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
[结构] 连动式。 [释义] 形容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志趣、目的不同,各自向不同的目标前进。镳:马嚼子。 扬镳:提起马勒口,驱马前进。 [出处] 北齐·魏收《魏书·元志传》:“(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周明《生命从八十岁开始》:“踏上美国国土后,由于分赴两个学校,又是你东我西,便分道扬镳了。” ❷ 作宾语。郭沫若《革命春秋·海涛集·涂家埠》:“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由‘貌合神离’再变为‘分道扬镳’了。” [附条] ❶ “扬镳分路”。唐·颜师古《汉书叙例》。 ❷ “分镳”。《梁书·刘之遴传》。 [同义] 各奔前程 各行其志 各行其是 [反义] 志同道合 同心同德 风雨同舟 [辨误] 镳,不能写作“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