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颖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颖超1904—1992;女

祖籍河南光山,生于广西南县。
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曾任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共中央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全国政协主席等职。
原名:文淑
乳名:邓玉爱
小字:小超
笔名:壹、颖超
化名:邓银娇、伍妹、伍美、李知凡太太、李杨逸、杨逸、逸豪
别名:邓咏通、颖彬、颖斌

邓颖超

李知凡太太
尊敬的老学长邓颖超大姐
周恩来与邓大姐
胡杏芬 洪济群
周俟松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版93页
人民政协报1984年8月29日
文汇报1985年3月3日
周恩来与邓颖超
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的三十位女同
志都是哪些人:邓颖超
周坦
金青
*明报月刊1977年2期
人物1981年6期
坚定的信仰 不懈的奋斗——访邓颖超同志
战友情深——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的共同生活
片断
爱泼斯坦等中国建设1981年7、8,11期
中国妇女1982年7期
解放区妇联筹委会副主任邓颖超同志
李知凡太太
比金子更珍贵的友谊
草明
净之
洪济群
妇运史研究资料1983年2期
瞭望1983年7期,新华文摘1983年12期
新观察1983年20期,新华文摘1983年
12期
邓大姐和新闻记者
大姐,你好!
邓颖超同志在旧政协前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的斗争
于广华
戈扬
王华
新闻记者1984年1期
人物1984年2期
党史研究1984年3期
邓颖超传略(1904-)
邓颖超(1904-)
 文献和研究1984年5期
党史通讯1984年9期
五四运动中的邓颖超
邓颖超等人1923-1925年在天津组织的女星
社及其主要活动
李竞瞭望1984年18期
妇运史研究资料1985年1期
长征路上的邓大姐顾玉平星火燎原1985年2期

模范夫妻——周恩来与邓颖超(1-3)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
回忆党的光辉战斗历程——访邓颖超同志
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简历:邓颖
方 铭
陈冬
爱泼斯坦等
瞭望1985年9、12、13期
中共人物小史第36页
中共六十年纪念文选第242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3)第17页
邓颖超——在万里征途中
回忆周总理和邓大姐
赵炜
贾唯英
红军女英雄传第1页
回忆南方局(1)第173页,重庆文史资料选
辑第6辑第158页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女士访问记
邓颖超(1900-)
回忆周总理和邓大姐
邓颖超(1904-)
莫蓝
朱新民
贾唯英
抗战中的女战士第9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4册第272页
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第158页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第538页
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邓颖超
邓颖超
周末报编委会
读者出版社
*新中国人物志(下)第205页
新政协重要人物志第30页

邓颖超

纪念与回忆
邓颖超与天津早期的妇女运动
邓颖超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
资料征集委员会
等编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12页
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690页
邓颖超:一代伟大的女性
邓颖超革命活动七十年大事记:1919.5.4—
1989.5.4
金瑞英主编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
会编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537页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163页
邓颖超传
怀念邓颖超大姐
忆邓大姐
金凤
黄启璪主编
《忆邓大姐》编辑组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册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373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465页
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151页
邓颖超与何香凝
邓颖超书信选集
吴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
室第二编研部编
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344页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07页
不应被历史遗忘的往事——记邓颖超大姐在武
汉、重庆
郭使重庆日报1989年3月8日
“五四”运动时的演讲队长——邓颖超
邓颖超同志逝世
邓颖超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
赵炜等人民政协报1989年5月5日
人民日报1992年7月12日
人民日报1992年7月17日
看似“无情”实有情
深切的悼念
继承前贤志,更上一层楼——悼敬爱的邓大姐
忠贞的爱情,牢固的婚姻——周恩来和邓颖超
的恋爱经历
周尔均
陈慕华
韩叙
长春
人民日报1992年7月19日
人民日报1992年7月19日
人民日报1992年7月26日
幸福1988年23期
邓颖超与“五四”运动
邓颖超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动
邓颖超早期思想初探
中共六届政协主席周恩来未亡人邓颖超辞世
给邓颖超的公开信
邓颖超同志在重庆活动纪略(1938年10月—
1946年5月)
李淑荣等
董振修
董振修
赵志邦
宋美龄原作
刘英
党校教学1989年3期
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4期
党史资料与研究1991年2期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2、3期
*传记文学1992年61卷2期
重庆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3期
推进女子教育,谋求妇女解放——邓颖超早年
在津的教育活动
殷子纯党史资料与研究1995年1期
邓颖超早年的实践观
邓颖超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参政会
邓妈妈的心里话
邓颖超的“三个最后”
邓妈妈出远门了
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正式隐退
邓颖超生平专集出版
电贺张学良90寿辰邓颖超寄语全国少年儿童
殷之
苟翠屏
宋立新 潘超
萧红
萧红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李方诗等主编
党史资料与研究1996年2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1期
中国一代政界要人第47页
中国一代政界要人第50页
中国一代政界要人第55页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49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0)第63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60页

