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释智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共134首 (词)唐· 火宅忙。 何日了。 朽树临崖看即倒。 只忧闲事不忧身。 蹉跎不觉无常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二) (词)唐· 葬荒郊。 安宅兆。 古柏寒松荫荒草。 津梁险路一无凭。 合眼沉沦三恶道。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三) (词)唐· 孕者生。 寿者夭。 壮者衰残小者老。 古来美丽与英雄。 谁免无常暗侵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四) (词)唐· 热油浇。 沸汤泼。 号诉求他谁睬聒。 贪饕之意若豺狼。 毒恶之心似罗刹。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 (词)唐· 学持斋。 究经义。 亲近大乘生慧智。 夜夜长燃照佛灯。 朝朝勤换淹花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二) (词)唐· 少谦和。 没仁义。 兄弟何曾如手臂。 亲生父母似闲人。 未省晨昏略看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八) (词)唐· 养鸡鹅。 喂猪狗。 雀鼠穿窬圌囤漏。 撮来抛向粪堆头。 日蒸雨烂成蛆臭。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三) (词)唐· 戒身心。 少嗔妒。 遮莫身为家长主。 百般谗佞耳边来。 冤恨且为含容取。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五) (词)唐· 夜既阑。 天似水。 斗转河回人尽睡。 有时却坐草堂中。 悲见人间无限事。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一) (词)唐· 悲囚徒。 牢狱里。 夜静领来力拷捶。 杖鞭绳缚苦难任。 皮肉酸疼连骨髓。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二) (词)唐· 悲行人。 抛幼累。 恨别愁明啼不寐。 少妻灯下坐支颐。 老母堂前愁啮指。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六) (词)唐·释智严 立三才,经万古。 多少英雄似狼虎。 咸随落日影魂销,尽溺逝波无觅处。 (词)唐·释智严 虚幻身,无正主。 假托众缘成荫聚。 一朝缘散气归空,又把形骸葬堆阜。 (词)唐·释智严 母哭儿,儿哭母。 相送松间几千度。 升沉瞥瞥似浮沤,来往憧憧如镇戍。 共134首 (词)唐· 纵发心。 无忍耐。 拣点师僧论过罪。 虽逢善境暂回心。 忽遇违缘还却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二) (词)唐· 或富豪。 或贫匮。 各自前生缘果异。 或藏草舍避惊忧。 或卧红楼整沉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七) (词)唐· 足轩车。 多宅舍。 兰室屏帏纯绣画。 一朝禄尽死王来。 生事落然难顾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三一) (词)唐· 或城隍。 或村薮。 矻矻波波各营构。 下床开眼是欺谩。 举意用心皆过咎。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 (词)唐· 要慈悲。 莫悭吝。 小小违情但含忍。 听法闻经勉力为。 持斋念佛加精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六) (词)唐· 见师僧。 要参问。 莫慢身心须戒慎。 信喻之人若到来。 为君雪出轮回本。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 (词)唐· 痛一般。 命无别。 争不教他抱冤结。 业镜无情下待君。 此时巧口难分雪。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四) (词)唐· 我此言。 虽碜粝。 只要人闻心改彻。 自兹直到佛涅盘。 洗涤身心交净洁。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一) (词)唐· 日昳未。 日昳未。 幻世浮生如梦寐。 红颜潜去没人知。 白发暗来何处避。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五) (词)唐· 劝诸人。 莫放慢。 火宅驱忙无际限。 别人吃物自家饥。 功德直须自家办。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七) (词)唐· 嫌善人。 亲恶友。 习狎熏莸行乖丑。 交关多使七成钱。 籴粜无非两般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五) (词)唐· 还往来。 露妻室。 半夜烹炮餐未毕。 台盘脚下酒滂沱。 经像面前多碎骨。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九) (词)唐· 舍华堂。 埋土窟。 一善不修身已卒。 有亲男女为追斋。 七分之中唯得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 (词)唐· 夜复晓。 晓复夜。 昼夕递迁何日罢。 镜中霜发逐时添。 颊上桃花随日谢。