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1912—1966福建闽侯人 著名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杂文作家、书法家。曾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建国后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中国科学院社科学部委员,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国新闻学会主席等职。著有《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邓拓诗词选》、《燕山夜话》(合著)、《三家村札记》等。 原名:邓右任 乳名:旭初 学名:邓子健 字:季立 笔名:邓拓、丁大云、丁山、丁萝庵、丁曼公、卜无忌、于遂安、马南邨、文益谦、尹堤、邓君特、邓拓洲、左海、石天开、石仙、石思平、东方白、艾芮、向阳生、关白、芮新、吴南星(与吴晗、廖沫沙合用)、武丹、单文生、南阳、恽忒、鸥子、晓晶、殷洲、高密、萧斯、曼公、温州、慰农 化名:丁丙根 别名:马南邨人、云特、弗政、狄曼公 邓拓1912—1966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原名云特、子健,笔名左海、殷洲、马南邨、向阳生等。福建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1933年参加反蒋斗争。1937年到晋察冀边区,创办《抗敌报》 (后改为《晋察冀日报》)。曾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等职。1944年主持编印《毛泽东选集》。北平解放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1950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并被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1958年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1960年起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并被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著有《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邓拓诗词选》等。1961年开始写《燕山夜话》,并与吴晗、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1966年林彪、康生和“四人帮”把他们诬为“三家村黑帮”。邓拓受残酷迫害,不幸逝世。后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邓拓忆邓拓 邓拓评传 忆邓拓——为《新闻战线》而作 健笔终存天地间——怀念邓拓同志 | 廖沫沙等 王必胜 丁一岚 杨述 |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版289页 群众出版社1986年6月版264页 人民日报1979年2月27日 北京日报1979年4月1日,中国新文艺大 系(1976-1982)散文集第1辑第33页, 泪雨集(丙编)第238页 | 毛锥十载写纵横——怀念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 邓拓同志 | 陈春森 | 北京日报1979年4月8日 | 邓拓同志与荣宝斋 “风雨同舟战友贤”——邓拓同志和中国历史博 物馆 | 三丁 陈乔等 | 北京日报1979年4月11日 光明日报1979年4月17日 | 怀念景仰——忆邓拓同志二三事 回忆我的爸爸邓拓 | 杨仁恺 邓云 | 辽宁日报1979年4月22日 光明日报1979年5月18日,福建青年 1980年3期 | 战斗在思想理论战线的最前线——悼邓拓同志 我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邓拓 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 陈克寒 李筠 | 人民日报1979年8月6日 人民日报1979年9月6日 | 赤子之心——怀念邓拓同志 邓拓同志和他的《燕山夜话》 忆邓拓 | 刘广志 顾行 刘孟洪 丁一岚 | 人民日报1982年9月20日 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1辑 新闻战线1979年1期,新华月报1979年 3期,泪雨集(丙编)第220页 | 不灭的诗魂——忆邓拓同志和他的诗 怀邓拓同志对我国古代书画和文献的研究及收 藏 | 袁鹰 丁一岚等 | 十月1979年2期 文献1979年2辑 | 怀邓拓同志 | 陶 白 | 战地增刊1979年3期,南北云水集第62 页 | 空谷回音——回忆邓拓同志 邓拓和《人民日报》 | 剑清 人民日报记者 | 浙江文艺1979年5期 新闻战线1979年5期 |
文旗随战鼓——回忆邓拓同志在晋察冀日报对 编辑记者的培养 | 张帆 | 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2辑 | 邓拓同志指导我们办晚报 分明非梦亦非烟——回忆邓拓同志在《人民日 报》 | 顾行 燕凌 | 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4、5辑 新闻研究资料1980年5辑 | 邓拓同志的生平和文学活动 邓拓同志与写作 邓拓(1912-1966) | 王必胜 吴继路 关志昌 | 新文学史料1981年4期 写作1982年3期 *传记文学1982年40卷5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5册第410页 | 邓拓和他的儿女们 邓拓——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楷模 邓拓和文物 邓拓和《晋察冀日报》 邓拓同志的写作与夜读生活 记邓拓 邓拓生活工作片断(1-7) 邓拓的童年 我和丈夫邓拓——访国际广播台台长丁一岚 邓拓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 邓拓(1912-1966) 逝世人物:邓拓(1912-1966) 新闻界名人介绍:邓拓(1912-1966) | 杨德华 王必胜 王必胜 周胜林 顾行 闲云外史(遗稿) 丁一岚 左禄等 吴继路 赵宝成 