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Bù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乐亭、辛集、围场,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归 “上声”部。《姓氏考略》注云: “南匈奴姓。《后汉书·南匈奴传》有右贤王部抑鞮。又《章丘县志》有部姓。”章丘县在山东省。 宋代有部的。 部bù❶古代軍隊編制的單位名稱。張衡《西京賦》:“結部曲,整行伍。” ❷泛指軍隊。《漢書》揚雄《羽獵賦》:“移圍徙陳,浸淫蹵部。” ❸安排,布置。杜篤《論都賦》:“部尉東南,兼有黄支。” ❹門類。蔡邕《短人賦》:“形貌有部,名之侏儒。” 部bù差遣,安排。王建《水运行》:“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 部读音p·ou(ˇ),为ou韵目,属ou—iu韵部。蒲口切,上,厚韵。 ❶小土丘。 ❷[部娄]小土丘。 上一条: 瓿 下一条: 蔀
部读音b·u(ˋ),为u韵目,属u—ü韵部。裴古切,上,姥韵。 ❶部分。 ❷部门。 ❸部队。 ❹量词,用于计量书籍或车辆等。 ❺统率;统辖。 ❻姓。 上一条: 菩 下一条: 蔀 部〔bu〕 bub:门市~。menlsib bub. 部队 〔bu dui〕bub deib。 部{}四5020①名土山;高地。冀鲁官话。山东。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十七:「齐鲁谓田中高处为~。汉应邵《风俗通义》:『…~者,阜之类也。今齐鲁之间少高印(同昂)名之为~矣。』」②名本子,簿子。粤语。广东阳江〖 〗。③动溢。吴语。浙江湖州双林、黄岩。④动摸。吴语。江苏江阴。⑤动搂。吴语。浙江嵊县太平、崇仁。⑥动蹲。吴语。江苏苏州〖 〗。~辣仔个地浪怎么蹲在地下!江苏江阴〖 〗。~勒地上。江苏常州〖 〗、无锡、宜兴、丹阳童家桥。⑦动鸡孵卵。客话。广东大埔。温廷敬《大埔县新志方言・释虫鱼鸟兽》:「鸡伏卵曰~。」⑧形严实。赣语。江西宜春〖 〗。塔不~盖不严实。⑨量用于机器或车辆。⑴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一~自行车‖两~摩托‖买几~车床。⑵晋语。河南济源〖 〗。⑶江淮官话。江苏南京、盐城、句容、淮阴、如皋、泰州、扬州、南通。⑷西南官话。湖北武汉〖 〗。⑸吴语。上海〖 〗。一~机器‖一~胡梯。《上海民间故事选・抬了车子走》:「两~榻车六个人抬在肩胛上走出去。」徐檬丹《真情假意》:「叫他放~汽车到闵行去。」上海宝山罗店、南汇周浦、嘉定、松江:两~火车‖三~脚踏车‖一~书。江苏丹阳〖 〗。集上班太远,买~脚踏车自行车骑骑。江苏苏州〖 〗、常州〖 〗、无锡、常熟、海门、吴江盛泽、溧阳、金坛西岗、靖江。浙江杭州〖 〗、温州〖 〗、金华岩下〖 〗、丽水〖 〗、余姚、宁波、嘉兴、绍兴、嵊县崇仁、诸暨王家井。⑹湘语。湖南长沙〖 〗、双峰〖 〗。⑺赣语。江西南昌〖 〗、永修。⑻客话。江西上犹社溪〖 〗、赣州蟠龙〖 〗。⑼粤语。广东广州〖 〗、阳江〖 〗、斗门上横〖 〗。广西陆川〖 〗。⑩量用于蟢子、青蛙等。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⑪量用于房屋、桥梁等建筑。⑴徽语。安徽绩溪〖 〗。一~房一个房间。⑵吴语。上海宝山罗店、宝山霜草墩、南汇周浦:一~座桥。⑶赣语。江西赣州蟠龙〖 〗。⑫量用于玉米等作物。吴语。浙江杭州〖 〗。一~腻黍一穗玉米。   部bù❶部分;部位 △ 上半~|局~|腹~。 ❷军队的一部分;军队 △ 解放军某~|~队。 ❸表示计量 △ 一~长篇叙事诗|两~影片。 ❹某些国家机关的名称;机关、企业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 △ 司法~|企划~。 ❺姓。 【注意】右边是“阝”,不是“卩”。 部❶部分:~件︱全~︱局~︱大~︱中~︱面~︱胸~︱腰~︱腹~︱肺~︱本~︱子~︱细~︱内~︱外~︱上~︱下~。 ❷门类;次序:~首︱~类︱按~就班。 ❸某些机关、军队、企业中单位的名称:~长︱~门︱~队︱总~︱连~︱外交~︱司令~︱经销~。 ❹安排:~署。 ❺统率:~下︱~属。 ❻量词,用于书籍、影片等:一~书︱两~电影。 ○~落(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部bù❶ 部分,部位:部件|部门|全部|外部。 ❷ 某些党政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事业中按行业分的单位、部门:国防部|统战部|公关部|企划部|编辑部。 ❸ 军队连以上领导机关所在地:连部|团部|师部。 ❹ 指部队:率部起义|向我部疯狂反扑。 ❺ 量词,用于书籍、电影等:一部小说|三部电影。 ❻ 量词,用于车辆或机器:一部铲车|一部小汽车。 ❼ 姓。 部见 “韵部 ❷”。 部bu部颁 部标 部队 部发 部分(fen) 部件 部类 部领 部落部门 部首 部属 部署 部头 部委 部位 部下 部优 部员 部长 部族 北部 背部 本部 残部 大部 东部 队部 肺部 分部腹部 干部 局部 军部 面部 南部 内部 全部 上部 声部 率部 头部 臀部 外部 尾部 西部 下部 胸部 学部 腰部 支部中部 总部 部族语 编辑部 参谋部 党支部 后勤部 国防部 教育部 接合部 俱乐部 零售部 门市部 批发部 司令部 统战部外交部 卫生部 文化部 武装部 小卖部 宣传部 政治部 指挥部装备部 组织部 部长会议 按部就班 部首查字法 部bu❶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按业务划分的部门:编辑~|电教~|销售~|组织~|经营~。 ❷一些国家机关的名称:林业~|外交~|公安~|航天工业~。 ❸指部队(一般用于军队):我~全体官兵|该~全体指战员。 ❹军队连以上领导机关或其所在地:连~|团~|司令~|后勤~|政治~|参谋~。 ❺<量>用于指书籍、影片等:一~《红楼梦》|一~故事片。 部bù❶中央政府的行政机关,共设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该~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二·30)(戴权)临上轿,贾珍因问,“银子还是我到~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十三·277) ❷量词,用于书籍: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书,茶奁茶杯而已。(四十·922) 部bù❶ 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1899年张大镛《日本武学兵队纪略》:“在敌境大约离六七十里,必设一转运小站(名兵站),如兵在本国,则远近可以变通。站有司令部,以四五将校管理转运之兵。”1907年刘庭春等《日本各政治机关参观详记》:“消防本署对于火灾无直接扑灭之职责,惟指挥监督各消防分署而已。例如甲区有火灾延烧甚烈,可指挥乙区赴援。对于乙区亦然。如军队之有司令部,各军皆听其调遣耳。” ❷ 量词。用于机器、车辆等。1880年《格致汇编·历览英国铁厂记略》:“厂内有汽车数十部。”1909年《图画日报》第四十三号:“车辆之行经是桥者,每日有一万部,可谓交通之大道矣。” 部蓋斗也。《周禮·冬官·輪人》: “信其桯圍以爲部廣,部廣六寸。” 鄭玄注:“鄭司農云: 部,蓋斗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山部 > 丘阜 > 部 部 pǒu 土山,土丘。《風俗通·山澤》:“部者,阜之類也。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卬,名之爲部矣。” 部部bù❶ 统领。《史记·项羽本纪》:“汉王~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 ❷ 部署,安排。《后汉书·质帝纪》:“又发鹰犬于边郡,~民护送。” ❸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晋书·刘元海载记》:“陛下诚能发匈奴五~之众,假元海一将军之号,鼓行而西,可指期而定。”代指军队。《汉书·匈奴传上》:“将军王恢~出代击胡辎重。” ❹ 类别,部分。