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里根经济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里根经济学美国第49届 (1980—1984年)和第50届(1985—1988年)总统里根及其政府综合供给学派、传统保守经济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非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主张,企图通过自由竞争自动复兴并健全地发展美国经济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策。其主要内容: (1) 把 “过大的政府是人民共同的敌人”作为一个制定政策的重要原则,减少政府开支,把政府支出的增长控制在一个合理和审慎的水平上。主张政府少干预经济,提倡自由竞争;强调削减民用支出而努力增加国防支出。(2)有秩序、有系统地减少征收个人所得税并加速和简化企业折旧,以消除对工作、储蓄、投资和生产积极性的不利因素。信奉供给学派关于减税能鼓励人们多储蓄、多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全面增长的理论,鼓励企业积极经营和投资。(3)控制通货膨胀,建立稳定的货币政策。里根还采纳货币学派关于紧缩银根、控制货币发行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主张,把争取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作为理想的目标。经过几年的实践,里根经济学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普遍地反对政府干预变为主张要由政策进行一定的干预; 由单一地强调减税以刺激投资变为根据需要有增有减; 由强调反凯恩斯主义的预算平衡发展又回复到实行庞大的财政赤字政策。 里根经济学Reagan Economics美国第49届(1980—1984年)和第50届(1985—1988年)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综合供给学派、传统保守经济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等非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与主张后,通过自由竞争以复兴美国经济的一系列经济理论和政策。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提出并实施的美国经济复兴计划中所体现的经济思想和主张。这项以“美国经济的新开端”为标题的官方计划发表于1981年2月18日,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当时刚刚兴起的供给学派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滞胀”问题严重,凯恩斯经济学被认为失灵了。美国统治集团急需一种新的理论主张来代替凯恩斯经济学。这时出现的供给学派迎合了这种需要。在竞选期间的里根便以供给学派的经济理论作为依据制定他竞选总统的经济纲领。同时,里根也深受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思想的影响,竞选期间又接受传统保守派的建议,允诺在减税的同时,努力削减政府支出,逐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其主要内容是: (1) 改革税制,实行减税; (2) 削减政府开支,平衡预算;(3) 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4) 减少政府的限制性规章条例。这个计划的理论依据是供给经济学,同时也兼取货币主义者和预算平衡论者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因而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里根经济学”。 ☚ 生产者主权 非均衡理论 ☛ 里根经济学Reaganomics (国际上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减少税收,削减政府开支,减少或稳定供应,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军费) 里根经济学Reagan Economics; “Reaganomics”1981年里根总统上任后为克服美国经济发展中的滞胀问题制定的经济政策理论。集中反凯恩斯主义各家之见,其中占显著地位的是供给经济学,该派力主减少政府开支,大幅度减税以刺激储蓄和投资,加速折旧进而扩大供给,摆脱“滞胀”。此外还采纳货币主义理论,要求将货币增长严格控制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水平上;同时吸收传统保守经济学观点,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政策以紧缩社会福利开支为代价,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未使美国经济完全摆脱“滞胀”。后逐年有变化,由反对政府干预变为主张一定程度干预,由减税刺激投资变为有减有增。由于坚持推行“实力外交”,军费增加,赤字上升。暴露出美国经济中潜藏着许多不稳定因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