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郎官名。三国时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尚书令陈矫奏置都官郎,隶属都官尚书,“掌刑法狱讼之事”。历代皆沿置。南朝刘宋以都官郎“主军事刑狱,”北齐以其“掌畿内非违得失。”隋初改称“都官侍郎”,“掌薄录,配役官奴婢、良贱诉竞、俘囚等事。”隋炀帝时去“侍”字,复称“郎”,又置员外郎二人。唐代改称“郎”为“郎中”,职掌与隋代略同。宋以后渐废此官。 都官郎 都官郎官名。即都官曹尚书郎。(见:都官曹、都官曹尚书郎) ☚ 都兵郎 都都知 ☛ 都官郎官名。魏、晋、南北朝时尚书都官曹长官的通称。魏、晋、宋时官六品,梁为五班,陈为四品,北魏六品,北齐为六品上。隋初为都官司长官都官侍郎之别称,炀帝时复为都官郎,官五品。唐改为都官郎中。 都官郎官名。魏晋有都官郎,《隋书·百官志》记其职掌为“掌畿内非违得失事”。隋初都官司的主官为都官侍郎,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称都官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加中字,称“都官郎中”,见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