学习做21世纪新主人  
邓颖超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获巴基
斯坦伟大领袖勋章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2)第47页
邓颖超在北京逝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党、政、军领导人:邓颖超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58页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33页
活跃在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期间的邓颖超
邓颖超(1904— )
邓颖超(1904—1992)
刘继强等
范济国
廖盖隆等主编
中国抗战人物研究论集第95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4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106页
邓颖超

邓颖超1904—1992

河南光山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与周恩来、马骏等共同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部长。同年与周恩来结婚。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部长,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后,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28年在莫斯科列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回国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事,中央直属机关总支部书记。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任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秘书,中央机要科科长。抗战时期,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南方局委员兼妇委书记。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并在重庆、南京、上海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而斗争。1946年当选为国际民主妇联理事。后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9年起,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第一至第三届副主席,第四届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纪委第二书记,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1982年被推举为对外友协名誉会长。

☚ 蔡畅   缪伯英 ☛

邓颖超1904—1992

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妇女运动的先驱。祖籍河南光山县,生于广西南宁。幼年丧父,1910年随母迁居天津。1913年至1920年先后在北京一所免费平民学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1919年15岁时,积极发动女师同学为主的各界妇女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组织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同周恩来一起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觉悟社”,是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3年曾组织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和女星社,兴办妇女文化教育,宣传爱国思想,反对北洋军阀卖国行为,争取男女平等权利。1924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两广区委委员兼妇女部长、中共中央妇委书记,发动和组织妇女群众,为反帝反封建而斗争,使妇女运动得到了蓬勃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是在上海党中央机关从事秘密工作,后到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央局秘书长,带病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无论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还是在中央苏区和长征的艰苦环境中,她对革命事业前途始终充满信心,坚贞不渝,战斗在最前列,甘当无名英雄。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成员,与周恩来等同志一起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7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委员;1948年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提出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方针和任务。1949年3月在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她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妇女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建国后,邓颖超历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发展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加强党的建设和维护党的纪律,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一贯关心和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和妇女解放事业,勉励广大妇女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邓颖超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百折不挠,战斗不息;一贯坚持党性原则,遵守党的纪律和政治生活准则,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她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密切联系群众,平易近人,事事出以公心,一直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她生前给中共中央写信,恳切要求死后不保留骨灰,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搞故居,不照顾亲属。邓颖超对无产阶级新型恋爱婚姻道德提出过一些重要观点。早在1923年她写的《错误的恋爱》一文中就指出,两性的爱“须得要基于纯洁的友爱,美的感情渐慢浓厚,个性的接近,相互的了解,思想的融合,人生观的一致”,“更须两性间觉得共同的‘学’和‘业’来维系着有移动性的爱情,以期永久”(《天津《新民意报》副刊《女星》旬刊,1923年第一期),反对那种以金钱、权势、色相为基础的恋爱婚姻观。周恩来向夫妻双方提出的互敬、互信、互学、互助、互爱、互让、互勉、互谅的“八互”道德要求,也是她同周恩来间夫妻道德关系实践的概括。

邓颖超

中国女政治家。1904年2月4日生。1919年,在天津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中共广东区委妇女部长。1926年,国民党二大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妇委书记。1932年,进入中央根据地,任中共中央苏区局秘书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武汉、重庆等地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妇委书记、中共中央妇委副书记、中共驻重庆、南京代表团团员。1945年,在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47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妇委代理书记。1948年,当选全国妇联副主席、并任党组副书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三届全国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第4届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第4、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第6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共第8~12届中央委员。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8年因年事已高退出领导岗位。1992年7月11日去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