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邹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邹鲁1885—1954

广东大埔人,一作福建人。
早年先后参加同盟会、南社。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去台湾后,任国民党评议委员、监察委员等职。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中国国民党史略》、《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史》、《邹鲁文存》等。
原名:澄生
字:海滨
号:澄斋、澄庐、渔郎
别名:亚苏、阿苏

邹鲁1885—1954

国民党元老。字海滨,广东大埔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广东北伐军兵站总监。1912年任广东官银钱局总办。“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1917至1924年,历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广东省财政厅长、广东高等师范校长和广东大学校长。1924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兼青年部长。对孙中山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阴持反对态度。1925年11月,纠集谢持、林森等于北京西山碧云寺自行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另立中央。1926年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27年9月,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被选为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委员。1931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南执行部委员、西南政务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常委、国府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1949年逃往台湾,1954年病死。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

邹鲁

少年的回顾
回顾录
邹鲁
邹鲁
独立出版社1943年版72页
独立出版社1944年版706页,(台湾)三民
书局1974年7月版789页
邹鲁(海滨)先生传略
邹鲁研究初探
邹鲁与中国革命
愈经霜雪愈精神——邹鲁传
我所认识的海滨先生
革命教育者邹海滨先生
邹鲁先生几件事
邹海滨先生传
邹鲁先生与西山会议
丘式如
陈哲三
许继峰
戴书训
吴康
崔载阳
王宠惠
张镜影
张镜影
(台湾)丘式如1979年印行49页
(台湾)华世出版社1980年版226页
(台湾)正中书局1981年1月版199页
(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版
*中华日报1954年1月9日
*中央日报1954年2月8日
*中央日报1954年2月17日
*中央日报1956年1月31日、2月1日
*中央日报1957年2月5日,*革命人物志
第6集第356页
反共的先驱者——邹海滨先生
敬书邹海滨先生数事
时人汇志——邹鲁
邹达
张镜影
*台湾新生报1957年2月13日
*中央日报1961年2月13日
国闻周报1927年4卷48期
邹海滨先生与国立中山大学谢东闵*中国一周1954年198期

从事革命的教育家邹海滨先生
邹鲁(1885—1954)
邹达*政治周刊1956年91期
*传记文学1974年25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232页
邹鲁与三民主义
邹鲁与丘逢甲的师生情谊
日本友人——党国元老邹鲁先生革命逸事(上、
下)
陈哲三
陈哲三
郭寿华
*中华文化复兴1975年8卷8期
*传记文学1975年26卷1期
*中国与日本1975年181、182期
邹鲁追随国父革命记
邹鲁与戴传贤的交谊及其共同志业
海滨先生之生平与著述(上、中、下)
陈哲三
陈哲三
郑彦棻
*广东文献1976年5卷4期
*幼狮1976年44卷1期
*中外杂志1977年21卷3—5期,*广东文
献1977年7卷1期,*革命思想1977年
42卷3期
近代人物师生情谊与求学掌故(1—3)
邹鲁与国立广东大学的创办
邹鲁传略
邹鲁先生传略
邹鲁先生的家世、青少年时代及其革命思想的
萌芽
陈哲三
陈哲三
周邦道
丘式如
陈哲三
*国教辅导1978年17卷6—10期
*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78年10期
*华学月刊1978年77期
*反攻1979年422期
*逢甲学报1982年15期
敬述海师几椿革命史实——纪念邹鲁先生百龄
冥诞
郑彦荣*传记文学1984年44卷4期
邹海滨先生的生平绍莘*今日中国1984年153期
邹鲁
邹鲁
(美)勃 德等编
闻少华
中华今代名人传第177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辑第
19页,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377页
邹鲁(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1分册第44页
邹鲁
邹鲁(1885—1954)
邹鲁
新闻界名人介绍:邹鲁(1885—1954)
贾逸君
张敏孝
博润华
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政治第146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208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242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84页
邹鲁
邹鲁
邹鲁(1884—1954)
邹鲁传
王世祯
厂民
周邦道
张镜影
*民国入豪图传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198页
*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初集)第388页
*邹鲁全集第1册第1页,*革命人物志第
6集第340页
我的读书处世谈
邹鲁(1885—1954)
邹鲁
戴晋新
*邹鲁全集第9册第235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6册第604页

邹鲁

邹鲁的穷途末路
国民党政客兼文人邹鲁
邹 鲁(1885—1954)
完颜绍元
周兴梁
廖盖隆等主编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131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1卷第422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419页
邹鲁

