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小平的领导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小平的领导哲学

邓小平的领导哲学

邓小平的领导哲学理论同他的其他理论一样,内容十分丰富,含义深刻。主要有关于领导者世界观、方法论; 关于领导者群体的辩证发展观; 关于领导者的实践观等等。
(1) 关于领导者的世界观、方法论。作为领导哲学的最基本原理,就是要研究领导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邓小平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树立了牢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娴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并且集党、政、军丰富的领导经验于一身,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哲学。进入新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一再反复强调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新老干部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且严肃指出,在党的好的作风中 “密切联系群众,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0页)他还反复强调: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指出: “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页)这种以人民的 “富裕幸福” 为核心的群众路线,就是在新形势下领导者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这里是群众决定领导,领导反作用于群众。群众是第一性的,领导是第二性的。这个观点赋于马克思、毛泽东的主人、公仆论的观点以更新的时代意义。
(2) 关于领导者群体的辩证发展观。人是行政管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政府工作系统是否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干部的培养和选拔,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重视人的积极性,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一支素质优秀的现代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必须把培养年轻干部,实现新老交替作为战略问题来对待。
❶他从唯物主义的自然法则出发,提供了废除事实上存在着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主张。建立了离退休制度。这一重大措施的改革,为推进领导主体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件事在党的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5页)
❷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出发,为领导主体建设指出了方向,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并且强调指出: “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层干部的年轻化。”“领导层干部年轻化的目标,并不是三五年就能够实现的,十五年内实现就很好了。”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9页)由此,他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 领导主体建设同其他事物的运行一样有它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
❸他从事物间的相互联接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领导建设主体中的连续性原则,即干部的新老交替,并且强调指出: 这是 “从组织上保证我们党的政策的连续性” 所必须的。
❹他从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客观规律出发。他说: “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应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6—147页)总之,邓小平关于领导主体群体建设既充分体现了他的发展观,又体现了他的在群体建设中关于破与立、好与坏、偏与准的辩证思想。
(3) 关于领导者的实践观。邓小平关于领导者的素质的论述内容丰富多彩,但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是领导者的创新实践观。“解放思想” 是创新实践的前提,实践和认识共存于领导者的领导活动之中且是互相作用的辩证关系。实践对于认识具有决定意义,但领导者的具体实践活动,又要受到以往形成的某些既定认识的制约。实践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相对稳定,往往使领导者的思想观念具有滞后性。因此,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领导者总是面临着以新实践为基础,去重新审视以往的思想、理论、观念的任务,使自己的头脑从过时的陈旧思想中解放出来,这样才能克服主体的自我束缚,自觉地以辩证发展的观点去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态考察,以求得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获取良好的领导绩效。没有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是创新实践的基本任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飞跃的契机。领导者只有自觉而敏锐地关注并捕获历史演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才能使自己的领导实践活动得以创新,从而去推动历史的发展。“开放” 是创新实践的时代特征。邓小平提出的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开放是时代的重要特征和历史潮流。因此,人们的实践活动,都离不开 “开放” 这一时代特征。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确定实践的起点和方向,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才能避免失误和少走弯路。“改革” 是创新实践的基本途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 “改革”为其显著特点。邓小平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论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揭示了领导者创新实践的重要途径。历史创造往往是从改变旧模式开始,改革意味着立足于现实,破旧立新。因此,从事创新实践必须走改革之路。“大胆地闯” 是创新实践的基本精神,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具有探索和创造性的事业。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大胆地闯”,任何创新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风险性,这一方面由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性所致,另一方面创新实践在很多方面意味着对传统的突破,必然会受到习惯势力的包围和抨击。因此,在风险、困难、失败、失误与创新同在的情况下,没有一股敢闯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创新实践。“大胆地试” 是创新实践的重要方法。邓小平说: “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7页)他还认为试验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从自在走向自为的桥梁,是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走在大规模实践的前面,具有超前性和创造性,因此,作为领导者的领导实践,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

☚ 价值理论   矛盾观 ☛
000000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0: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