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侯方域《马伶传》:“一日,新安贾合两~大会。” ❺ 量词。用于书籍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此一~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 ❻ 官署。《孔雀东南飞》:“还~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方苞《狱中杂记》:“~中老胥,家藏伪章。” 部*buB2BF ❶部分,即整体中的局部,整体里的一些个体;部位:内~/外~/局~/胸~/头~/上~/中~。 ❷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文化~/外交~/编辑~/门市~/发行~。 ❸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连~。 ❹指部队。 ❺统辖;统率:所~/~下/~属。 ❻量词,用于书籍、影片等:一~字典/两~纪录片。 ❼汉代地名。在今甘肃。 ❽安排;布置:~署。 ❾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名。1.方三十里为部。2.汉武帝时称州为部。 ❿部落;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南诏诸~。(11)门类;类别;多指书籍、文章等的分类:经、史、子、集四~/说~。(12)姓。 部位 部位部 面(正~;上~;侧~;里~;后~) 物体的正面,前面:阳(向~) 中间部位:肚(瓶~) 中心部位:腹(~地;~心) 央(中~)心(~髓;圆~;核~) 正(~中;~房) 靠边的部位:边(边缘;边际;边沿;边涯;边崖;边隅;边幅;边圉;天~) 涯(涯垠) 滨(海~) 沿(床~;灶~) 陲 物之边沿:缘 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角 前部的边沿:前沿 周围的边缘:周边 所接近的某部的边缘:线(生命~;死亡~) 基础部位:址 基部 重要部位:要膂 要领 要害部位:亢(亢颈) 窍 脊 胸背 胸腹 心腹 心胁 要膂 蹊要 穴道 脖子(卡~) 项领 ☚ 事物的一点 方面 ☛
部分 部分股(八~;钗~) 段(一~) 份(双~) 处(好~;大~;害~)分(~号;~厂;~校;股~) 点(重~;优~;弱~) 有(~的人;~人不听) 面(方~;一~)曲 局(~部;大~) 体 部 其中的某部分:有的 有些 余留的部分:存(库~;结~) 余分 留传给后世的部分:余绪 空缺的部分:空(空缺;空白) 旷(~绝) 缺如 由整体分成的部分:节(章~;情~;音~) 整体的构成部分:元(~件;单元) 从主体中分出来的部分:分支 支别 整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斑(以见一~) 支(~流;~行;分~) 子(~公司) 工作中没有达到的部分:空白点 事情不易解决的部分:难点 大的部分:大多(大多数) 大部 基础部分:趾 好的部分:善节 最后一部分:后半(~场) 小的部分:小部(小部份) 极小的部分:万一 一斑 豹斑 极少的一部分:万分一 万分之一 细微部分:细部 极细微的部分:纤毫 毫末 次要部分:余绪 枝节 枝枝节节 枝节或表面:标(治~) 提取精华后剩余的部分:糟(~粕;~魄;糠~) 粕(豆~) 渣(煤~;药~;沉~) 滓(渣~;秕~) 脚(泔~) 枯(油~;茶~) (整体中的局部:部分)
另见:部位 片断 不完整 缺失 ︱全部 ☚ 部分 事物的部分 ☛
布置 布置布(布设;摆布) 铺(铺陈;铺置;铺结) 摆 安排 看设 摆设 安设 布置住处:设舍 舞台或摄影场上根据需要布置景物:布景 布置骗局:置局 设置陷阱:设陷 布置骗人的圈套:设局 设置圈套,暗藏机关以捉弄人:设彀藏阄 布下法网:设网 放置,布置:留置 调整布置:整布 安排,布置:部(部署;部勒) 铺排 布署 张设 配备布置:配置 陈设布置:建设 一次布置许多任务:倾盆大雨 精心设计,布置严密:棋布错峙 事物配置或配合得极为自然而得体:天造地设 天生地设 天授地设 (对一些活动做出安排:布置) ☚ 安排某事 安置 ☛
