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邓颖超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邓颖超1904—1992;女祖籍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县。 邓颖超
邓颖超
邓颖超 邓颖超1904—1992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后,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28年在莫斯科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直属机关总支部书记。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抗战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第一至第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二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82年被推举为对外友协名誉会长。 ☚ 蔡畅 缪伯英 ☛ 邓颖超1904—1992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妇女运动的先驱。祖籍河南光山县,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1910年随母迁居天津。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北京一所免费平民学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15岁时,积极发动女师同学为主的各界妇女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同周恩来一起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是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曾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和女星社,兴办妇女文化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反对北洋军阀卖国行为,争取男女平等权利。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发动和组织妇女群众,为反帝反封建而斗争,使妇女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是在上海党中央机关从事秘密工作,后到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央局秘书长,带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无论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还是在中央苏区和长征的艰苦环境中,她对革命事业前途始终充满信心,坚贞不渝,战斗在最前列,甘当无名英雄。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成员,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委员;1948年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提出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方针和任务。1949年3月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她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妇女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建国后,邓颖超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发展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加强党的建设和维护党的纪律,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一贯关心和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和妇女解放事业,勉励广大妇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邓颖超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百折不挠,战斗不息;一贯坚持党性原则,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她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事事出以公心,一直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她生前给中共中央写信,恳切要求死后不保留骨灰,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搞故居,不照顾亲属。邓颖超对无产阶级新型恋爱婚姻道德提出过一些重要观点。早在1923年她写的《错误的恋爱》一文中就指出,两性的爱“须得要基于纯洁的友爱,美的感情渐慢浓厚,个性的接近,相互的了解,思想的融合,人生观的一致”,“更须两性间觉得共同的‘学’和‘业’来维系着有移动性的爱情,以期永久”(《天津《新民意报》副刊《女星》旬刊,1923年第一期),反对那种以金钱、权势、色相为基础的恋爱婚姻观。周恩来向夫妻双方提出的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的“八互”道德要求,也是她同周恩来间夫妻道德关系实践的概括。 邓颖超中国女政治家。1904年2月4日生。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中共广东区委妇女部长。1926年,国民党二大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32年,进入中央根据地,任中共中央苏区局秘书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团员。1945年,在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47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8年,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4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第4、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6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共第8~12届中央委员。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因年事已高退出领导岗位。1992年7月11日去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