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采石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采石之战

 绍兴十九年(1149),金海陵王完颜亮杀金熙宗,自立为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举兵南侵。三十一年九月,他亲率金兵六十万(号称百万)分四路大举南下,完颜亮亲率中路军由淮攻宋,另二支分取陕、荆襄,再有一支由海道直取临安(今杭州)。完颜亮率领的金军主力由于防守淮河防务的宋将王权逃跑,顺利进抵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十一月初,完颜亮大军准备从采石(今马鞍山南)对岸渡江。这时,负责长江防务的宋将刘锜病重,已退回镇江;另一主将王权被罢官,宋军一时无有首领,形势危急。这时虞允文毅然担负起指挥重任,立即组织军队,沿江布防。当金军渡江时,虞允文亲临前线,一面派兵迎击上岸金军,一面命水军和当地民兵驾船攻击金军船队。南宋军民奋勇杀敌,并用“霹雳炮”轰击金军,金军大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采石之战”。不久,金军哗变,射杀完颜亮,与南宋议和,引兵北还。

采石之战

宋金战争重要战役之一。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金帝完颜亮迁都汴京,发兵分道南下,企图一举灭宋,统一中国。他亲率主力自寿春向江淮进军,淮西宋将王权不战而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南遁,统制姚兴力战阵亡,淮东刘錡军亦奉命退守长江。完颜亮从容渡淮,占领和州(今安徽和县),准备由采石(今安徽当涂西北)渡江。时王权已罢官,新任李显忠尚未到职,中书舍人虞允文为参谋军事至采石犒师,见军无主帅,乃召集统制张振、王琪、时俊等聚议,决心以忠义勉励诸军,凭借水战长技,以御金兵。遂整饬将士一万八千人,以步骑到江岸,车船泊江中,严阵以待。十一月,完颜亮以宋军无备,贸然自采石西杨林渡渡江,虞允文命时俊等奋勇出击,以民兵踏机驾海锹船猛冲金船,并施放霹雳炮眯敌眼目,使金水军大部被歼。次日,虞允文指挥水师进迫杨林河口,以神臂弓射退金骑,又于上流放火,焚金军余船,大获全胜。金军从采石渡江失败,被迫退回和州。不久发生内讧,完颜亮被部将杀死。为战略决战,使南宋转危为安。

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

金宋间发生的重要战役,也是决定南宋生存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正隆六年。金主海陵王有志统一长江南北,即位后就积极筹划渡江南下,灭亡窃据江南一隅的政权——南宋。他曾多次派使者南下探究(南) 宋虚实,命画工暗藏使者团中,图画临安等处地形城郭,他又曾在画上题诗: “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侧,立马吴山第一峰。” 以表达自己的心志。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他将都城南迁至汴京,进行了富国强政的许多政治经济改革,并多次括集天下兵马粮糗,训练舟师。经数年苦心励志的准备,这一年终于调集了三十二总管兵马南下伐宋。舟师由海道趋临安 (今杭州湖山)。宋派大将刘锜、王权、李显忠、戚方等人分率大军前往抵抗。战争伊始,宋水师李宝与民间武装魏胜配合,先败金水师于新桥,随即刘锜在清河口又凿沉金军运粮船。但这些战果没能阻住金军的南下攻势,金师自涡口渡淮,刘锜退守淮阴,在运河岸边列阵准备迎击金军,又派王权指挥淮西军事,王权不肯听从刘锜调遣,放弃卢州退保昭关,兵将很快涣散,刘锜失去犄角支持,退兵扬州。王权又败于保和州。朝官陈康伯此时力劝宋高宗亲征,并以中书舍人虞允文参赞军事。高宗遂亲至平江,以杨中为御营宿卫使主领军事,金军迅速取得江北战场的胜利,攻入扬州,刘锜被迫退往瓜洲,王权也退至采石。金军虽在陆路作战中进展神速,但在海战中却很不顺利,金水师在陈家岛又被宋军击败。宋军在水战中的胜利,有力地扼止了金军渡江作战的计划,金军只好在瓜洲强行进攻。当时刘锜染病,不能指挥作战,其侄刘汜冒险出战,大败而回,瓜洲被金师夺占。宋臣叶义问逼迫刘锜及李横自镇江强行过江作战,由于出师仓皇,再度失利,叶义问率兵败归建康。金军随即组织渡江作战,杀黑马祭天,一羊一豕投江中,又筑台于江边,海陵王在台亲自指挥战役。金军的渡江地点选在采石。宋参赞军事虞允文时至芜湖迎大将李显忠,准备接替撤离采石的王权指挥作战,李显忠未到,宋军已溃散失败,虞允文遂临时制宜,指挥宋军逆击渡江的金军。其命宋军沿江排成大阵,又分出少量的战船为五部布置。金军很快发起进攻,海陵王在台上树立大旗,约定立红旗,诸军大进,放倒黄旗则诸军皆退。海陵王先命数百艘战船直冲宋军大阵, 虞允文命宋海䲡船夹岸冲击金船, 金船被击沉两艘,余船迅速抵岸,但因搁浅,兵士无法登陆搏进,双方以强弩互射,金船又被打坏几艘,后续船只受到宋海䲡船的夹击, 不能增援搁浅的船上士兵,攻势受到阻扼。抵达岸边作战的金军很快就弓折矢尽,宋军乘机冲上去进行搏战,歼灭了岸边的全部金军。金军渡江的战役失败,战后退守和州。

