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季翘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郑季翘1912—1984山西五台人 郑季翘
郑季翘郑季翘(1912—1984) 京 声 溪 泉 新中国名人录第483页 郑季翘1912—1984别名郑宗周、郑继侨。山西五台县沟南村人。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学系。1935年参加了 “一二·九”运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绥边区办事处主任、《救国日报》社社长、《晋察冀日报》编辑主任、副总编。1946年任北平《解放三日刊》编辑主任。1950年任中共察哈尔省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教厅副厅长。1959年任《红旗》杂志社常委编委。1960年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1983年任中共吉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早在1935年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编辑《清华周刊》、《台风》等刊物。“七·七”事变后在太原请周恩来为文化界做报告,带领“动员宣传团”、剧团在晋西北从事抗日救亡文化宣传活动。在《晋察冀日报》工作期间,先后写了《起来反对敌寇残暴的烧杀》、《对刘庄惨案的控诉》、《一切为了反“扫荡”》、《晋察边区永远是我们的》等社论。对于揭露敌寇的凶残,传达党的召唤,激发人民的英勇抗敌起了极大作用。在吉林期间,对全省的理论宣传和文教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确定地方戏曲的指导思想方针《不离基地、采撷众华、配合提炼,自成一家》上,在省歌舞剧院办院坚持民族化方向上,戏曲要推陈出新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还亲自撰写了《在文艺领域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关于客观规律》、《谈谈削除资产阶级法权》、《大搞群众运动与群众路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关于思想解放》等专著。多年来还写了一些有关文艺理论的文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