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郁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郁闷

郁闷

郁冒 闷郁 怏闷 滞懑 悒结 悒纡 慰睯
心情郁闷:气结
显得失落而心情郁闷:忽忽无聊
郁闷不乐:闷闷(~不乐)
郁闷不畅:悒塞 烦悗
郁闷难安:耿悒
抑郁,郁闷:发忿 愤懑 抑塞
压抑郁闷,很少欢乐:抑郁寡欢
烦恼,郁闷:毷氉
阴暗、郁闷:阴郁
低沉郁闷:沉郁
悲伤郁闷:怆结
形容心情悲伤郁闷:朝欷暮唶
长期郁闷:长结 积郁
郁闷的样子:悒然 闷沉沉
(烦闷郁结:郁闷)

另见:忧郁 郁结

☚ 苦闷   害怕 ☛

不舒畅

不舒畅

郁冒 郁闷 郁塞
忧闷,不舒畅:郁壹 郁殪
郁闷不舒畅:悒塞
愁闷不舒畅:郁怫 郁悒 郁邑
沉闷,不舒畅:沉懑
心情不舒畅:憋气 窝气 窝火 七拱八翘
烦闷,心情不舒畅:堵 憋闷
感到烦闷,心情不舒畅:发堵 发闷
忧郁,心情不舒畅:怫郁 怫悒
悒郁,心情不舒畅:
郁结不舒:迂结
心里不舒畅,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似的:惘然若失 惘然如失 罔然若失
心中忧愁郁闷,很不舒畅:郁塞无聊

另见:不快 忧郁

☚ 不舒服   难受 ☛

郁冒yù mào

郁闷,闷气。《后汉书·朱穆传》:“今年九月,天气~~,五位四候连失正气。”

郁冒

病证名。
❶指昏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 “郁冒不知人者,寒热之气乱于上也。”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医学入门》卷四: “郁冒不仁不省。郁乃气不舒,冒乃神不清,俗谓之昏迷也。经曰: 诸虚乘寒则为厥。郁冒不仁,言寒气乘虚中人,如物蒙罩其首,恍惚不省人事,比之眩昏更重。太阳少阳病,头痛眩冒,时加结胸痞硬者,人参三白汤加川芎、天麻,吐下虚烦、气冲眩冒身摇者,茯苓桂术甘草汤; 少阴症,脉沉迟,面微赤,身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理中、四逆汤、甘草干姜汤选用,血虚者,人参养荣汤加天麻,如下利止头眩,时时自冒者,难治; 太阳病下之不愈,因复发汗,表里俱虚,其人必冒汗自出,则表和而愈。又痰饮郁冒厥逆者,三生饮; 感湿头重眩晕者,芎术除眩汤。又有头重二证,太阳不能举者,宜发散; 易病不能举者,宣补真元。妇人新产血虚夹寒必冒,见产后。”
❷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 “郁冒,亦名血厥。”详该条。参见厥证,郁厥条。

郁冒

❶古病证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表现为头晕,意识模糊,甚则昏厥等。多因大量失血、精神刺激、剧烈疼痛等因素引起,经治疗或休息后多可恢复。
❷病名。即血厥。

郁冒yù mào

《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诸气(梨木灰)(4)。病证名。
❶指混冒神志不清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郁冒不知人者,寒热之气乱于上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❷指血厥。《普济本事方》卷七:“郁冒,亦名血厥。”

郁冒yùmào

❶证名。郁闷昏冒的证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多见于血虚、亡津液, 或肝气郁结, 外邪阻遏, 或重病后期。治宜随证选用人参三白汤( 《医学入门》: 人参、白术、白芍、白茯苓、柴胡、川芎、天麻)、理中汤、四逆汤、人参养荣汤、芎术除眩汤( 《医学入门》: 川芎、白术、生附子、官桂、甘草、姜、枣) 等。
❷ 病名。即血厥。详该条。

郁冒yù mào

depression and dizziness

郁冒

郁冒oppressive feeling and dizziness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邪气逆而上冲,眩晕昏冒之证。表现为郁闷头晕,甚则发生一时性昏厥,但很快可自行苏醒。多见于血虚、亡津液,或肝气郁结,外邪阻遏,或重病后期。此病可见于一些心因性疾病、神经症,亦可见于一些躯体疾病的后期症状。治疗当根据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方剂如四逆散、理中汤等。

☚ 右征之人   郁症 ☛
000031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