张书政 | 父母必读1982年7期 学习与思考1983年2期 文物天地1983年3期 新闻大学1983年6期 夜读1984年2期 *明报月刊1984年6期 新闻记者1984年8期—1985年3期 儿童文学1985年3期 妇女之友1985年8期 1981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简介第325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506页 中国百科年鉴(1980)第109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4)第694页 | 现代已故史学家——邓拓 邓拓(1912-1966) 邓拓 邓拓传记 邓拓 邓拓传略 邓拓 邓拓(1912-1966) 以“八头骡子办报”闻名的邓拓 邓拓 | 刘永成 张敏孝 刘永成 杜波 李立明 于虹 林曼叔等 张之杰 徐铸成 张书政 | 中国历史学年鉴(1979)第315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6页 中国史学家评传(下卷)第1714页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7辑第59页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525页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3辑第67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5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4册第269页 编辑记者一百人第43页 新闻界人物(5)第1页 |
邓拓人民新闻家邓拓 |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 会编 | 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406页 | 邓拓传 邓拓 邓拓和他的一家 才子邓拓:一位蒙冤者的血泪人生 死生继往即开来——怀念邓拓同志 风雨同舟战友贤——回忆邓拓同志 生欲济人应碌碌,心为革命自明明——忆邓拓 同志的工作和学习精神 | 顾行 成美 王必胜 庞旸 张帆编 傅克 娄凝先 成美等 |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28页 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243页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04页 海天出版社1999年版380页 北京日报1979年3月15日 天津日报1979年9月7日 福建日报1986年5月13日 | 清风峻骨忆邓拓 魂兮归来——邓拓逝世十二周年祭 启蒙老师——深切怀念邓拓同志 望山鹰——邓拓同志二三事 敬仰的纪念 光明磊落博学多才——邓拓同志光辉的一生 永久的怀念——邓拓同志办报思想回忆片断 我所了解的历史学家邓拓 文章满纸书生累——回忆邓拓同志 悼念亡友邓拓 我和丈夫邓拓——访国际广播台台长丁一岚 永恒的怀念——忆邓拓同志 学术界的朋友和战士——为纪念邓拓逝世二十 周年而写 | 王炜 白夜 杜导正 田间 李满天 顾行 丁原 戴逸 黄贤俊 李拓之 赵宝成 田流 苏双碧 | 天津日报1986年5月15日 文汇报1986年5月16日 光明日报1986年5月18日 人民日报1986年5月19日 文论报1986年5月21日 贵州日报1986年5月22日 光明日报1986年6月8日 人民日报1992年2月23日 榕树文学丛刊1979年总1辑 榕树文学丛刊1979年总1辑 妇女之友1985年8期 新闻记者1985年11期 福建论坛1986年1期 | 邓拓生平及主要著述年表 忆人民新闻家邓拓同志 怀念邓拓同志 | 毕胜 肖白 秋浦 | 新闻研究资料1986年总2辑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2期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2期 |
滹沱河畔定心盟 邓拓与历史科学 邓拓和晋察冀诗歌运动及其他 感忆邓拓同志 “决胜于社门之作”——纪念邓拓同志逝世二十 周年 | 丁一岚 戴逸 钱丹辉 康濯 陆灏 |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2期 历史研究1986年3期 人文杂志1986年3期 芙蓉1986年3期 新闻记者1986年4期 | 文旗随战鼓——为怀念邓拓同志而作 和邓拓同志在一起的日子里 清范教人常相思——回忆和邓拓一起工作的日 子 | 张致祥 金肇野 李希庚 | 新闻战线1986年5期 报告文学1986年5期 新闻战线1986年7期 | 闲话杂文说邓拓 忆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邓拓同志 邓拓办《前线》的追思——访丁一岚同志 竹石图、诗人及其它——丁一岚回忆邓拓生活 片段 | 牧惠 张友仁等 李海鸥 郑润生 | 雨花1986年11期 学习月刊1987年4期 支部生活(北京)1988年3期 福建党史月刊1988年4期 | 邓拓在一九三四至一九三七年间的革命活动 ——兼《邓拓评传》若干史实的改正 | 路海江 | 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3期 | 邓拓率团访苏始末 已故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家邓拓诞辰八十周年纪 念诗会在福州举行 | 陆天虹 李方诗等主编 | 春秋1989年4、5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52页 | 20世纪中国著名邓拓新闻学家、散文作家 (1912—1966) | 李维民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84页 | 邓拓 文章常助百家鸣——邓拓与《光明日报》 致“三家村”作者亡灵的祭文 | 李苓任洲 庞旸 丁一岚 | 中国近代名记者第351页 名人与光明日报第241页 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三)第 134页 | 玉碎 | 袁鹰 | 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三)第 15页 | 文化赤子邓拓 | 王必胜 | 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三)第 32页 | 忆邓拓 | 丁一岚 | 名人与冤案——中国文坛档案实录(三)第 3页 | 邓拓(1912—1966) 邓拓(1912—1966) 邓拓(1912—1966) 邓拓(1912—1966) | 马洪武等编写 许维勤 廖盖隆等主编 京声溪泉 |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419页 近现代福州名人第31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2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56页 |
