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郑谷zhèng gǔ汉郑子真隐居于云阳谷口,因名。喻贫士。杜甫《郑驸马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郑谷zhèng gǔ见“谷口耕”。杜甫《郑附马宅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岑参《终南山双峰草堂作》: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 郑谷 郑谷唐朝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字守愚。光启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因赋《鹧鸪》诗得名,称郑鹧鸪。曾与许裳、张乔等人相唱和,称为“芳林十哲”。当时诗名颇盛,曾受司空图赞赏。诗多写景咏物之作,风格清新。《淮上与故人别》、《旅寓洛南村舍》、《中年》等诗较佳。有集《云台编》。 ☚ 鱼玄机 秦韬玉 ☛ 郑谷 郑谷郑谷 (生卒年不详) 字守愚,袁州宜春 (今江西宜春)人。唐光启三年(887年)登进士第,官至右拾遗、都官郎中。郑谷在当时诗名颇盛,曾因修改僧齐己的《早梅》诗而被尊为 “一字师”。郑谷诗作反映的生活面不广,情感也欠深沉,但诗风 “清婉明白,不俚而切”。 ☚ 游清凉寺 宿澄泉兰若 ☛ 郑谷 郑谷851?—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幼居长安,聪悟绝伦,七岁能诗。为李朋、马戴称赏。屡举进士不第。唐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避乱奔蜀,长期漂游于巴蜀荆楚间。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未授官,仍率家漂泊。有江南之游,又四次入蜀。后释褐授鄠县尉,旋兼摄京兆府参军。乾宁元年(894),迁右拾遗。乾宁三年,转补阙。乾宁四年,任都官郎中,世因称“郑都官”。天复元年(901),昭宗奔凤翔,谷奔行在。后归隐宜春,居于仰山东庄之书堂,卒于北岩别墅。谷工诗。少年时即有“一代风骚主”(《唐诗纪事》作司空图语,疑不可信)之称。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李昌符等十人俱知名当时,人称“咸通十哲”。其诗为薛能、李频等称赏。归隐后与僧齐己游,改其《早梅》诗中“数枝”为“一枝”,齐己服称“一字之师”(陶岳《五代史补》)。欧阳修称“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六一诗话》)。晁公武谓“谷诗属思颇切于理,而格意凡猥,语句浮俚,不为议者所多”(《郡斋读书志》卷四)。胡震亨谓其诗“非不尖鲜,无奈骨体太孱”(《唐音癸签》卷八)。纪昀则云:“汰其肤浅,撷其精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一)其名作《鹧鸪》诗传诵极广,人因称“郑鹧鸪”。乾宁(894—898)间自编其诗三百首为《雲台编》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于此外又著录《宜阳集》三卷。《郡斋读书志》又记《宜阳外编》一卷。《全唐诗》存诗四卷,《全唐诗续拾》补诗三首、断句六。宋祖无择有《郑都官墓志铭》传世。事又见《唐诗纪事》卷七○、《唐才子传》卷九等。今人赵昌平著有《郑谷年谱》。 ☚ 尚颜 于武陵 ☛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县)人。唐代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僖宗光启三年进士,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右补阙,官至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乾宁三年,从昭宗避难华州,寓居云台道舍。后归隐宜春仰山,卒于家。因其诗《鹧鸪》传诵一时,有“郑鹧鸪”之称。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等。《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 郑谷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 谷诗属思凝切于理,而格韵繁猥,语句浮俚不竞,不为议者所多。然一时传讽,号“郑都官”而弗名也。 谷不喜高仲武《间气集》,而喜殷璠《河岳英灵集》。尝有诗云: “殷璠鉴裁《英灵集》,颇觉同才得旨深。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 《十日菊》:“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和露折残枝。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看一夜衰。”文章以气为主。郑谷此诗意甚佳,而病在气不长。西汉文字所以雅深雄健者,其气长故也。 郑谷《鹧鸪诗》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不用钩辀格磔等字,而鹧鸪之意自见,善咏物者也。人惟传其《海棠》一联耳。又有句云:“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李洞有“楼高惊雨润,木落觉城空”,非不佳,但“惊”、“觉”两字失于有意,不若谷诗之自在。然谷他作多卑弱无气。 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 谷自叙其诗曰:“谷勤苦于风雅者。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虽属对声律未畅,而不无旨讽。”谷殆己自尽,予尚何言!开成已后,已无格气可论,而其为病,苦思者伤于巧,避巧者苦于直致。其于风人之轨,荡然无寻矣。都官乃少此病,而纤秾华媚,无远大气而已。其所尊事如马博士戴、薛许昌能、李建州频,诸公之诗,读之殊龊龊,而谷事之,谓丈人行,又能远绍先辈、拔起流俗耶? 郑都官诗非不尖鲜,无奈骨体太孱。以其近人,宋初家户习之。 