派别 派别派(派系) 宗 山头(削平~) 门户 派别,门派:部(党~) 派系与门第:党甲 学术或宗教派别:门(孔~) 学术上的各种派别:百家(~争鸣) 九源 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派 学流 学脉 门仞 各种学派:群学 各个学派:诸家 自成一家的学派:一家之学 不同的派别出自同一本源:异派同源 另外兴起的派别:异军 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儒家;儒学;儒教;儒门;儒业;儒科) 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百家诸子 政治派别:政派 政治活动中的派别:翼(右~) 政治上倾向进步或革命的一派:左派 政治、学术、文艺、宗教等方面的不同派别:宗(宗派) 独霸一方的宗派:山头(另立~) 不同宗派:异宗 各政党或政党中的各派:党派 邪恶的党派:孽党 淫朋 蜮党 某宗教内部的派别:教派 宗教教派:教门 佛教各宗派:诸宗 一线相传的或亲信的派系:嫡系 嫡派 学派、党派等一脉相传的嫡派:嫡统 适统 正统 正绪 正体 非正统的派别:异教 邪宗 不正派的宗教派别或学术派别:旁门左道 傍门外道 旁门外道 旁门小道 左道旁门 左道外门 邪魔外道 野狐外道 邪魔歪道 天魔外道 (学术、宗教、政党等内部因主张不同而形成的分支:派别)
另见:组织3 团体 结合 ☚ 派别 自成一家 ☛
位置 位置位(地~;坐~;床~;水~;货~;数~) 部(~位;内~;头~;手~) 廷 山川、田地或建筑物等的位置:在(在某处) 坐(坐落;~东向西) 人或物所在或所占的位置:窝 地位,位置:窝子 打靶时射击者所在的位置:靶台 应有的一个位置:一席之地 上下位置颠倒:颠
另见:方向 接近2 官位 座位 居于名次 ☚ 位置 地理方位 ☛
办公场所 办公场所议事之室:议室 高级官员办公之所:行辕 宰相处理朝政的地方:黄扉 黄阁 将帅办公的地方:军府 铃阁 宾署 宾帱 议幙 官吏办事处所:官曹 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衙门 府一级的衙门:府治 府衙 地方长官的衙门:阃台 高大的衙门:高衙 简陋的衙门:鸠署 古代官员办公的处所:公署 专员公署的简称:专署 行政公署的简称:行署 地方的办公场所:邑厅 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铃阁 县官办事的地方:琴堂 县衙 县堂 邑庭 古称县官行使政令的处所:县廷 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馆(领事~) 外交使节在所驻国的办公机关:使馆 古时街坊巡逻军卒驻扎、办公之所:铺舍铺屋 其他办公场所:所(派出~;招待~) 曹(计曹) 府 部 院 局 司台 省
另见:办事 工作 管理 官员 ☚ 办公场所 办公的大厅 ☛
行政区划单位 行政区划单位省(~份;省级) 市 地州 县 乡(~所) 镇 区(省~;地~;分~;特~;专~;本~;社~) 盟 旧时乡以下基层单位:里(~正) 机关内部的办公单位:处(处级) 科(行政~) 部(部门) 室(科室) 课(总务~) 段 股 委(党~;团~;工~) 办(外~;~公厅) 厅(省~;工业~) 司(礼宾~)局(市~;文化~) 某些单位的名称:台(天文~) 所(研究~) 院(医~;产~) 某些服务单位:社(旅~;茶~) 古代户籍编制单位:长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军 师 旅 团闾 集体的编制单位:队(连~) 由不多的人员组织成的单位:组(~员;小~) 规定的单位:点(蹲~) 自己所在的单位:本位(~主义) 总部的下属单位:分部 以电谋私的电力管理单位:电老虎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部门:单位)
另见:组织3 机关 团体 ☚ 单位2 官职 ☛
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部(梨园~) 银行业进行联合放款的组织:银团 商业界的行业组织:商会 商社 行业或商人的联合组织:行会 同一行业的人为维护自身利益结成的行会组织:行帮 商业同行组成的行会:商行 旧时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纲(盐~) ☚ 组织3 阶层 ☛
