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士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郭士立1803—1851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英国(德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一译郭实腊。道光十一年(1831年)来中国,受英属东印度公司之派,在上海等地进行间谍和贩卖鸦片活动。次年改名甲利,以经商传教为掩护,专事收集中国沿海军事、政治、经济情报。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翻译,曾向义律建议用贿赂手法扩大对华鸦片销路。鸦片战争时担任英军向导和译员,随军到浙江、江苏等地,为英军张贴布告,勒索财物,并担任过舟山“行政长官”。1842年参与“南京条约”的签订。后在香港殖民当局任职,在港设立“汉会”(又称“福汉会”),雇佣中国人到内地散发宗教传单,进行侵略活动。死于香港。 郭士立1803—1851一译郭实腊。德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道光十一年(1831年)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来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次年与胡夏未等乘“阿美士德”号间谍船在中国沿海航行,改名甲利,以经商、传教为掩护,专门收集中国沿海军事、政治、经济情报。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处翻译。鸦片战争期间,任英国侵略军在舟山的“行政长官”。随英国军队北上,担任翻译和向导,参与签订《南京条约》。后病死于香港。 郭士立1803~1851德籍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一译郭实腊。道光十一年(1831年)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来中国从事间谍活动。郭以传教为掩护,专门收集中国沿海军事、政治、经济情报。鸦片战争期间,任英国侵略军在舟山的“行政长官”。随英国军队北上,担任翻译和向导,参与签订《南京条约》。后病死于香港。 郭士立 郭士立C.F.A.Gutzlaff普鲁士人,最早到山东的基督教传教士。1831年,第一次乘船来到山东沿海,从胶州上岸,对沿海一带进行“考察”。1832年,到威海进行传教活动。 ☚ 般若寺 烟台工艺会 ☛ 郭士立 郭士立( 1803~1851 )德籍基督教传教士。曾在暹罗(今泰国)一带长期居住,并在马六甲学会汉文与汉语。经常穿中国服装,冒充汉族子孙。1831年来中国,在上海等处从事间谍侦察活动。次年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化名甲利,担任翻译兼医生与林赛(H.H.Lindsay)(化名胡夏咪)乘载重506吨的“阿美大德”号于2月26日从澳门启航。3月26日到达南澳岛。4月到厦门、福州。5月到宁波。6月20日到达吴淞。郭士立等在上海停留半个多月,在此期间,他们偷测航道,绘制港口地图,窃取一切经济与军事情报。7月8日离开。7月15日到达威海卫。7月25日到达朝鲜。8月21日过硫磺岛。9月4日回到澳门。回去之后,竭立鼓吹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增辟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4处为通商口岸正是郭士立等人重点调查和力主开放的港口。1851年,郭士立死于香港。 ☚ 徐润 唐廷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