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司郎中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魏晋以下,已有都官曹郎中之设(《六典》卷6《刑部尚书·都官郎中》)。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始置于唐初武德三年(620)(《六典》卷6《刑部尚书·都官郎中》)。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属中行郎中。元丰改制,其阶易为寄禄官朝散大夫(《宋会要·职官》4之1、《玉海》卷119《元丰新定官制》)。 ❷元丰新制为职事官,归本司为一司之长。参掌本司刑徒、配隶、吏籍事(《合璧后集》卷31《都官郎中》)。
官品与刑部司郎中同。宋前期为从五品上,元丰新制后为从六品(《分纪》卷11《都官郎中》)。
简称❶都官郎中。全称应为尚书省刑部都官司郎中。《宋史·刘温叟传》:“改都官郎中,充翰林学士。”曾巩《抚州颜鲁公祠堂记》:“今天子至和三年,尚书都官郎中、知抚州聂君厚载。” ❷都官。都官司郎中、员外郎均可省称之。《宛陵文集》卷5《送叶都官赴蜀州倅》。《曾巩集》卷24《都官制》:“系累舂饎之人,恤其廪给,而申其诉竞,主以郎吏,国之旧章。” ❸司仆。都官司郎中、员外郎拟唐官称。《合璧后集》卷31《都官郎中、员外郎》:“命尔司仆。”《旧唐书·职官志》1《刑部尚书·都官郎中》:“龙朔改司仆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