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小平改革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小平改革理论

邓小平改革理论

邓小平的改革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邓小平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他专门论述了许多改革的理论。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动力。因此计划经济体制需要改革,以使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就是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的革命,而不是对原有体制进行修修补补。改革并不是否认社会主义,而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一是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对原有体制的全面的重大变革,不是对局部东西的改革。改革不仅涉及到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还包括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这种改革在社会上将引起广泛、深刻的变化,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虽然它与暴力革命的方式解放生产力不同,但有类似之处,主要是改变过去那一套僵化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体制,使生产力得到新的解放。
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它各项改革,都是革命性的变革,是十分艰巨复杂的。我们的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改革牵涉到的关系很多,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既使改革在稳定的局面下进行,又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邓小平作了以下概括:
(1) 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的根本原则。邓小平说: “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 从改革的目的来说,要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的需要。我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其它各项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又从何而谈呢。另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共产党是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能够掌握客观规律,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政策。因此只有共产党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然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 决策要慎重。改革既是复杂问题,又是新问题。前人既没有提出过这方面的理论,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是在开拓、摸索中前进,容易出现错误。改革涉及面又广,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人们在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承受能力,要有恰当估计。改革不容易,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后再下决心。因此决策前要有充分的调查研究,精心设计,反复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其次,先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整个中国的改革就是从农村开始的,然后推广到城市。开放的格局也由“点” 到 “线” 再到 “面” 逐步形成的。再次,及时总结经验。邓小平说: “我们所做的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有些事情不可能一次完成,甚至有时还可能出现错误。但只要我们勇于探索,细心谨慎,错误就可以及时得到纠正。”
(3) 决心要大。改革要冲破旧体制、旧秩序、旧观念,困难很多,阻力很大。但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要克服困难,排除阻力,把改革推向前进。另一条是在困难、阻力面前退让,走回头路,使改革半途而废。但不管怎样,对这场革命要坚定不移。下了决心,就要顽强、不动摇。
邓小平的经济改革理论,有许多新东西。主要有: 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各种体制,明确了改革对象; 提出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会被葬送的观点; 鲜明地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观点,明确了改革的方向; 提出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套思路和政策,冲破了传统的旧体制,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突破了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理论,为改革所有制体制、搞活企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多种分配方式的作用和意义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 ☛
000001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