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酥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酥油

牛羊乳所熬之油。唐薛能《影灯夜》诗:“十万军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茶食部 > 茶乳製品 > 酥 > 酥油
酥油  sūyóu

即酥。

酥油【同义】总目录


酥油马思哥油

油(~水;~花;~泥;~垢;~渍;~烟;麻~;豆~;香~;菜~;猪~;牛~;奶~;荤~)
生物体中所含的油质:脂(脂膏;脂腴;膏脂;脂肪;油脂) 肪(肪脂) 膏(膏肪) 膋
由生物体内提取的脂肪:腻(油腻)
胸臆中的脂:
肠间的脂:
猪的脂:猪油 猪脂 猪膏 豨膏豖膏
河豚腹中的脂肪:
从牛、羊奶内提取出来的脂肪:酥(酥油)马思哥油
酥酪上凝聚的油:醍醐
酥油的别名:
油多:油汪汪

另见:油灯

☚ 酱   食物 ☛

乳制品

乳制品

牛羊乳制品:酥(酥油)
用动物乳炼制的食品:酪(奶酪)
古印度酪制的食品:酥酡
称某些乳制品:乳(~饼;~扇) 奶(~粉;酸~)
用牛羊马等乳精制成的食品:酪酥

☚ 鱼制品   糖制品 ☛

酥油

哈萨克等民族称为“萨尔玛依”,即黄油。在牧区,人们挤下牛奶和羊奶后,放在盆里静置一夜,第二天把上面的一层浮油撇下来,一般称奶油。为了使奶油能长期保存,就定向搅拌,分离出水分和奶酸等杂物。然后搀入水,用手工不断揉洗,使油中的水分离。经反复水洗后,白色的奶油就变成黄色的酥油。略撒一些盐搅拌后,装入加工晾干的羊肚中,封口低温保存。

酥油

从牛羊乳中提取的油脂。乳汁烧煮后稍经发酵,装入*打酥油桶内, 用木制活塞上下冲捣数百次,并不断加冷热水调节温度,使油脂凝出表面而成。藏族以牦牛、犏牛的乳汁所制者为上品。可制成酥油茶饮用,或配以糌粑、大米、面粉、奶渣等制作各种美味食品。也可用以润肤、点灯和制作*酥油灯花。旧时耗用于宗教者甚巨。

酥油

酥油

又称奶油。是黄色,制作时将鲜牛奶倒入桶中,发酵成酸奶,用杵杠搅和分离出白脂肪,滤去渣滓,放温火上熬,水蒸发后,颜色逐渐由白变黄,冷却后,即成酥油。酥油味道独特营养价值极高,中西餐均可饮用。

☚ 蒙古奶皮   莜面 ☛
酥油

087 酥油

藏族食品。将牛、羊奶加温后,倒进木桶中抽打,直到油水分离,将表面浮起的淡黄色的脂肪舀进皮袋中冷却即成。

☚ 酥油茶   奶渣 ☛

酥油

一种乳制品。用牛奶或乳皮放在锅中煎熬,取出上浮的脂肪冷却凝固即成。中国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多作食用、医用。

酥油

酥油

西藏自治区及藏族居住地区民族传统食品。是用土法提炼的奶油。方法是先把牛奶稍稍加热,放在一大桶(雪薰)里,用桶内带柄搅拌器上下搅动数百次,使油水分离,再将淡黄色油脂舀出倒入皮口袋内,冷却后即为酥油块。营养价值高,是吃糌粑、喝茶的必需品。加盐、茶水搅拌后为酥油茶,香甜可口,解渴御寒,且可补充氧气。

☚ 无锡油面筋   独山腌酸菜 ☛
酥油

酥油

蒙、藏等民族人民用牛羊乳制成的食品, 可合入糌粑或茶水中食用,也可以点灯或作其他用途。是西藏地区农奴向领主缴纳的一种主要实物。

☚ 糌粑   "> ☛

酥油

藏语称“玛儿”,为藏、蒙等族人民用牛羊乳制成的食品。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区。一般用土制方法:即将奶汁稍加温,倒入大木桶(藏语称“雪登”)内,用一装有园盘的木棒上下提拉数百次,使油水分离,取出浮在上层的淡黄色的脂肪,灌入皮口袋内,冷却后即成。主要用来合入糌粑和茶中食用,亦可点灯、润肤、制作酥油花及过藏历年炸“卡赛”(果子)。是农奴向领主交差的主要实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