军队 军队军(军马;军伍;军师;军戎;军班;三~;大~;骑~;空~) 旅(军旅) 兵(兵马;兵戈;兵师;兵旅;兵队;兵众;甲兵;鹤兵;步~;工~) 伍(士伍;队伍;行伍;部伍;褚伍;戎伍;尺竹伍符) 师(师众;师徒;兴~)武装(~力量) 人马 卒乘 行列行阵 行陈 车革 居曲 部曲 麾旌 麾旆 麾斾 鹤仗 毒帜 营马 戎行 戎马 戎骖 古代的军事集合体:军团 军队的统称:部(部队) 军旅 云旅 军旅,部伍:云队 军队,军事:戎轩 军队,士兵:武卒 行伍,军队:戎戍 士兵,军队:兵戎 兵甲 与军队有关的:戎(~事) 兵(~务;~器) 军队各部:诸校 整个军队:全军 全部军队:六师 全军中除主力部队以外的部分军队:偏师 军队的前列:锋 军队的前导:军导 京师的军队:中军(~宝账) 先头部队:前锋(前锋军) 前军 前阵 前驱 驱先 先头部队,先行者:前茅 先锋,先头部队:头哨 作战的先头部队:头阵 军队作战时在正面部队两侧的部队:两翼 作战时部队的两翼:侧翼 翼侧 一个队形的左侧或右侧:翼(右~;两~;轻~) 后续部队:后军 行军时走在最后的部队:殿军 行军时居于尾部者:后殿 居后续进的部队:后继 踵军 后军 后系
另见:士兵 队伍 军容 军营 军帐 保卫 守卫 防守 作战 ☚ 军队 各种军队 ☛
书的一部分 书的一部分卷(上~;下~) 编(上~) 部(~帙;上~) 整套书的一部分:辑(第一~) 成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篇 书或影片的一部分:集(上~;第六~) 戏曲中只说不唱的部分:白(说白;独~;对~) 诗文歌曲的一篇:首(一~歌;诗十~) 书的段落:章(章节;~回) 回(一百~本) 段(段落;区~) 节(第一~) ☚ 书的各部分 书的各部位 ☛
统领 统领部(部率) 勒(率勒;亲~六军)统(统帅;统率;统纪;统御;统临;统摄;统带;统楫) 领(领挈;整领) 董(董齐;董督) 录总(总要;总率;总御;总驭;总领;总录;总护;总帅) 都 督摄(绾摄) 御(将御) 监(监御)收率 统领其事:领事 统领天下:统天 统领部属:摄下 统领军事:管军 统领指挥军队:督军 统领作战:督师 统率兵众:都部 管辖统领:管领 提调 总管,统领:都督 一并管领:兼领 统辖统领:辖统 掌管统领:掌统 纠集统率:纠率 聚集统率:纠帅 纠勒 聚合统率:鸠勒 训练统率:训率 训诲统御:训御 坐镇统率:镇率 (统辖带领:统领) ☚ 率领 督率 ☛
个体物量 个体物量用于家、店、房、门、窗、墙、阶、梯等的量:家(三~人;几~商店) 房(两~媳妇) 爿(一~店) 进(一~房) 座(一~楼) 幢 栋 所间 格 扇(一~花窗) 樘 槽(两~隔扇) 道(一~门) 堵(一~墙) 磴 级 层 用于家具、灯盏、什物、药物等的量:张(一~桌子) 堂(一~家具) 把(一~椅) 只(一~桶;一~箱子) 袋(一~烟) 炷(一~香) 顶(一~帽;一~帐) 盏(一~明灯) 支(一~烛;四十~光) 用于食物、药物的量:帖(一~而愈) 贴(一~膏药) 丸(每服一~) 味(缺一~药) 剂(一~即效) 服(煮三~) 料 餐(一日三~) 用于布、衣、被、线的量:匹(一~布) 幅(三~青布) 件(几~衣服)袭 领(一~大衣) 身(一~新衣) 绞(一~纱) 桄(一~线) 轴(两~丝线) 床(一~棉被) 用于容器的量:杯(一~酒) 盅 碗 碟(一~菜) 盆 桶(一~油) 壶(一~醋) 锅(一~汤) 罐(一~蜂蜜) 缸(一~水) 坛(一~子酒) 池(一~水) 听(一~饼干)筐(一~鱼) 篓(一~废纸) 篮箩 蔸(一~菜) 箱(一~书) 盆 匣(一~首饰) 笼(一~包子;一~猪肝) 瓢(一~水) 勺(一~米) 用于器具、器物、机器、车船等的量:把(一~刀) 具(一~棺材;座钟一~) 架(一~机器) 杆(一~旗)盘(一~磨;一~机器) 台(一~车床) 只(一~船) 部(一~车)辆(一~车) 艘(一~船) 用以计算车、马、轿、梯的量:乘 用于武器、弹药等的量:杆(一~枪) 枝(一~枪) 挺(一~机枪) 门(一~炮) 尊(一~炮) 张(一~弓)发(一~子弹) 颗 粒 用于纸、书、画、诗、歌、文件、影片、印刷物等的量:纸(一~空文) 张(一~纸) 本(一~书) 篇 章段 页 面 阙 首(赋诗一~) 曲(高歌一~) 支 部 函 册 