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桓贪污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郭桓贪污案 郭桓贪污案此案发生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系明初四大案之一。郭桓,户部侍郎,利用职权,屡行贪污。《御制大诰初编》载:“户部官郭桓等收受浙西秋粮,合上仓四百五十万石。其郭桓等止收陆拾万石上仓,钞八十万锭入库。以当时折算,可抵二百万石,余有一百九十万未曾上仓。郭桓等受要浙西等府钞五十万贯,致使府县官黄文等,通同刁顽人吏沈原等作弊,各分入已。”《御制大诰初编》第二十五载:“其北平布政司、按察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通同六部官郭桓等,十二道丁廷学等,寄借赃钞。”“户部侍郎郭桓等官,受要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五府州纳草人徐添庆等户赃钞,不行追征合纳马草,却于已纳安庆府人户内多科,补纳五府州原欠数目。”杨州瓜埠欠鱼课四万张,郭桓通同扬州府知府战慎,加倍征收八万张,其中四万张入己。郭桓盗卖官粮“但略写七百万耳。若将其余仓分,并十二布政司,通同盗卖见在仓粮;及接受浙西四府钞五十万张,卖米一百九十万不上仓,通算诸色课程、鱼盐等项;及通同承运库官范朝宗偷盗金银,广惠库官张裕妄支钞六百万张;除盗库见在宝钞、金、银不算外,其卖在仓税粮,及未上仓该收税粮,及鱼盐诸色等项课程,共折米算,所废者二千四百余万精粮。”郭桓贪污案是情节严重的大案,朱元璋十分重视,亲自参与审判。此案审理后,郭桓及从六部侍郎以下数百人均处以死刑。追赃七百万石。供词牵及地方官吏极多,下狱拟罪者数万人。此案的发生,使朱元璋进一步坚定了“见任有司,皆系不才之徒”的看法,从而更加雷厉风行地推行他的以律外酷刑治吏的既定政策。 ☚ 巡阑吴庆夫害民案 应天五州府税粮作弊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