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邵东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邵东县

邵东县

属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支流邵水流域。面积18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67千公顷。人口114.27万。大多为汉族,并有回、苗、土家、侗、瑶、壮等族。1995年工业总产值37.64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6亿元。财政收入9069万元,支出1.29亿元。辖两市、牛马司、范家山、仙槎桥、火厂坪、佘田桥、廉桥等9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两市镇。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于昭陵县东南境置昭阳候国。三国吴改置昭阳县,属昭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 因避司马昭讳改称邵阳县。1952年析邵阳县东部置邵东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275毫米。有松、杉、楠竹等林产。有水稻、小麦、甘薯主要农作物。黄花菜栽培历史较长。有煤、铅、锌等矿产。牛马司煤矿为湖南主要煤矿。有钢铁、机械、化肥、水泥等工业,刀、剪为传统手工业产品。娄邵铁路穿过县境。有醴陵~新晃、衡阳~邵东等公路干线。邵水从两市镇至邵阳市区河段可通木船。有东华烈士墓和贺金声墓纪念地及汉昭阳侯城遗址、唐建莲荷山庵堂、清建佘湖山庵堂古迹。

☚ 武冈市   新邵县 ☛
邵东县

邵东县

位于湖南省中部,资水支流邵水流域。西汉元始五年 (5)封长沙刺王子刘赏为昭阳侯,分昭陵县地置昭阳侯国,治今县黄陂桥乡。三国吴改置昭阳县。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避司马昭讳改名邵阳县 (晋邵阳县仅有今邵东县地,与南朝陈以邵陵县地并入后之邵阳县有别)。南朝省邵陵、高平二县,并入邵阳县。隋开皇(581—600)初废邵陵郡,又省扶夷、都梁二县并入邵阳县,迁县治于今邵阳市区。此后历为邵阳县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2年2月以邵阳县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区的全部,和第一、七、十四区部分地区设立邵东县。县人民政府驻两市塘镇 (今两市镇)。1977年9月由邵阳地区划归涟源专区。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1983年2月因撤销娄底地区划归邵阳市。现属邵阳市。县人民政府驻两市镇。面积1776平方公里。以汉族为主,另有回、苗、土家、侗、瑶、壮等民族。境内地势南北高峙,中部抬升向东西两侧倾斜,形成马鞍形分水岭。大云山海拔990米,为境内最高峰。资水支流邵水自西南流经县境西北部,蒸水、侧水逶迤东去入湘江。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4.8℃,7月平均气温28.3℃。年平均降水量1302.1毫米间。矿藏有石膏、煤、铅、锌、锰、铁等。农产品主要有稻谷、小麦、薯类、花生、黄豆、茶叶、水果等。林产品以松、杉、竹、油茶为主。黄花、药材、柑橘等产量居全省前列。邵东素有“商贸之城”、“百工之乡” 的美誉,五金产品畅销全国及欧美,玉竹远销东南亚。牛马司有省内著名煤矿。交通有娄邵铁路横贯北部。上瑞高速公路、320国道、315省道穿越县域,各乡镇均通公路汽车。水运有邵水通资江。名胜古迹有昭阳侯城遗址、贺金声墓、匡互生墓、洪桥、荫家堂、流光岭风景名胜区等。

☚ 武冈市   邵阳县 ☛

贺金声墓/匡互生墓/西门城址/流光岭风景名胜区/荫家堂/洪桥

☚ 升平桥   贺金声墓 ☛
邵东县

邵东县

位于湖南省中部邵阳市东,邵水流域。面积1768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人,县城两市镇,隶属邵阳市。娄邵铁路自东北向西贯穿县境,320国道东西横贯,公路沟通乡村形成网络,邵水可通航。矿藏中煤、铅、锌、石膏等储量丰富。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炭、铅、锌、耐火砖、石膏、水泥、棉布、饮料酒、机制纸、日用瓷及皮革制品。农业和养殖业发达。

☚ 祁东县   洞口县 ☛
000016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