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三○) (词)唐· 更拟讲。 日将西。 计想门徒总待归。 念佛一时归舍去。 明日依时莫教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三四) (词)唐·释智严 日南午。 日南午。 赫赫红轮当万户。 晦明缘隔浅深云,延促游行南北路。 (词)唐·释智严 春复秋,旦复暮。 改变桑田易朝祚。 三皇五帝总成空,四皓七贤皆作土。 (词)唐·释智严 泡幻形,岂坚固。 一失人身难再遇。 劝君取语早修行,刚程免受波吒苦。 (词)唐· 妻子情。 终不久。 只是生存诈亲厚。 未容三日病缠绵。 隈地憎嫌百般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 (词)唐· 利虽多。 害不少。 说着门徒须痛恼。 能令绿鬓作苍筤。 巧使红颜成墓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三) 共134首 (词)唐· 不聪明。 少知解。 啖食众生结冤害。 涅盘正路此时迷。 生死病源何日瘥。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七) (词)唐· 死又生。 生又死。 出没憧憧何日已。 或前或后即差殊。 一例无常归大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 (词)唐· 火宅忙。 须割舍。 自古无常谁免者。 暂寄浮生白日中。 终归永卧黄泉下。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三三) (词)唐·释智严 潘岳容,石崇富。 美媛四施并洛浦。 死王谁怕镜前花,煞鬼徒劳掌中舞。 (词)唐· 鸡鸣丑。 鸡鸣丑。 曙色才能分户牖。 富者高眠醉梦中。 贫人已向尘埃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 (词)唐· 大丈夫。 自支料。 不用教人再三道。 七十岁人犹自稀。 何须更作千年调。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四) (词)唐· 莫任运。 要思忖。 也须自觅些些稳。 如今一向为生涯。 前程将甚为支准。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五) (词)唐· 今日言。 是衷恳。 万计头头相接引。 就中孤露要安存。 切是临危莫相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七) (词)唐· 动行人。 飞宿鸟。 初烁峰峦渐溪沼。 生成万物力能深。 开坼千花功不小。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二) (词)唐· 少诛求。 莫奸巧。 业报总由心所造。 但断贪嗔及痴慢。 便合如来无漏教。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八) (词)唐· 纵为人。 神气劣。 短命多灾形困惙。 争如蔬素遣饥肠。 免被冤家随后撮。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六) (词)唐· 中和年。 闰三月。 饥饿人民递相杀。 或是父子相窥图。 到此恩亲皆断绝。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八) (词)唐· 利存亡。 益家眷。 凡是有求皆满愿。 不唯禳却万般灾。 兼乃蠲除千户难。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七) (词)唐· 贫穷人。 若布施。 实是教他力难置。 若是生涯幸且充。 不解用心修善事。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六) (词)唐· 长冤家。 招祸祟。 转转前程不如意。 门庭寥落管弦休。 车马稀疏往还弃。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二) (词)唐· 晡时申。 日将晏。 残景难留如急箭。 不论贫富与公私。 尽为生涯走疲倦。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五) (词)唐· 役心神。 失茶饭。 溪壑之心何日满。 逢人只道没功夫。 何处更曾修福善。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六) (词)唐· 莫多罗。 觅闲散。 广置妻房多系绊。 虚忙恰似采花蜂。 自缚何殊蚕作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八) (词)唐· 女若多。 费绫绢。 好物不可教觑见。 红罗帐上间银泥。 绯绣床帏蹙金雁。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九) (词)唐· 强闻经。 勤发愿。 煞鬼任君钱巨万。 直饶宅舍遍寰中。 身谢得木头三四片。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六) 共134首 (词)唐· 日入酉。 日入酉。 落照残霞不长久。 林间宿鸟乱分飞。 路上归人争步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八) (词)唐· 体单寒。 面尘垢。 火焙烟熏形黑瘦。 你辈城隍聚落居。 人间苦事须知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一) (词)唐· 黄昏戌。 有可说。 鼓罢长街人不出。 莫言遇夜得身闲。 