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的大别山区。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等领导了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地区的农民起义,开辟了鄂豫边根据地。1929年5月,徐子清、肖方、周维炯等领导了河南商城南部地区的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豫东南根据地。同年11月,舒传贤、周狷之、余道江等领导了安徽六安、霍山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皖西根据地。1930年三块根据地联成一片,4月成立中共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并成立红一军。6月成立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甘元景任主席,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次年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军委书记。11月成立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1932年1月,成立鄂豫皖省委,沈泽民任书记。根据地全盛时期包括二十余县,拥有约三百五十万人口,红军四万五千余人。由于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红四方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1932年10月,主力撤出根据地,向川陕地区转移;留下的红军重组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斗争。1934年6月,中央派程子华来根据地担任军事领导工作。11月红二十五军转移北上后,留下的部分红军重建红二十八军,在高敬亭等领导下,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E yu wan geming genjudi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等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包括黄安(今红安)、麻城、商城、光山、六安、霍山等26个县。
1927年11月,共产党人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黄安、麻城农民起义,成立了鄂东军,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共产党人徐子清、萧方、周维炯等领导了河南商城起义,建立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1929年11月,共产党人舒传贤、周狷之等领导了安徽六安、霍山农民起义,建立了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4月,三块根据地联成一片,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以郭述申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以甘元景为主席的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至1931年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同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成立,徐向前任总指挥。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32年10月,由于第三次“左”倾冒险主义和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向川陕地区转移。留下的红军组建了红二十五军,他们和当地的人民武装一起继续在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7年11月至1929年11月,共产党先后领导了湖北黄麻起义、河南商南起义和安徽六霍起义,陆续开辟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根据地。1930年鄂豫皖根据地正式形成。后因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错误政策,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四次“围剿”,于1932年10月撤出根据地,向川陕地区转移,留下少量红军坚持游击战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等在湖北黄安、麻城领导农民举行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经过转战,于1928年在鄂豫边界柴山堡地区,开辟了鄂东北革命根据地。1929年5月和11月中国共产党先后又发动商城与六安、霍县的农民起义,相继建立了豫东南和皖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中共成立鄂豫皖边区特委,郭述申任书记,统一了三块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将红军统一编为红一军。5月红一军利用蒋冯阎军阀混战,大举出击,使三块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并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1931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鄂豫皖中央分局,张国焘任书记。11月成立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1932年10月由于张国焘“左”倾错误的指导,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边界转移,部分军队留在当地坚持斗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