邹鲁zōulǔ

━┃ 代指文教兴盛之地。邹、鲁分别是孟子和孔子的出生地,因以孔孟之乡泛指文教兴盛之地。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唐·高适《宓公琴台》诗:“惟见白云合,东临邹鲁乡。”唐·王维《送孙二》诗:“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 杏坛   虎观 ☛

邹鲁

邹,孟子故乡; 鲁,孔子故乡。比喻文化昌盛之地。《庄子 · 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北周庚信《庾子山集》二《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邹鲁zōu lǔ

《庄子·天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捂绅先生多能明之。”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用“邹鲁”比喻文化昌盛之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于时朝野欢娱,池台钟鼓,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邹鲁

邹鲁

文教兴盛之地的代称。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 文教兴盛之地   贫民聚居处 ☛

邹鲁

☚ 邑   邹鲁 ☛
好地方

好地方

善地
美好的地方:胜处 花锦世界 月地云阶月地云天
幽静美好的地方:花天月地 月地花天
鲜花盛开的地方:柳影花荫 柳影花阴
别有一番优美的地方:别饶佳胜
美善之区:灵区
安乐的地方:乐土 乐国 乐乡 乐郊 乐境 安土(~重迁)
快乐的地方:乐园
圣经中指人类祖先居住的乐园:伊甸园
快乐的境地:乐地
幸福安乐的地方:福地 福气窝 极乐世界 极乐之乡
幸福的地域:福国
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人间天堂
宗教家谓神所统治、人死魂归的欢乐国土:天国
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美好的地方:天堂
福德聚集的地方:福堂
神仙所居、福德所集的地方:福乡
风水好、多福气的地方:金墟福地
最好的地方:首善之地
资源丰富的地方:聚宝盆
文教昌盛的地方:邹鲁(~遗风)
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净土

另见:平坦 田地 美景 富裕

☚ 好地方   富庶的地方 ☛

邹鲁1885—1954

原名澄生,字海滨,广东大浦人。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兼青年部长,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并与林森等人组成西山会议派。后曾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委员。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

邹鲁1885—1954

原名澄生,字海滨,笔名亚苏。广东大埔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1913年赴日本, 入早稻田大学研究班。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22年参加讨伐陈炯明,后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任青年部部长。1925年11月与谢持等在北京西山自行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公开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通过反共决议,组成国民党右翼团体西山会议派。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开除党籍。同年3月在上海筹组召开非法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会委员。1927年9月国民党宁、汉、沪各派合流后,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1930年至1931年参与反对蒋介石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西南执行部委员、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等职。1949年去台湾,历任台湾国民党当局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资政等职。1954年2月13日在台北病故。著有《中国国民党史稿》、《邹鲁文存》、《回顾录》等。

邹鲁1885—1954

字海滨。广东大埔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参加广州起义。10月在广州响应辛亥革命,参加组织北伐军。1913年当选众议院议员。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曾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1924年后曾任广东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兼青部部长。1925年11月和谢持等在北京西山碧去寺孙中山灵前,非法召开中国国民常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一系列反共决议,组织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被“永远”开除党籍。1927年9月后先后参加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在北平的“国民党中央扩大委员会”、在广州的“非常会议”,参与反蒋。1931年至1935年曾任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主持国民党西南党务和政务,和陈济棠一起鼓吹“抗日”、“倒蒋”。1935年转向拥蒋后,任国民党第五届、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逃到台湾后,任国民党评议委员。1954年2月病死在台湾。遗著有:《邹鲁文存》、《中国国民党史稿》等。

邹鲁

邹鲁

原名澄生。字海滨,广东大埔人。生于1885年2月20日。曾在广州创办潮嘉师范。1907年考入广东法正学堂,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参加巡防营发难失败。1909年赴潮汕运动民军中央委员应新军起义未成。1911年在广州办报,鼓吹革命,参加三二九黄花岗起义,失败逃亡香港。广州光复后,组织北伐军,任兵站总监。1912年曾任广东官银钱局总办,并当选国会众议院议员。参加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并帮助孙中山建立中华革命党,出任 《民国杂志》编辑。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次长。陈炯明叛变后,任大总统特派员驻香港,策动讨伐叛军。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当选中央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部长。1924年6月任国立广东大学校长。孙中山逝世后,为西山会议派核心人物。1926年1月被开除中国国民党党籍(后恢复)。1927年后多次出国游历,并加入参加反对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活动。自1932年出任中山大学校长。1935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1945年5月再次当选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49年去台湾。1952年10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1954年2月13日因脑溢血逝世。著有 《中国国民党党史稿》等。

☚ 邹琳   邹鹏奇 ☛
000037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