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鄢Y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南康、峡江、金溪、崇仁,湖南之芷江,贵州之从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有此姓。《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 “傿侯之后有傿氏、焉氏、 鄢氏、𨻳氏。” 又云: “傿, 妘姓国, 灭于郑, 后以名氏。” 又云: “鄢,妘姓国,后以名氏,其地在郑,故楚有此姓。”此以国名氏,系出妘姓。
❷ 《续通志·氏族略》 则注: “ 《姓氏辨证》 曰: ‘鄢,郑地,其先以所食邑为氏’。此以邑为氏。” 当与前“以国为氏” 不同。
春秋时卫有鄢武子; 宋代有鄢孝隆; 明代有鄢高,南昌人,胡州府学教授。

鄢yān

地名。今屬湖北宜城縣。司馬相如《上林賦》:“鄢郢繽紛,《激楚》《結風》。”

读音·ian(-),为i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於乾切,平,仙韵。
❶姓。
❷古地名,春秋晋邑。

上一条: 𨻳 下一条:

鄢yān

姓。

楚别都也。《春秋傳服氏注十》: “將欲入鄢。” 注: “鄢,楚别都也。” (《鄭氏佚書》)

鄢yān

〖名词〗
一、春秋时郑国地名,在今河南省鄢陵县(4)。《郑伯克段于鄢》:段入于鄢,公伐诸鄢。——太叔段逃到鄢,庄公追赶攻打到鄢。《郑伯克段于鄢》: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春秋》上说:“郑伯在鄢战胜了太叔段。”
二、楚国地名,在今湖北省宜城县(1)。《李斯谏逐客书》:制鄢、郢。——控制了鄢、郢。

鄢yān

周代诸侯国,春秋时为郑所灭。在今河南省鄢陵县境内。《左传·隐公元年》:“段入于~,公伐诸~。”

*yan

DBB3
❶古邑名。1.春秋时楚别都。在今湖北宜城。2.周代国名。春秋时为郑所灭,改名鄢陵。在今河南鄢陵西北。
❷古水名。源出湖北保康西南,东流经南漳、宜城入汉水。也作“漹”。即今天的蛮水。
❸地名用字:~陵(在河南)。
❹姓。

古国名。本是妘姓之国,为郑武公所灭,在今河南鄢陵县北稍西。春秋初期郑庄公在此地打败段。

鄢yān

❶古国名。河南鄢陵西北。本是妘姓之国,为郑武公所灭。
❷姓。

鄢yān

 ❶ (古国名) Yan, 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❷ (姓氏) a surname: ~ 然 Yan Ran

(1)城邑名。战国时为楚别都,往往与“郢”连称。《史记·白起列传》:“南定鄢、郢、汉中。”所在主要有二说:❶今湖北宜城县南10余里处的楚皇城遗址;
❷宜城县北约20里处。(2)地名。即“鄢陵”简称。《左传》昭公五年:“邲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即指楚、晋鄢陵之役。(3)水名。《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师伐罗,“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近世流行说法以为即今蛮河,流经今湖北南漳、宜城县南入汉。今有学者根据汉唐文献指出:古鄢水约即今潼口河,发源于南漳县北,流经宜城县北入汉。

邑聚名。❶一作郾邑。在今河南郾城县南。

❷在今湖北宜城县南。春秋、战国楚都。

鄢yān

13画 邑部 姓。

鄢()


漢印文字徵
王鄢私印。

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西漢
秦攻鄢陵,幾拔矣。

苗善物墓誌,唐
又轉許州鄢陵縣丞。
《説文》:“鄢,南郡縣。孝惠三年改名宜城。从邑焉聲。”

☚ 郢   鄂 ☛
000020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