邓拓 邓拓1912—1966诗人、杂文家。原名子健,笔名马南邨等。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到晋察冀边区任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北京市委文教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1961年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接着又与吴晗、廖沫沙在《前线》合写《三家村札记》。“文化大革命”初,惨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著有《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三人合著)、《邓拓诗文选》、《邓拓诗词选》等。有《邓拓文集》。 ☚ 朱生豪 吴天 ☛ 邓拓 当代作家,著名新闻工作者。原名邓子健,福建闽侯人。抗战时期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等职。60年代初,以“马南邨”等笔名发表了大量杂文,结集为《燕山夜话》。还与吴唅、廖沫沙等合著杂文集《三家村札记》。 邓拓1912年2月26日生。1937年后,先后担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1949年后,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等职。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66年5月17日去世。主要著作有《邓拓文集》。 邓拓 218 邓拓1912—1966政论家、杂文作家、报刊活动家。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曾用笔名左海、马南邨、卜无忌、向阳生等。福建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历史学的研究。抗战初期进入晋察冀边区,除中共党务工作外,曾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1944年主持编辑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解放后,长期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 又任《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并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和华北局党的领导工作。办报期间写有大量社论、政论文。1961年起为《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前线》杂志撰写杂文近200篇,谈古论今,独具一格,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深受读者欢迎,引起较大反响。他博学多才,善诗词,工书法,还是文物和艺术品的收藏家、鉴赏家。1966年5月17日在“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含冤去世。著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杂文集)、《三家村札记》(杂文集,与吴晗、廖沫沙合写)、《邓拓诗词选》以及影印遗墨集。 ☚ 范长江 唐人 ☛ 邓拓 邓拓1912—1966Deng Tuo当代杂文作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省闽侯县人。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以后长期担任报刊宣传部门的领导工作。1945年初,他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北京市委书记兼理论刊物《前线》主编等职,工作之余勤奋写作,其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邨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邓拓的杂文创作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燕山夜话》写于1961年3月~1962年9月,在《北京晚报》专栏上陆续发表,1963年3月集辑出版,共收有文章150多篇。这是一部颇有影响的杂文集它具有取材广泛,内容丰富;针砭时弊,锋芒犀利;篇幅短小,言简意丰;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特色。其中《王道与霸道》、《放下即实地》、《一个鸡蛋的家当》、《生命的三分之一》等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 魏巍 袁鹰 ☛ 邓拓见“新闻”中的“邓拓”。
邓拓1912—1966现代历史学家。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后又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二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同吴晗、廖沫沙合著《 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等。参见“新闻学”中的“邓拓”。