份(发文一~) 套(一~书) 幅帙 帧(一~画) 轴(一~古画)票(投一~) 道(一~命令) 角(一~文书) 通(手书两~) 笔(一~好字) 用于手、指的或与它计的量:指(断其一~;长约一~) 掌(打一巴~) 把(拉它一~) 拃(两~一尺) 掐(一小~草) 捧(一~枣) 围(一~粗) 抱(一~大) 搂(一~粗) 用于气体、液体的量:股(一~香气) 朵(一~白云) 泡(一~尿) 滴(一~水) 汪(两~泪) 摊(一~水)泓(一~秋水) 点(雨~) 用于其他物品的量:封(一~信) 只(两~手) 口(一~井;反咬一~) 张(一~嘴) 眼(一~井) 条(一~心) 台(一~戏) 尊(一~佛)座(一~佛) 具(一~尸体) 道(三~防线) 卷(一~纸) 个(几~) 干(若~) 层(激浪千~)垓 ☚ 事情、行动量 某种形状物的量 ☛
集体 集体大我 公群 因工作或活动而组织的集体:团(民~;社~;参观~) 公共集体:公团 由同伴组成的集体:伙(合~) 若干人结合的集体:一伙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部(部落;部帐;部族) 邑落 陬落 种族 附属的部落:附落 投降的部落:降部 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队(球~;商~;游击~) 由缔结盟约而形成的整体:同盟(军事~)齐盟 由出类拔萃的人组成的集体:菁英组群 整个集体:整体 集体的范围:圈(圈子) (由许多个体结合而成的整体:集体)
另见:机构 组织3 结合 ☚ 集体 团体 ☛
类别 类别别(派~;级~;职~) 门 体类辈类 异类 非类 门类,类别:部 按事物性质划分的类别:科目 教学的科目:课(~文;功~) 学术或业务的类别:科(学~;文~;内~) 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中分出的类别:经史子集 戏曲演员角色的类别:行当 不同的类别:殊类 类别众多,不止一种:众多非一 (不同的种类:类别) ☚ 各个种类 同类 ☛ 〖部〗 粵 bou6〔捕〕普 bù ❶ 部署,指揮。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按廣韵曰:『〜,署也。』」司馬光《資治通鑑.晉紀.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見晉兵〜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 ❷ 部下,部屬,有成語「按〜就班」。《資治通鑑.漢紀.孝獻皇帝庚》:「瑜等在南岸,瑜〜將黃蓋曰。」(瑜:周瑜。) ❸ 部隊。陳壽《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權討江夏,瑜為前〜大督。」(權:指孫權。江夏:地名。) ❹部分,類別。白居易《琵琶行》:「名屬教坊第一〜。」(教坊:唐代音樂官署名稱。) ❺ 官署,行政機關。宋濂《杜環小傳》:「父友兵〜主事常允恭。」(兵部:尚書六部之一,負責武官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之政。)
部宋军队编制单位。神宗实行“将兵法”后,系将禁兵在将与队之间,设部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其统兵官为部将。哲宗时,一般每将分五部,每部统管若干队。南宋初,有些军队曾一度设立部一级编制,作为统领或统制管辖的单位,如后部、中部、左部、右部等,相当于军。 部 部国家官署的单位名。军队建制名。自隋代始在尚书省下设三部: 吏部、礼部、兵部; 唐改为六部即: 吏部,掌百官选用; 礼部,掌国家礼教; 户部,掌户口钱粮; 兵部,掌武官选用及驿站、武器; 刑部,掌刑法及囚禁政令;工部,掌制作器物及屯田。六部总揽国家政务。除军队外无所不统。从唐开始历代相沿不改。《旧唐书·职官志二》:“尚书令1员。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其属有6尚书: 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凡庶务,皆会而决之。”唐、宋6部属尚书省,元属中书省,明直属皇帝,清属内阁。