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邓小平军事战略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邓小平军事战略理论

邓小平军事战略理论

邓小平以无产阶级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的胆识、气魄和眼光,站在时代的高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的国情和我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军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作用等符合中国国情的崭新的军事战略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战略理论。
(1) 邓小平早期的军事思想:
❶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发展人民武装,建立革命根据地。
❷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发挥其服务保证作用,提出军事行动要服从政治任务。
❸坚持运动战,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❹对敌采取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军事策略。
(2) 社会主义时期的军队建设理论:
❶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❶从过去的临战状态转向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这是邓小平军事战略理论的基础,是根本性战略原则。
❷军队要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邓小平强调: “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9页)
❸把我军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邓小平同志指出新时期的军队建设必须服从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这是对有中国特色军队建设总任务的全面概括,其中军队现代化是中心任务。邓小平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指出: “大家很关心军队的建设,关心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四个现代化,其中就有一个国防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8页)这就为我军建设指明了方向、任务。这是邓小平军事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A) 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是提高军队素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B) 逐步实现武器装备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在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一文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改善武器装备,加速国防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5页) (C) 健全和完善编制体制,实现精兵的目标,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D) 坚持从严治军,努力提高正规化建设的水平。邓小平针对军队现存的一些问题,明确提出 “从严治军” 的方针,并强调加强军队的纪律建设和法制建设。(E) 加强现代化军事科学理论研究,这是军队现代化的先导。(F)努力建设同军队建设和现代战争的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后勤。(G) 加强军队政治建设,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治工作,使其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服务和保证作用。
❹军队建设在稳定中发展在改革中前进。(A) 军队是党领导的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着保卫祖国安全,保卫四化建设的重大使命。这种特殊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军队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决定了军队建设必须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和发展。要保持军队的稳定,就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就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抓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B)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只有改革,我国现代化才能前进。邓小平多次阐明,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军队建设也不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中进行,同样,应当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和开放三者是统一的。
邓小平这些军事战略理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他总揽全局,统观政治、经济、军事。从世界看中国,从战时看平时,使他的军事战略论比一般军事战略理论站得高、看得远,成为一种高层次的军事战略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战略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必将对我军的建设和世界的和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 邓小平外交战略理论   邓小平文化战略理论 ☛
0000008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23:49