邓拓1912—1966中国新闻工作者、历史学家。原名子健,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1950年起,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57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曾主编过理论刊物《前线》。著有《中国救荒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等。与吴晗、廖沫沙合作《三家村札记》。 邓拓 邓拓1912——1966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报的领导人,著名报刊活动家和史学家。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左海、马南邨、向阳生等。1912年生于福建闽候县,自幼生活清贫,常拣树枝扫树叶、挖竹笋,每天勤苦读书,背诵古文,练习写字。1924年在福州市三牧坊福建第一中学读书。福州曾是“五四”运动“闽案”的中心,群众抵制日货十分激烈。学校里不时有些同学被逮捕或枪毙,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在邓拓的心灵里唤起种种反响和波澜。1929年,邓拓前往上海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间曾在上海法政大学学习。不久,他在沪从事工人运动,被捕入狱。1933年秋保释回闽,参加十九路军在福州发动的“闽变”。当时他以邓君特的笔名,在《新中华》杂志发表了多篇批判张东荪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文章。1934年暑假,他又离家前往河南开封他的长兄伯宇处,准备进河南大学继续求学。这时,他把全部精力投入中国史的研究,在《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名著《中国救荒史》也成书于此时。“七七”事变后,他决心献身革命,投入火热的抗战救亡运动,在商震将军领导的战地服务队工作。 1937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中共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等职。1937年冬,受党的委派,带领一些青年,在五台山区大甘河畔的海会庵,创办了晋察冀边区党的机关报——《抗敌报》,肩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设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的任务。当时,全报社只有十几人,报纸三天出一期。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1940年10月,《抗敌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每天出刊,他同时兼任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邓拓主持的《晋察冀日报》,不仅是报社、新华通讯社分社,而且又是出版社。它印刷出版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特别是在1944年5月,在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由邓拓编辑出版了有五个分册的《毛泽东选集》。这部书出版于1945年党的“七大”之前,是我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邓拓在晋察冀出生入死,带领报社工作人员,越风雪山林,渡深谷寒水,一面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报。邓拓即是报纸的总编辑,又是战斗的指挥员。由于邓拓和报社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晋察冀日报》坚持办了10年之久,这在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史上,是一桩令人振奋的奇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邓拓受命主持党中央机关报,担任《人民日报》的总编辑、社长。在此期间,他忠诚地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坚持贯彻执行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切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党的外交路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对党的各项工作都作出了有力的配合和推动,发挥了报纸的重要指导作用,使《人民日报》真正成为党中央的喉舌和联系群众的桥梁。1955年他被中国科学院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1958年他调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管文教工作,同时负责主编中共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从1960年起,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同时担任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从1959年5月15日起,由范文澜、翦伯赞、钱俊瑞、王冶秋等人推荐,经北京市委和中宣部批准,邓拓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当时邓拓除了忙于领导北京市的文教工作外,就是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馆工作。从1961年起,邓拓开始写《燕山夜话》,并与吴晗、廖沫沙合作撰写《三家村札记》。在那些杂文中,有许多篇是针对时弊而发的,批判了各种错误倾向和歪风邪气,其锋芒主要是指向极“左”思潮。邓拓博学多闻,才华出众,用笔为党、为人民战斗了一生,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逝世。1979年中共中央为邓拓平反,恢复了他的名誉,9月5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邓发 ☛ 00006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