈。重元父子结成集团,策划夺取皇权。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道宗率群臣赴太子山秋捺钵,重元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太叔的身分,乘机与其子楚国王涅鲁古纠合党羽四百余人,诱胁弩手军进犯道宗的行宫。道宗急命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院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抵御。战事开始,涅鲁古跃马突进,即被近侍详稳渤海阿厮、护卫苏射杀。叛党多倒戈投降,余众逃散。重元仅率数骑逃入大漠,自杀。叛乱遂平。

重元之乱

重元之乱

契丹国家宫廷政变。耶律重元,小字孛吉只,圣宗次子,母钦哀皇后。重元眉目秀朗,才勇超人,为人寡言笑,令人望而生畏。太平三年 (1023) 封爵秦国王,圣宗死后,兴宗封重元为皇太弟,历职北院枢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帅府事。道宗即帝位后,重元又被尊为皇太叔。圣宗有二皇后,一为仁德皇后菩萨哥,“美而才,选入掖庭” ( 《辽史》卷71),赋有天资,十分聪慧。曾自行设计华丽的殿堂和乘车,十分得圣宗宠爱。她育有二皇子,但都夭亡,故无嗣统。一为钦哀皇后𦓶斤,原为圣宗宫女,她与圣宗生二子,即宗真和重元。宗真为仁德皇后收养。宗真与仁德皇后的感情十分融洽, 钦哀后对此十分不满。 圣宗死后, 𦓶斤以子贵显,自立为皇太后,并摄理政事,大力扶植自己的亲族和子弟。为铲除政敌,曾指示护卫冯家奴、喜孙等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巴敌谋反。事连仁德后, 𦓶斤强迫兴宗处罚皇后。 兴宗为仁德后辩护说 “皇后无子而老,虽在无能为也”(同上),但终在压力下迁仁德后于上京。钦哀后仍怕皇后影响以后政局,派人至上京迫仁德后死。由于上述事件中兴宗厚待仁德后,钦哀后十分不安,重熙三年(1034) 钦哀后曾 “阴召诸弟,欲立少子重元” (同上),结果被重元上告,重元也借此机遇成为钦哀后诸党的首领,兴宗对他只能优宠有加,道宗即位后也是一样,不断赏赐。予其以要位,“重处戎职,未尝离辇下” ( 《辽史》卷112)。然而重元诸党,如萧胡覩在道宗时渐受到节制。而另外的贵显,如耶律乙辛等却渐次受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重元子涅鲁古等人首倡谋叛。清宁九年(1063)道宗巡猎至滦水,重元与诸党阴谋叛乱,事机泄露出去,道宗与耶律良等人采取措施,紧急召见涅鲁古,涅鲁仓促举事,借护从道宗军队尚少的时机,突然包围行营,并由其父假作诏旨号令军士,举事后很快就拥立重元为帝。将军耶律仁先紧急中率宿卫迎击叛军,涅鲁古在战斗伊始就被射杀,军士溃散,重元党耶律撒剌所率军赶到,准备与宿卫在中夜决战,重元与萧胡覩怕宿卫待道宗援军来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决定采取围困方式,至天亮再行决战。第二天,重元军战败,党羽大多战死,萧胡覩单骑逃脱后投水自尽,重元则 “北走大漠”,窘迫自尽。史称此次政变为重元之乱。

☚ 贝州王则兵变   耶律章奴谋立 ☛

重元之乱

辽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争夺帝位的叛乱事件。又称“滦河之变”。兴宗死,道宗即位,耶律重元为争夺帝位,同道宗的矛盾日趋激烈。重元父子结成集团,策划夺取皇权。清宁九年(1063年)七月,道宗率群臣赴太子山秋捺钵,重元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皇太叔的身分,乘机与其子楚国王涅鲁古纠合党羽400余人,诱胁弩手军进犯道宗的行宫。道宗急命南院枢密使许王仁先、知北院枢密院事赵王耶律乙辛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抵御。涅鲁古跃马突进,被近侍详稳渤海阿厮、护卫苏射杀。叛党多倒戈投降,余众逃散。重元仅率数骑逃入大漠后自杀。叛乱遂平。

重元之乱

辽(契丹)朝中期的重要政治事件。重元,即耶律重元,为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太平十一年(1031)六月,圣宗卒,由长子耶律宗真(重元兄)即位,是为兴宗。其母钦爱皇后自立为皇太后摄政,欲废兴宗,立重元,重元得知此讯,密告兴宗,使太后谋败。旋兴宗亲政,以重元忠封以高位,并于酣饮中许以千秋万岁后传位于重元,重元闻之大喜,益加骄纵不法。重熙二十四年(1055)八月,兴宗卒,遗诏由其子耶律弘基嗣位,是为道宗。道宗即位后,尊重元为皇太叔,赐以免拜、不名待遇;次年,又授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赐予金券,加四顶帽,二色袍。有辽一代,尊宠可谓空前。然重元以兄失约,未承帝位,终不满,乃与其子耶律涅鲁古结诸官员,阴谋叛乱。道宗得知其谋,阴以为备。清宁九年(1063)七月,重元父子乘道宗出猎滦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纠合陈国王陈六、同知北院枢密事萧胡覩、卫王都耶律贴不、林牙涅剌溥古、统军使萧迭里得、驸马都尉萧参等大小官员400余人,诱胁弩手军包围行宫。时下形势十分危机,道宗随身护卫兵寡,幸得许王耶律仁先等极力抗御,“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初战,重元子涅鲁古即为近侍详稳渤海阿厮等所射杀,继之重元亦伤,叛军见状多倒戈。是夜,重元匆匆自立为帝。翌日,再攻行宫,是时道宗援军已至,叛军不支,纷纷溃散,重元见大事已去,领数骑北逃,入大漠,走投无路,自尽身亡。此次叛乱虽为时不长,而涉及如此众多的高级官员可谓前所未见,给契丹统治以深刻影响,成为契丹由盛渐衰的一种表现。

重元之乱

辽道宗时的一起未遂宫廷政变。耶律重元是辽圣宗次子。圣宗死后,钦哀皇太后摄政,曾谋废兴宗而立重元。重元反以其母阴谋白于兴宗,所以兴宗对其愈加信任,封为皇太弟。道宗即位后,册为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赐金券。清宁九年(1063)秋猎,耶律良言重元与其子涅鲁古谋乱,道宗遣人召涅鲁古,涅鲁古意欲害之,使者以佩刀断帟而出,谋遂泄。涅鲁古遽拥兵犯行宫,然临战时其党多奔溃。重元既知失计,北走大漠, 自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