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邮票志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邮票志号印在邮票底边上的编号,一般表示票种、发行年份、套号、枚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上,开始印刷邮票志号。如1950年7月1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印有“纪4.4-1”,其中“纪4”表示这套邮票是纪念邮票的第4套,“4-1”表示这套邮票共4枚,本枚是第1枚;在邮票底部右边印有“(23)”,表示本枚邮票是纪念邮票中的第23枚。从第16套纪念邮票“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开始,在邮票底部右边又加印了发行年代(在总编号右侧)。特种邮票的表示法与纪念邮票相同,只是将“纪”字改为“特”字。从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取消了这种志号,但在全张邮票边纸上有编号,称为“文”字邮票。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邮票,在邮票底部左边又印上新编的连续号,每种邮票编一个号,从1编至95。如1970年8月1日发行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邮票,底部左边印的“(1)”是连续编号,底部右边印的“1970”是发行年份。从1974年5月开始邮票编号又使用“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如1974年5月15日发行的“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周年纪念 ”邮票,底部左边印有“J 1.(3-1)”,其中“J”是表示纪念邮票,“1”是第1套,(3-1)表示这套邮票共3枚,这是其中第1枚。邮票底部右边印有“1974”,是印制年份。从1992年又改革了邮票志号的编号办法。每年发行的纪、特邮票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如“壬申年”邮票是1992年发行的第1套邮票,共2枚,属于特种邮票。第1枚(面值20分)邮票底部左边印有“1992-1”,右边印有“(2-1)T”;第2枚(面值50分)邮票底部左边印有“1992-1”,右边印有“(2-2)T”。邮票底部左边为发行年份及套票的顺序号,右边括号内表示这套邮票的枚数和本枚是第几枚;“T”表示特种邮票。 邮票志号 邮票志号serial number of stamp中国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票面底边上印有的编号。1949~1967年间,纪念邮票以“纪”字开头,特种邮票以“特”字开头。如“纪29·2-1(118)1954”的含义为:第29套纪念邮票,全套共2枚,本图是第1图,纪念邮票总顺序号为118,1954年印刷。特种邮票的编号和含义与此类同。1974年后,编号改用汉语拼音字头,纪念邮票以“J”开头,特种邮票“T”开头,邮票上不再印总顺序号。 ☚ 特种邮票 附捐邮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