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都转运盐使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盐使司官署名。明初吴王朱元章置。掌理盐政。《续资治通鉴·元纪·顺帝至正二十六年 (公元1336年)》: “(二月) 己巳,吴置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所领凡29场。” ☚ 都转盐运使司 都水庸田使司 ☛ 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盐使司官署名。元始置,督理盐务。明因之。洪武( 1368—1398 )初,在两淮、两浙、长芦、山东、福建、河东等产盐地区设置都转运盐使司。其主官为盐运使。于各盐场,派出使司的副使、判官等,设分司管理具体盐务。清代,在长芦、山东、河东、两淮、两广设此机构,简称盐运使司,主事官为从三品,直属于盐政及兼理盐政之督抚。 ☚ 盐运使 诸色人匠总管府 ☛ 都转运盐使司官署名。简称盐运司或运司。元始置于各产盐地区,其中河东陕西等处、大都河间等路与山东东路三个司均属户部(各详本条),两淮、两浙、福建等处三个司隶于行省。掌理食盐的产销与征收盐课。主官为都转运盐使,简称运盐使,秩正三品;副职为同知与副使,分别为正四品和正五品官。下设判官、经历、知事、照磨。每个盐运司都有自己的行盐地面,辖各盐场和批验所。盐场直接管理盐的生产,征收额盐,发放工本,批验所有权出卖盐引(行盐凭证)。明代沿置,奉巡盐御史与盐法道的政令而掌管盐务。计有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六司,降都转运盐使之秩为从三品,同知与副使分别降为从四品与从五品。其下设经历司经历、知事,库大使、副使。盐运司下分十四分司,各以同知、副使、判官分管各场盐课司大使、副使,各盐仓大使、副使,各批验所大使、副使。清沿明制,于各产盐地区设置,计有奉天、直隶、山东、两推、两浙、广东、四川七司。掌督察盐场生产与盐商之行息,适时平其盐价,并管理水陆挽运事宜,按时汇报盐政察核。主官都转运盐使秩正三品,简称盐运使或运使,所属有经历、知事及库大使等。盐运使之下,管理督察各盐场的机构为盐务分司,各盐务分司分置运同、运副或运判,其品秩分别为从四品、从五品、从六品。下辖各盐场盐课司大使、批验所大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