军队建制单位名。胡三省注《资治通鉴》:“立军之法,1人曰独,2人曰比,3人曰参,比参曰伍,5人为列,列为头; 二列为火,10人有长,立火子; 5火为队,队50人,有头; 2队有官,官100人,立长; 2官为曲,曲200人,立候; 2曲为部,部400人,立司马; 2部为校,校800人,立尉; 2校为裨将,1600人,立将军; 2裨将军3200人,有将军、副将军。”宋代团练军 ‘部’ 为500人。《续资治通鉴·宋纪·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诸军团练,以5人为伍,伍有长; 5伍为甲,甲有正; 4甲为队,5队为部,皆有2将; 5部为军,有正副统率。”宋代建炎后乡兵 ‘部’ 为40人。《宋史·兵志》: “建炎后,乡兵巡社……每10人为1甲,有甲长,有队长; 4队为1部,有部长; 5部为1社,有社长……” ☚ 渤海军都指挥使司 部曲 ☛ 部古代行政区划名。《汉书·尹翁归传》:“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 部bù❶部分。如:内部,局部,全部。 ❷某些机关或业务单位。如:国防部,安全部,门市部,编辑部。 ❸军队领导机关及其所在地。如:总参谋部,司令部,军部,连部。 ❹军队的通称。如:部队。 ❺统辖。如:所部,部属,部下。 ❻宋代军队编制单位。神宗实行“将兵法”后,将禁兵在将与队之间,设部一级军队编制单位,其统兵官为部将。 ❼用于书籍、影片、机械、车辆的量词。如:3部书,1部记录片,6部机械,2部大轿车。 ❽姓。 部bùⅠ ❶ (部分) part;section;division;region: 内 ~ inside; 局 ~ part; 胸 ~ chest; 分为三 ~ divide into three parts [sections];南 ~ the southern part ❷ (单位) unit;ministry;department;board: 门市 ~ retail department; 教育 ~ the Ministr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编辑 ~ editorial board; 解放军某 ~ a certain PLA unit; 国防 ~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ce ❸ (军队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 headquarters: 总 ~ general headquarters; 指挥[司令] ~ headquarters;command; 前沿指挥 ~ advance command post; 师 ~ division headquarters ❹ (指部队) forces;troops ❺ (姓氏) a surname: ~ 英 Bu Ying Ⅱ : 一 ~ 书 a volume; 两 ~ 字典 two dictionaries; 三 ~ 汽车 three automobiles; 一 ~ 好作品 a fine work of literature Ⅲ [书] (统辖;统率) command: 所 ~ 甚众 command many troops ◆部颁标准 departmental standard;ministerial standard; 部队 (军队的通称) army;armed forces;(军队的一部分) troops;unit;force; 部分 part;section;portion; 部件 component;unit;parts;assembly;subsystem;secundina (pl. secundinae); 部将 military officers under one's command; 部落 tribe; 部门 department;branch;class;section; 部首 {语} radicals by which characters are arrang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ictionaries; 部署 (安排,布置) arrange;map out;lay