算钱彻曙犹啾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八) (词)唐· 弥陀佛。 功力大。 能为劳生除障盖。 猛抛家务且勤求。 看看被送荒郊外。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八) (词)唐· 悲孤孀。 没依倚。 发鬓茸茸雪相似。 霜天寒夜自嗟吁。 骨冷衣单多怨怼。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五) (词)唐·释智严 奋金乌,迅玉兔。 旋绕不离南赡部。 潜移红脸作桑榆,闇换青丝为柳絮。 (词)唐· 命亲邻。 屈朋友。 抚掌高歌饮醲酎。 为言恩爱永团圆。 将谓荣华不衰朽。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 (词)唐· 自知非。 须识分。 步步无常渐相近。 自家身事自家修。 别人谁肯相哀悯。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八) (词)唐· 上三皇。 下四皓。 潘岳美容彭祖老。 八元八俊葬丘陵。 三杰三良掩荒草。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五) (词)唐· 斗文才。 逞词藻。 三箧五车何足讨。 尽推松柏有坚贞。 也被消磨见枯槁。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六) (词)唐· 食时辰。 若时节。 善女善男听我说。 不论店肆与人家。 多是烹炮啖腥血。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一) (词)唐· 或浑炮。 或细切。 尽逞无明恣餐啜。 教他忍苦受刀砧。 犹嫌不美情无悦。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三) (词)唐· 罪谁无。 要猛决。 一忏直教如沃雪。 求生净土礼弥陀。 九品花中常快活。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二) (词)唐· 或平安。 或追荐。 肃肃高僧离竹院。 起草簇成鸾凤台。 霜笺镂作莲花碗。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五) (词)唐· 设深机。 窥小利。 恨不剜挑人脑髓。 饱餐腥血饮杯觞。 恣长无明生意气。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七) (词)唐· 漫搥胸。 徒下泪。 前路茫茫没依倚。 争如预自作津梁。 免向三途永沉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四) (词)唐· 得即欣。 阻即怨。 欢喜冤家相恼乱。 去后搜寻房卧中。 点检生涯无一半。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二) (词)唐· 死到来。 不相管。 父母与他当苦难。 思量眷属暂同居。 毕竟终身成大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四) (词)唐· 罢治生。 休运构。 凡是工人悉停手。 随时饭了略跧头。 晓鼓才明又依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九) (词)唐· 遇清平。 永福佑。 要者运来皆得就。 不能知分感天恩。 厌贱粮储轻粟豆。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二) 共134首 (词)唐· 见善人。 相仿效。 利益之门须爱乐(读如「要」。)。 贪财嗜色险巇人。 也莫嫌他莫嘲笑。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九) (词)唐· 况此身。 如聚沫。 终是无常归坏灭。 暂时光腻与肥充。 两日不安瘦如刮。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七) (词)唐· 或腰疼。 或冷痹。 只道偶然乖摄理。 寻求处士访灵丹。 嘱托往还回药饵。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 (词)唐· 抛掷多。 损君寿。 现世令人福不厚。 或时种作遇风霜。 纵得成苗多稗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四) (词)唐· 年既秋。 渐蒲柳。 起坐呻吟力衰朽。 闻经业重睡昏昏。 买肉脚轻行走走。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六) (词)唐· 齿渐疏。 皮渐皱。 行动原来一依旧。 不须目下骋偻罗。 波咤总在无常后。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七) (词)唐· 自修行。 辨前路。 吃着残年能几许。 更饶富似石崇家。 谁免身为坟下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九) (词)唐· 少蹉跎。 老追悔。 纵强闻经筋力败。 将钱布施男女嗔。 用物设斋妻子怪。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三) (词)唐· 悲孕妇。 日将至。 停烛焚香告天地。 性命惟忧顷刻间。 浑家大小专看侍。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四) (词)唐· 或佳期。 或失意。 聚散悲欢事难纪。 思量一夜百千家。 几户忧愁几家喜。