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分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分工 社会活动的划分和组织形式。 分工是一种社会活动形式,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进行,分工就是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没有分工,就不能把从事社会活动的人按照一定形式划分和组织起来,社会活动便无法进行。 这里所说的社会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政治活动、服务性劳动等人类的一切活动形式。 人类最初过著不定居的生活,人与人之间除去生理差别之外,几乎完全处于“自然等同状态”,这时只有以生理自然为基础的分工。在人类相对定居以后,就不仅仅有以生理自然为基础的分工,而且出现了以地理自然为基础的分工。自然分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分工,只是社会分工的萌芽状态。 但是,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说,也可以算作分工发展的一个阶段。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依次产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以及原始人群分化成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牧业的分离,以及专业工匠的形成。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生产领域的分离,以及特殊的商人阶层的形成。这种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产生,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来并不断发展的社会分工,是分工发展的第二大阶段,称为自发分工或旧式分工。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是自发分工的最完备形态。自发分工有两个显著特点: 这是与劳动划分的固定化相联系的。所谓自发性和强迫性,是说人们不是自愿地而是被迫地服从固定的专业划分。 自发分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劳动分工,即社会总劳动分解为不同的部分,这是分工的客体方面;其二是劳动者分工,即总体劳动者分解为不同的部分,长期地、稳定地固著在不同的劳动活动中,这是分工的主体方面。所谓人们被迫地服从劳动的固定的专业划分,实际上是劳动者对于劳动的屈从,主体对于客体的屈从,人对于物的屈从。 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既是自发分工的最完备的形态,又为消灭自发分工创造物质条件。代替自发分工的将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更加合理的分工,我们把它称之为“自觉分工”。 由自发分工到自觉分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发展而来的,因而尚未完全消灭自发分工,而是处于从自发分工到自觉分工的过渡阶段,兼有自发分工和自觉分工两重因素和特征,因而我们把这个阶段的分工称之为“半自觉分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