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释大》

训诂书。 一卷。 清代王念孙著。 作者用因声求义的方法, 探索语言发展规律, 取 《尔雅·释诂》“弘、 廊、 宏、 溥”以下, 凡字有大义者, 依所录字母, 汇集诠释。 原书二十三篇, 现仅存八篇。 前七篇是罗振玉所得王氏手稿, 有王氏自注。 后一篇是王国维从王念孙的杂稿中清理出来的草稿, 没有自注。此书对研究语源有参考价值。有1925年上虞罗氏《高邮王氏遗书》 本。

释大

释大

训诂著作。清王念孙著。本有二十篇,现只存八篇。不是完整的书。本书对《尔雅·释诂》“弘、廓、宏、溥……大也”一条的内容加以扩充,把凡是有“大”义的字汇集在一起,依照字的声母排列,分为见、溪、群、疑、影、喻、晓、匣八篇。
本书解释词义的方式是,先注明各个词的意义,然后用音义相通的理论解释一组同源词的语源。如卷一:“冈,山脊也;亢,人颈也。二者皆有‘大’义,故山脊谓之冈,亦谓之岭。人颈谓之领,亦谓之亢。彊谓之刚,大绳谓之纲,特牛谓之,大贝谓之,大瓮谓之㼚,其义一也。 冈、颈、劲,声之转,故彊谓之刚,亦谓之劲。领谓之颈,亦谓之亢。”
《释大》虽然内容不多,又不是完书,但其中运用以声求义,音义相通的方法来系联同源词,解释词源,探索语言发展的规律,比作者在《广雅疏证》《读书杂志》中的研究更深入,更有条理。在研究的原理和方法上,对后世影响较大。本书前七篇有作者的自注。继王念孙之后,阮元写了《释门》《释且》《释矢》《释鲜》等篇,对音义相通的道理也有所发明。

☚ 十驾斋养新录   文始 ☛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而《释大》则搜辑多达一百七十六字,各依所隶之字母汇聚而训释之。此书运用因声求义方法,以“大”义为例,展转孳乳,探索语义发展规律,是一部很有价值的著作。据其自注,当有二十三篇,现在只存见、溪、群、疑、影、喻、晓、匣八篇。前七篇是罗振玉所得王氏手稿,有王氏自注;后一篇是王国维从王氏杂稿中清理出来的草稿,没有自注。王国维《高邮王怀祖先生训诂音韵书稿叙录》曰:“观先生遗稿,似尚欲为《释始》、《释君》诸篇而未就者,殊不无饿空之憾。然雅诂之繁,固不能一一为之疏释,先生盖特取《尔雅》首数目释之,以示声音相通之理,使学者推而用之而已。然则此书苟完,《释始》、《释君》诸篇苟存,亦不过示后人以治训诂之矩矱,而此残稿足以为后人矩矱者,固亦与完书无以异,盖大家之书,足以启迪来学者,固不以完阙异也”(《观堂集林》卷八)。其书“关于大字之释,如冈、山脊也,亢、人颈也,二者皆有大义。故山脊谓冈,亦谓之岭,人颈谓之领,亦谓之亢。 强谓之刚,大绳谓纲,特牛谓之,大贝谓之,大瓮谓之㼚,其义一也。冈、颈、劲一声之转,故强谓之刚,亦谓之劲;领谓之颈,亦谓之亢。由‘冈’之一字,孳乳为‘亢’、‘岭’、‘领’、‘纲’、‘刚’、‘’、‘’、‘劲’、‘颈’、‘㼚’十字。则一百七十六字之孳乳,使牙喉八母之字,得以大备,并由此可知牙喉八母之字,皆有大之义,亦言语学上可以研究之一事也”(《中国训诂学史》)。是书收在《高邮王氏遗书》中,《高邮王氏遗书》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罗振玉经营付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