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后
仁宗后。应州金城(今山西应县)人,节度使郭崇孙女。天圣二年(1024)立为后。初,帝宠张美人,欲立为后,太后难之。其后虽立,然颇见疏。尚美人、杨美人均受帝幸,数与后忿争。一日尚美人於帝前有侵后语,后不胜忿,批其颊,帝自起救之,误批帝颈,帝大怒,入内都知闫文应、吕夷简,且告之故。吕夷简亦以前罢相怨后,乃曰“古亦有之。”与帝谋废后且劝帝以爪痕示执政。明道二年(1033)以郭皇后无子而废,诏封为净妃、玉京冲妙仙师。后又赐名清悟,居长乐宫。谏官御使范仲淹等人进言,为:“后无过,不可废”。景祐元年(1034)又赐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后帝又颇念之,遣使存问,赐以乐府,后和答之辞甚怆惋。帝尝密令召入,后曰:“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次年,有小疾,入内都知闫文应挟医诊视,数日,暴亡,帝深悼之,追复为后。
郭皇后?—50
东汉人。讳圣通,真定藁人。为郡著姓。更始二年(24)刘秀纳之,乃即位以为贵人。建武二年(26)立为皇后。后宠稍衰,建武十七年废为中山王太后。二十八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