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八) (词)唐· 善要修。 罪须怕。 不是虚言相诳謼。 阎王未肯受分疏。 煞鬼岂能容谄诈。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三二) (词)唐· 平旦寅。 天渐晓。 钟鼓满城惊宿鸟。 万户千门悉喧喧。 九陌六街人浩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 (词)唐· 实愁人。 作甚好。 只有回心归圣道。 慈悲喜舍离悭贪。 忍辱柔和除倨傲。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七) (词)唐· 宾头卢。 大罗汉。 应供此时天下遍。 如斯施设益群生。 总是如来巧方便。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八) (词)唐· 死魔来。 相貌异。 男女妻儿皆怖畏。 七魄俄成北斗云。 一身遽掩东流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三) (词)唐· 着绮罗。 挂绫绢。 殓入棺中虚坏烂。 分毫善事不曾修。 实即令人哀悯见。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七) (词)唐· 使府君。 食香糗。 须念樵农住山薮。 旱涝忍苦自耕耘。 美饭不曾沾一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九○) (词)唐· 醉昏昏。 迷兀兀。 将为长年保安吉。 忽然福尽欲乖张。 寒暑交侵成卧疾。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 (词)唐· 或子孙。 或儿妇。 衣食恩怜须遍布。 丈夫慈善性恬和。 儿女娇痴轻诫谕。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七) (词)唐· 或公私。 或买卖。 陶染结交多聚会。 终年迷醉长无明。 肯信佛门堪倚赖。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一) 共134首 (词)唐· 或刀尺。 或秤斗。 增减那容夸眼手。 只知劳役有为身。 不曾戒约无厌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 (词)唐· 或公私。 或营讨。 不拣高低皆扰扰。 一生多是聚眉愁。 百年少见开颜笑。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 (词)唐· 只知生。 不知老。 忧活忧家常苦恼。 不信头中白发生。 凭君自把青铜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一) (词)唐· 日出卯。 人浩浩。 丹焰金烟生浩渺。 才将曙色衬三山。 渐朏微明光八表。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二一) (词)唐· 纯陀供。 香积饭。 法会斋筵陈供献。 州州梵刹扣金钟。 处处道场排玉馔。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四) (词)唐· 备果花。 悬盖伞。 玉像金容光焕烂。 神祇之类沐珍羞。 鸦鸟已来皆饱满。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六) (词)唐· 佛法中。 须用意。 得此人身岂容易。 若落边方下贱中。 佛法师僧永难值。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 (词)唐· 难后人。 须庆喜。 百分之中无一二。 幸于乱世遇弥陀。 又喜残年逢舍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一) (词)唐· 恣荒唐。 逞奢侈。 一日光阴半朝醉。 思量能得几多时。 眼前便见成枯悴。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六九) (词)唐· 年命衰。 灾祸至。 积善缠绵难起止。 蹉跎不遇善亲情。 劝杀猪羊祭神鬼。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一) (词)唐· 杀猪羊。 修品馔。 聚集亲情作光显。 为他男女受波咤。 争似随时谋嫁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三) (词)唐· 清信男。 清信女。 听我今朝相劝语。 曩生曾早结缘来。 此时方得相逢遇。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四) (词)唐· 蕴贤和。 作规矩。 小大安存如子母。 欲无口业免人嫌。 儿大钥匙分付与。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八) (词)唐· 人定亥。 人定亥。 尽日驱驰夜方在。 聚头灯下饮杯觞。 促膝盘中啜纤鲙。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 (词)唐· 眼目昏。 耳沉聩。 渐觉心神转蒙昧。 寝寐长逢过往人。 神魂已入幽冥界。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五) (词)唐· 后生时。 恣痴爱。 终日留情声色内。 三科法境没坚牢。 五荫形躯终破坏。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六) (词)唐· 夜半子。 夜半子。 时刻循环有终始。 始终终始始还终。 有世界来只如此。