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醒脑静注射液 《中华医学杂志》1974;9 : 548【组方药物】 麝香 冰片 黄连 栀子 黄芩郁金 【制剂用法】 上药6味,制成注射剂,每支2毫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一次2~4毫升,1日1~2次。静注可用高渗葡萄糖稀释。 【主要功效】 清热抗炎,开窍镇惊。 【适应病证】 温热邪毒;内陷心包所致的神昏、惊厥,发热抽搐。现代临床常用于肝昏迷,各种感染发热,谵妄,抽搐。 【注意事项】 本品为芳香性药物,应置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开启后应即使用,以防挥发。 【临床验证】 1.肝昏迷:早期病例,本方疗效较为理想,深度昏迷疗效较差。静脉滴注比肌肉注射效果明显。用本方治疗8例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所致肝昏迷患者,先采用脱氨,左旋多巴治疗3天无效,改用本方静滴(10毫升/次,加10%葡萄糖500毫升,每天2次),7例于24小时内苏醒,1例连续应用3天症状改善。对严重肝细胞损害者作用不明显。(《江苏中医杂志》1984;6:33)。2.神经系统感染:对神经系统感染所致谵妄、昏迷、抽搐效果明显。(《中华医学杂志》1984;6:33)。3.各种感染高热:本方治疗高热25例,用药后体温降至正常者21例,最快3小时,最慢96小时,有效率96%。(《中成药研究》1985;3:33)。 【实验研究】 药理实验表明,本方中部分药物具有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强心、兴奋呼吸、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肝、利胆等作用。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呈双向性。冰片含少量樟脑,可兴奋中枢,实验表明,冰片灌服后5分钟即可透过血脑屏障,并在中枢神经系统定位蓄积且以大脑为最高,随时间延长,蓄积迅速增加,于30分钟达高峰,其药动学特点,提示冰片有可能迅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栀子、黄芩、黄连能明显减少小鼠自主活动,具有镇静作用;栀子有效成份熊果酸有明显的抗惊作用。(《中药药理与应用》、《中药药理学》)。本方各单味药除郁金外,对病原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其中黄芩、黄连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特别对痢疾杆菌、金葡菌作用最强,二药对流感病毒亦有抑制作用。(《中药药理学》)。麝香、黄芩、黄连对实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栀子、黄连、麝香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江苏医药》1976;1:26;《中成药研究》1985;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