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都官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都官司

官署名。隋唐起刑部所辖四司之一。唐高宗龙朔年间曾改称司仆,咸亨年间复称都官,为管理囚犯的机构。其职掌是掌管囚犯名簿,安排其劳役,负责囚犯衣食供给及医药治疗,并审理其申诉。长官为都官郎中,宋初无职掌,神宗元丰年间复旧。南宋初并入比部。宋孝宗时得,都官兼比部、司门之事。

都官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兵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都官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俘隶簿录,给衣粮医药,而理其诉免。凡反逆相坐,没其家口为官奴婢。一免者,一年三番役。再免为杂户,亦称官户,二年五番役。每番时间为一月。三免为良人。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九人,书令史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宋初都官司置判司事一人,以无职事的朝官充任,凡俘隶簿录给衣粮医药之事,均分领于他司,本司无职掌。元丰改制,始以郎中、员外郎管理本司职务,掌在京各司无选限公人的名籍及其补换、更替,依条制据其功过展减磨勘,注册登记各地编配、羁管人员名籍。隆兴初,诏以都官司兼比部、司门二司之事。司内分五案:差次案,磨勘案,吏籍案,配隶案,知杂案,各因其名而治其事。置吏十二人。金元六部不分司。明清刑部以地域分司,均不设都官司。

都官司

官司名。尚书省刑部四司之一。


职源与沿革

“都官”之名源于“从中都官徒”,西汉司隶校尉所率兵员。“中都官”指京师诸官府。至东汉,司隶校尉下属设“都官从事”,此后魏、晋、宋、齐诸朝均以“都官”名官,有都官郎、都官郎中之设,但非唐宋刑部都官司之任。隋文帝时置都官曹司,始掌配隶,属尚书省刑部;唐朝沿置,宋又承唐制,而后不废(《汉书·百官表》上,《后汉书·百官志》4、《六典》卷6《刑部尚书·都官郎中》)。


编制

❶宋前期判都官司事一员(《宋会要·职官》15之47)。
❷元丰新制,都官司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列四案:军大将案、吏籍案、配隶案、知杂案。置吏十八。
❸南宋建炎三年都官郎一员,并兼权比部司、司门司事。隆兴后三司共置一员。分案五:差次、磨勘、吏籍、配隶、知杂。吏额十二人,淳熙十三年又减为九人(《宋史·职官志》3《刑部·都官郎中、员外郎》)。


简称与别名

❶都。略称。《老学庵笔记》卷6:“自元丰官制 尚书省复二十四曹,……吏辈又为之语曰:‘……刑、都、比、门,人肉馄饨。’”
❷都隶。《合璧后集》卷31《都官郎中·事类》:“都隶 进秋台者,以都隶为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