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九) (词)唐· 悲病人。 久尪悴。 四体沉沉难起止。 床头一盏寂寥灯。 枕畔两行酸楚泪。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二三) (词)唐· 昼属人。 夜属鬼。 睡是人间之小死。 身即冥冥枕上眠。 魂魄悠悠何处去。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七(一三二九) (词)唐· 嘱亲情。 托姑舅。 房卧资财暗中袖。 更若夫妻气不和。 乞求得病谁相救。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七) 共134首 (词)唐· 死王来。 去仓卒。 前路茫茫黑如漆。 业绳牵入铁城中。 万柜千箱阿谁物。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 (词)唐· 行无伤。 言有据。 凡事酌量须得所。 姿妆粉黛莫奢华。 衣服绫罗须俭素。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六) (词)唐· 劝莫忙。 教且待。 方便意图为窒碍。 何如少健自支分。 莫教直到年衰迈。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一四) (词)唐·释智严 少颜回,老彭祖。 前后虽殊尽须去。 无常一件大家知,争那人心不惊悟。 (词)唐·释智严 减功夫,抛世务。 勤听弥陀亲法宇。 看看四大逼来时,何事安然不忧惧。 (词)唐· 吃腥膻。 饮醲酒。 业障痴心难化诱。 也知寺里讲筵开。 却趁寻春玩花柳。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 (词)唐· 兄弟亡。 男女幼。 财物是他为主首。 每逢斋七尚推忙。 更肯追修添福佑。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 (词)唐· 抱忠贞。 行孝顺。 无利之谈休话论。 但将好事让他人。 早晚偻罗胜百钝。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一九) (词)唐· 自恬和。 舍喧闹。 息意忘缘真要妙。 依前不改旧时心。 万劫轮回何日了。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 (词)唐· 或猪羊。 或鱼鳖。 尽向此时遭剸割。 鳍鳞剉落口犹开。 肝肚携来气全热。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二) (词)唐· 阎魔王。 亲断决。 一一招当敢抵揭。 不论铢两总还他。 如此相雠几时歇。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五) (词)唐· 饥火侵。 难制遏。 道俗僧尼无拣别。 若非尖刃陌心穿。 即是长枪胸上剟。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三九) (词)唐· 隅中巳。 时最善。 胜事皆从此时办。 一是如来持钵时。 二当天众经行散。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三) (词)唐· 弥陀国。 兜率院。 要去何人为障难。 十斋八戒有功劳。 六道三途无系绊。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四九) (词)唐· 念观音。 持势至。 一串数珠安袖里。 目前灾难不能侵。 临终又如眠相睡。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三) (词)唐· 利益言。 须切记。 功果教君不虚弃。 若非净土礼弥陀。 定向天宫睹慈氏。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五四) (词)唐· 凤凰钗。 鹦鹉盏。 枕盝妆函金花钿。 搬将送与别人家。 任你耶娘卖家产。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 (词)唐· 拜别时。 日将晚。 欲去佯寻诈悲恋。 父边螫咬觅零银。 母处含啼乞钗钏。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一) (词)唐· 释迦尊。 巧方便。 说出莲花经八卷。 火宅门外设三车。 欲使门徒登彼岸。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二八五) (词)唐· 若姑姨。 或弟侄。 一分之中也兼失。 争如少健自家修。 闲来更念弥陀佛。 按:敦煌歌辞总编卷六(一三○三) 释智严 释智严唐代僧人。原名尉迟乐,为于阗国质子。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神龙二年(706),奏乞以所居宅为寺,敕允,题榜名“奉恩寺”。同年,乞舍官出家获准。奉敕于该寺翻译佛经,多证梵文,诸经成部,严有力焉。又重译出《生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于石鳖谷行头陀法,又充终南山至相寺上座。不知所终。 ☚ 法藏 释阿你真那 ☛ 释智严 释智严唐代僧人。原名尉迟乐,为于阗国质子。授左领军卫大将军上柱国,封金满郡公。神龙二年(706),奏乞以所居宅为寺,敕允,题榜名“奉恩寺”。同年,乞舍官出家获准。奉敕于该寺翻译佛经,多证梵文,诸经成部,严有力焉。又重译出《生无边法门陀罗尼经》。后于石鳖谷行头陀法,又充终南山至相寺上座。不知所终。 ☚ 法藏 释阿你真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