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小平决策中的胆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小平决策中的胆略

邓小平决策中的胆略

邓小平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形成了临危不惧、不屈不挠的超人胆略和非凡气魄。他一生中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特别是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充分表现了他的超人胆略。邓小平决策中的胆略,主要通过以下六个重大问题的处置表现出来:
(1) 不要怕再次被打倒。1975年初,邓小平临危受命,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针对 “四人帮” 造成的混乱局面,开始进行全面整顿。他针对一些领导干部的顾虑,响亮地提出 “不要怕再次被打倒”,鼓舞大家的斗志。后来他果然被打倒了,但他的斗争精神和非凡气魄,仍然鼓舞着大家同 “四人帮” 进行斗争。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前仆后继的精神,使我们党成功粉碎了 “四人帮”。
(2) 批判 “两个凡是”。粉碎 “四人帮” 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思想僵化,提出了 “两个凡是”。邓小平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明确指出 “两个凡是” 不行。这是党内开始拨乱反正的第一个信号,也是他纠正 “左” 倾错误的重大决策。
(3) 支持 “真理标准讨论”。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发表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文,批评了 “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当时中央领导人的压制。邓小平闻讯后明确表示对这场讨论的支持和关注,使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 “左” 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4) 平反冤假错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由于二十多年 “左” 倾错误的危害,党内外都有一批冤假错案等待解决。对此,邓小平果断决定,凡是过去搞错了的东西,统统应该改正。有的问题不能够一下子解决,要放到会后继续解决。但要实事求是,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
(5) 在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农村在公社化以后,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农业生产长期徘徊。粉碎 “四人帮” 后,安徽凤阳县农村的农民冲破 “禁区” 率先进行包产到户,不久各地农村出现了类似情况。邓小平对此表示支持,并决定在全国农村实行这一政策,使我国改革率先在农村突破并取得成功。
(6) 兴办经济特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我国今后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改为经济特区。邓小平是兴办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他认为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我国从自我封闭状态到实现对外开放,这是邓小平高瞻远瞩的决策,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胆略。

☚ 邓小平的治国方略   深邃高远的治国眼光 ☛
000005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