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大意是说,西汉匡衡,贫而好学。晚上点不起灯,便凿穿墙壁,借邻家一孔之光读书。后因以“凿壁偷光”比喻家贫苦读。 唐独孤铉有《凿壁偷光赋》(《文苑英华·六三》),称颂此事。又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等。 如“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唐岑参《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如“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汤显祖《牡丹亭》第2出)“惜日看圭短,偷光恨壁坚。”(元稹《献荥阳公书五十韵》)凿壁偷光的故事,家喻户晓,激励了一代代贫寒子弟,不畏艰难,发愤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