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郭威904—954五代时周王朝的建立者。即后周太祖。公元951—954年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其父任顺州刺史,为刘仁恭所杀。少孤。十八岁应募从军,以勇力闻名。后唐庄宗时,任侍卫军吏。刘知远任侍卫亲军都虞候时,引为亲信。知远即位太原,任他为枢密副使。乾祐元年(948年),后汉隐帝继位,升枢密使。同年,李守贞等举兵反,加他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率军征讨。因平定李守贞功,拜检校太师兼侍中。乾祐三年,任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不久,隐帝密诏加害他,被他侦知,遂举兵反。广顺元年(951年)代后汉即皇帝位,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他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在位期间,生活较俭朴。重用文臣范质等人,革除弊政,惩治贪吏,奖励生产,废除苛税,社会生产得到发展。 郭威【同义】总目录 郭威郭雀儿 郭威904—954五代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即后周太祖。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少孤,年十八,以勇力应潞州留后李继韬募为军卒。为人负气,曾使酒杀人。后唐庄宗灭梁,补为军吏。通书算文义,略知兵法。常从刘知远征伐。刘知远起兵太原,拜枢密副使。隐帝即位,拜枢密使。河中李守贞、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叛,加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督领诸将讨伐。居军中延见宾客,褒衣博带,及临阵行营,与士卒同甘共苦,甚得军心。累功拜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后为后汉隐帝猜忌,遂发动兵变,攻入汴梁(今河南开封),立刘赟为嗣。旋杀之于宋州(今河南商丘),太后命其监国。广顺元年(951年)即位,国号周。显德元年(954年)病卒。 郭威后周王朝的开国皇帝。生于904年。18岁应募从军。947年助刘知远建汉,948年任枢密使。3月率军平叛。950年出任邺都留守。同年起兵攻入开封,不久北征至澶州时被士兵拥立为帝。951年正式即位,国号周,改元广顺,建都开封。952年给幽州数十万难民授田免税。953年使政府户口增加了3万多。954年正月病死,共在位约3年。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周王朝创建者(951—954)。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原为后汉天雄军节度使,乾祐四年(951)起兵反汉,于汴(今河南开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在位时重用文臣范质等,革除弊政,注意节检,严惩贪官,废除苛捐杂税,奖励生产,为五代有作为的君主。 郭威904~954后周太祖。五代时后周建立者,军事统帅。字文仲,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少孤贫,18岁从军为军吏。后晋末,协助刘知远创建后汉后,深受重用,历任枢密使、检校太尉等职。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李守贞等叛后汉,他率军逐一进讨。三年,任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率军抗击契丹军的进攻。不久,闻隐帝与宠臣企图加害于己,便起兵取汴(今开封),先为监国,继代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善治军用兵,任贤纳谏,改革弊政。卒于显德元年。 郭威904—954、后周太祖。字文仲,邢州尧山(治今河北隆尧)人。少贫贱,十八岁时应募从军,先后事潞州节度使李继韬、后唐庄宗李存勗、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天福元年(947),郭威助刘知远建国,被任为枢密副使。乾祐元年(948),知远死,子承祐继位,是为隐帝,以郭威为枢密使。三月,郭威平定河中、永兴、凤翔各镇叛乱。乾祐三年(950)四月,郭威以枢密使出为邺都(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守。隐帝疑忌大臣,郭威遂起兵南逼开封,禁军溃散,隐帝遇害。郭威欲迎立刘知远之侄刘赟(时任徐州节度使)。河北报称辽兵南侵,郭威领兵北征,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南),军士拥立郭威为帝,军还开封。次年,郭威即位,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建都开封。郭威在位约三年。对改革累朝弊政颇有成绩,废酷刑,行仁政,打击寺院集团对政权的威胁,恢复农业生产。在提倡节俭、严惩贪官、严格约束军队等措施推行后,使唐末以来极为混乱的北方社会开始走上了安定的道路。显德元年(954)正月,郭威病死,年五十一。庙号太祖,葬嵩陵。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周王朝建立者。公元951—954年在位。邢州尧山(今河北隆尧)人。幼时随母嫁郭氏, 故冒其姓。少时贫贱。后汉时, 为邺都留守。乾祐四年(公元951年),杀隐帝,代后汉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904—954即后周太祖。五代周王朝建立者。951—954年在位。字文仲。邢州尧山(河北隆尧)人。少孤贫,为军吏。助刘知远建国,后汉时,任枢密副使、枢密使。乾祐元年(948)率军平定叛汉的河中、永兴、凤翔三镇,再拜邺都留守。隐帝疑忌十臣,滥肆诛杀,并欲杀威。三年,威起兵入汴京。次年,即帝位,国号周,史称后周。改元广顺。在位期间,革除累朝弊政,重视恢复农业生产,提倡节俭、严惩贪官、禁止军队扰民等,使唐末以来因遭受战祸天灾而极其残破的北方经济政治形势渐趋好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