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潭洲1925—1991
当代思想史学者。浏阳人。1947年湖南国学社结业。历任常德信国中学国文教员,慈利第一中学、常德师范学校语文、历史教员,湖南省历史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浏阳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员,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湖南省船山学社副社长,《船山学报》副主编。自50年代末开始,长期受政治迫害。但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仍坚持读书治学。对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和思想史均有较深造诣。治学态度严谨,注重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不为浮谈虚言,言必有征。尝言: “研究历史,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资料,而且要对资料进行严密的钩稽参验工作。在这过程中,‘绝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 (梁启超语) 研究所得,须是真知,正如戴震所说: ‘知十而皆非真,不若知一之为真知也。’ 只有掌握了信而有征的材料,才能作出正确的论断。” ( 《韩愈研究·绪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文学论稿》、《谭嗣同传论》、《王船山传论》、《韩愈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