☚ 三川口之战   十三翼之战 ☛

采石之战

南宋抗金战役之一。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60万大军,兵分四路南下,企图一举灭宋。金兵气焰嚣张,宋兵不战而逃。宋官虞允文到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境内)犒师,见军无主,遂临危统兵,安抚将士,察看地形,迎击金兵。完颜亮以为采石无备,贸然渡江,及见设防;欲退不能。虞允文命宋将时俊奋勇出击,以海鳅船猛冲金船,获胜。次日宋水师射退敌骑,焚毁金船。此时,山东、河南义军纷起袭击金兵后方,完颜亮被部将乱箭射死,金兵乃退。


采石之战

南宋抗金战役之一。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大举攻宋。且自率主力从淮西攻至长江北岸的和州(今安徽和县)。十月,金东京留守完颜雍乘亮南下,自立为帝。十一月,完颜亮闻讯后拟从采石(今安徽当涂北)渡江。时宋守军无统帅,正在此犒军的虞允文便以参谋军事的身分指挥狙击,又派水军堵截北岸杨林河口,大获全胜。完颜亮转移到瓜州,为部将完颜元宜射杀。金兵北撤.宋军收复了两淮地区。

采石之战

❶南宋时期宋军在采石阻击金军南侵的一次战役。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八月,金帝完颜亮欲取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和淮南,进而统一全国,率军至和州,欲由采石渡江。十一月,宋虞允文奉命犒师至采石,见军无主帅,挺身出任江防指挥,大败金军水师。渡江失败后,完颜亮移兵瓜洲,欲就此渡江取镇江。虞允文闻镇江空虚,即分兵镇江,并于江中试航车船,金兵见状甚为惊恐。此时完颜雍(即金世宗)已于辽阳即位,金内部各军矛盾尖锐,部分将领起事杀完颜亮,退兵议和。宋政权得以保持长期偏安的局面。
❷元代朱元璋起义军的一次渡江作战。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率诸路义军渡江,猛攻牛渚矶(安徽当涂西北),夺占采石,沿江元军望风迎附。随后,朱元璋下令舍船任其顺流东下,以示无再渡江退还之意,并率军进太平路(安徽当涂)。元中丞蛮子海牙以水军进至采石江面,封锁姑孰口(当涂南),切断义军与和州的联络。元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率兵数万进逼太平路,朱元璋派徐达等率军迎战,并在襄城桥(当涂北2里)设伏。陈野先进攻失利,溃退途中遇伏被擒。朱元璋起义军随后占领长江南岸地区。

采石之战

宋金重要战役之一。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亮率数十万大军分四路侵宋。川陕、荆襄及海路均遭败绩,唯完颜亮亲率的一路主力,越过淮水,长驱南下。南宋负责淮西防务的王权弃军而逃,金军抵达长江北岸。当金主亮企图从采石(在今安徽当涂县)渡江时,负责犒军的中书舍人虞允文召集散亡,与渡江金兵进行了坚决的战斗。完颜亮在采石遭到失败,移军扬州,被部下杀死。采石之战阻止了金军的南下,加速了完颜亮的败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