谷有“诗无僧字格还卑”之句,故其诗入“僧”字者甚多,昔人尝以为讥。然大历已后,诸公借阿师作吟料久矣。 郑谷诗以全集观,去许浑、韦庄实远。五言律如“春亦怯边游”,“万里念江海”二篇声气稍胜,但前篇起语甚雅,后篇结语太弱耳,如“漂泊病难任”,“凄凉怀古意”、“泽国逢知己”三篇,亦中唐佳制。 郑谷七言绝,较之开成,句语亦不甚殊,而声韵益卑。唐人绝句至此,不可复振矣,要亦正变也。 郑谷诗以浅切而妙。如 《寄孙处士》:“酒醒藓砌花阴转,病起渔舟鹭迹多。”《题少华甘露寺》:“饮涧鹿喧双派水,上楼僧踏一梯云。”《赠敷溪高士》:“眠窗日暖添幽梦,步野风清散酒酲。”《舟行》:“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时觉夜寒。”《罗村路见海棠》:“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中年》:“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寄杨处士》:“春卧瓮边听酒热,露吟庭际待花开。”皆入情切景,然终伤婉弱,渐近宋元格调。吾尤恨其“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何遽作此老婢声!独绝句是一名家,不在浣花、丁卯之下。 句好不入俗,都官之长止此矣。《鹧鸪》、《海棠》,取悦里耳而已。 郑守愚声调悲凉,吟来可念,岂特为《鹧鸪》一首,始享不朽之名? 郑都官以《鹧鸪》诗得名,今即指“煖戏烟芜”云云之七律也。此诗殊非高作,何以得名于时?郑又有《贻歌者》云:“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此虽浅,然较彼咏鹧鸪之七律却胜。 郑守愚(谷) 幼年见赏于司空图,谓当为一代风骚主。李朋、马戴抚顶叹勉,谓他日必垂名。薛能、李频不以晚辈见待。及仕于朝,人号为“郑都官”而不名。与张乔、许棠辈同称“十哲”。虽以《鹧鸪》得名,而知己之多,享名之盛,为晚唐所未有。五言如“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之类,尚多佳句。七言神韵完足,格律整齐,却无佳句可摘。 谷以鹧鸪诗得名,至有“郑鹧鸪”之称。而其诗格调卑下,第七句“相呼相唤”字,尤重复。寇宗奭《本草衍义》引作“相呼相应”,差无语病,然亦非上乘。方回《瀛奎律髓》又称谷诗多用“僧”字,凡四十余处。谷自有句云:“诗无僧字格还卑。”此与张端义《贵耳集》谓诗句中有“梅花”二字便觉有清意者,同一雅中之俗,未可遽举为美谈。至其他作,则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童宗说后序曰: 宗说始见《唐书·艺文志》所载郑谷《云台编》三卷,以谓谷之诗尽于此。及考祖择之所作墓表,称《云台编》 与外集诗凡四百篇行于世。自至和甲午迄今百有七年,外集又缺其半,则知谷于道舍诠次之外者,述尚多而传者寡也。谷字守愚,宜春人。永州刺史史之子,幼负隽声。司空图许其为一代风骚主,而薛能、李频当世名士,咸爱重之。擢第于光启三年,尝作拾遗补阙。乾宁中,以尚书都官郎中退居于仰山东庄之书堂,高尚其事以至于卒。盖唐自牛、李植党之后,学士大夫不择所附,贪得躁进者罕能独守于义命之戒,而不牵于名利之域。至于吟咏性情,出处默语之际,能不悖于理者,固希矣,况至于僖、昭之世哉!守愚独能知足不辱,尽心于圣门六艺之一,丰入而啬出之。论其格,虽苦不甚高,要其锻炼句意,鲜有不合于道。其所得于内者,又能信而充之,韬晦里闾,全去就始终之大节。尝取其《退居》、《净吟》等篇。三复而言之,因其言以求其为人,又知其行之可贤也。惜其有补于风教,而重之者以村学堂中儿童讽诵,往往视为发蒙之具,曾不获齿偏裨于李、杜诗将之坛。日往月来,殆将磨灭。盖迹其表里所得,而以世俗耳鉴决之,彼乌能知守愚之意哉! 守愚世但传其长律、绝句,不知五言诗生刻深细,抉贾氏之精而变其貌,至于如此之妙也。今直定为贾氏及门。 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县)人。幼颖悟,七岁能诗,为司空图所赏识。举进士,屡试不第。黄巢起义时,避乱入蜀。光启三年(887),始登进士第。授鄂县尉,迁右拾遗,右补阙,官至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乾宁三年(896),从昭宗避难华州,寓居云台道舍,自编其诗为《云台编》。后归隐宜春仰山,卒于家中。郑谷早负诗名,曾受知于马戴、薛能、李频。咸通中与许棠、张乔等唱酬,号为“咸通十哲”。七律《鹧鸪》传诵一时,故有“郑鹧鸪”之称。其诗多写景咏物和感伤身世之作,以《淮上与友人别》等篇较著名。今存《云台编》三卷。 郑谷参见[谷口子真]。杜甫《与李十二白》:“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郑谷汉郑子真曾隐居于云阳谷口,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世号谷口子真,故名。汉扬雄《法言·问神》:“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二《郑驸马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郑谷about 851~about910Zheng Gupoet of the Tang Dynasty,also called Zheng Shouyu. Works:The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Leaving My Friend at Huaishang,Collected Works of Zheng Shouyu,etc. 郑谷唐末诗人。字守愚。宜春(今属江西)人。光启进士。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 “当为一代风骚主”。僧齐己携早梅诗谒之,为改成“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拜为一字师。乾宁中仕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 称郑鹧鸪。其诗清新通俗,兼写景抒情之长,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有《云台编》、《宜阳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