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郗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郗超

郗超336—377

字敬兴,或作敬舆,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少有才气,卓荦不羁。交游士林,善清谈,与支遁交善知赏。东晋穆帝永和(345—356)中,桓温辟为征西大将军掾。哀帝兴宁元年(363),温迁大司马,又转为参军。温意在篡逆,超为谋主。谢安、王坦之尝往温处议事,温令超卧帐中听之,风动帐开,安笑称超为“入幕之宾”。寻温又用其谋,废海西公,立简文帝。在京为中书侍郎,转司徒左长史,以母丧去职。服阕,除散骑常侍,不起。授临海太守,加宣威将军,不拜。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十二月,卒,年四十二。超有集十卷,佚。今存文四篇,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一首,为玄言诗,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晋书·郗鉴传》,并散见《世说新语》。

☚ 袁宏   慧远 ☛
郗超

郗超336—377

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少时,卓荦不群,善谈论。为桓温辟为参军。后任散骑侍郎。太和末,曾为恒温策划废立计谋。官至司空左长史。有集十卷,已佚。今存诗一首《答傅郎》,共六章,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王胡之   曹毗 ☛

郗超

代称参军。唐司空曙《酬郑十四望驿不得同宿见赠因寄张参军》诗: “明日郗超会,应思下客同。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 “王珣、郗超士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髯,珣状短小,于时荆州为之语曰: ‘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 晋王珣、郗超皆有奇才,大司马桓温分别任为主簿、参军。因郗超多须,王簿矮小,故时人有 “髯参军” 、“短主簿” 之语。

郗超【同义】总目录


郗超髯参军
郗超

郗超336—377

字景兴,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金乡县)人。崇信佛教,对佛教义理有较深研究。其佛教著作有《本无难问》、《郗与法濬书》、《郗与开法师书》、《郗与支法师书》、《奉法要》、《通神咒》、《明感论》、《论三行》(上下)、《叙通三行》、《全生论》、《五阴三达释》等。

☚ 重阳立教十五论   洪家楼天主教堂 ☛

郗超336~377Xi Chao

court official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郗超366—377

东晋高平金乡 (今属山东)人,字景兴,一字嘉宾,郗鉴孙。奉佛教,善谈论,义理精微,为大臣桓温参军,桓温引为心腹,桓温专擅朝政,超参与废立密谋。后迁中书侍郎。一时朝廷大臣如谢安等,均畏其权势。桓温死,超被谢氏排挤弃职,先父而卒。

郗超336—377

东晋桓温谋臣。字景兴(或作敬舆),一字嘉宾。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信佛教,善谈论,义理精微。与支遁交游。任桓温参军,深获信任。桓温专断晋政,他任中书侍郎等职,参与废立密谋。一时朝廷大臣如王坦之、谢安等,均畏其权势。桓温死后,为谢氏排挤去职。不久病死。

郗超336—377

字景兴,一字嘉宾。东晋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郗鉴孙。其父情佞道,他佞佛。善清淡,与高僧支遁相善,为风流时贵所重。任桓温参军,参谋帷幄,深得信任,权势扶摇直上,谢安等朝臣均畏惧之。建议桓温废立皇帝以巩固权势。终官司徒左长史。

郗超

(東晉·咸康二年——太元二年 336~377) 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 人。字景興,一字嘉賓。愔長子。少卓犖不羈,性好談論。桓温辟為掾,轉參軍,累遷司徒左長史。温懷不軌,超為之謀。以母憂去職,繼除臨海太守不起。先愔卒。超善書,尤工草字。南朝齊王僧虔云: “嘉賓草亞于二王 (羲之、獻之),緊媚過其父,骨力不及。”唐李嗣真《書後品》曰: “嘉賓與王 (羲之)、庾 (翼)相埒,是則高手。”唐竇皋《述書賦》謂其“正、草輕利,脱略古法。”其傳稱作〈遠近帖〉,為楷書“超言遠近無他說”云云五行,北宋米芾斷係唐李懷琳之偽托,無定論,俟考。參見《閣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