out;{军} (兵力的区分和配置) dispose troops;deploy; 部属 (下级) subordinate;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部的所属单位) affiliated to ministry; 部委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部位 position;place;region;location;localization;topo-;部下 (军队中被统率的人) 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下级) subordinate; 部优产品 high-quality products by ministry;ministry-graded quality product; 部员 clerks or staff members in a department; 部长 minister;head of a department; 部帙浩繁 Collection or set of books with reference to their quantity,condition is numerous. 部part 部bù1、行政区划名。汉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所辖之行政区称部,如冀州部、徐州部等,州部的长官称牧、或刺史。 2、军队编制单位名。汉朝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称部,大将军营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俸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俸比千石。部下为曲,曲设军候一人,俸比六百石。曲下为屯,屯设屯长一人,俸比二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 3、郡也分部置都尉。其后,北齐中央以下分八部,各置大夫,相当尚书诸曹。自唐朝起,中央分为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尚书掌部事。后世多沿置。 部官署名。(1)隋唐以后,尚书省设六部,为中央行政的总汇,其制一直沿续到清代。清末续有增设,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时共分十部。辛亥革命后仍为高级行政机关,南京临时政府分设各部,北洋政府以各部为国务院的组成部分,国民党政府分置于行政院、司法院、监察院与考试院,分掌全国行政事务。(2)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均设置参谋本部,国民党政府设训练总监部,军事委员会之下亦分设各部,均为高级军事机关。 部bù ❷按部就班|千部一腔
部bù(10画)
  【提示】阝,2画,起笔是横撇弯钩; 旧字形3画,起笔是横撇。 *部bù10画 邑部 (1) 〈书〉统率: 所~三千人。 (2) 军队: ~伍|前~。 (3) 部分,全体中的一份: 上~|内~|局~|全~。 (4) 对各部分的分类: ~首|经、史、子、集四~。 (5) 机构、组织单位的分类名称: ~门|外交~|内政~|生产~|销售~|门市~。 (6) 量词。 1. 用于书籍、影片等: 一~小说|两~电影。 2. 用于机械车辆: 一~机器|两~汽车。 部 ☚ 邽 郖 ☛ 部bù上古形声字。从阝(邑),音(pǒu,又tòu)声。古代或用为地名通用字。如:冀部|益部。转义称统属。如:部下。组词如:部署|部次。引申为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古代例如:户部|学部。现代例如:外交部|编辑部|门市部。组词如:部队|部首。再引申为部分。如:内部|南部。组词如:部位。又用为量词。如:一部书|两部机器。 部★常◎常
bù形声,从邑,咅(pǒu)声,本义为古地名,假借为分开,由此引申为统率、安排、部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